《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寓言故事。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学习灵活运用成语。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成语。理解寓言的特点。(通过……来说明……)引出两千年前古人写的故事《滥竽充数》
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滥竽充数》。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成语。(课件:滥竽充数)说说你理解了这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哪些字在理解上有难点?(课件:点击后显示)
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竽:簧管乐器。充数:凑数。师:你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二、初读课文,初知大意 1.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课本中,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找到文中能解释这个成语的句子。 2.学生反馈 师:你同意他的意见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不同意:说说你的意见,再请同学们读读课题,再读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到底哪一个句子更能解释这个词语。) 课件出示句子: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3、师:我们来一起读读这个句子,什么叫“装腔作势”? 从句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在装腔作势? (点击:装腔作势)请同桌之间学着南郭先生的样子互相做做这个动作,然后再读给同桌听一听。 师:谁愿意上来扮演南郭先生,做做装腔作势的样子,大家给他们配上朗读。(4-5名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读这个句子) 师:这会老师要当一回齐湣王,听听个别朗读,谁来试试? (2-3名学生) 师:请你再读读这个句子,你还有什么特别的体会? 生反馈:“混”说明他装腔作势非常象,才能蒙混过关的。南郭先生就是这样装腔作势,滥竽充数,蒙混过关的。(点击:混)(请你读读,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句子,注意带点的词。 三、阅读填表,理解寓意 1、引导阅读,合作填表。 师:同学们都知道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也不例外。今天,老师邀请同学研究研究,自己来寻找寓言背后隐藏的深刻的道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的,每个小组一张研究表,大家要通过研究讨论共同完成这张表。好,我们先来看看发下来的表格, 生:观察表格。 师:谁来说说这张表的要求?学生反馈。 是啊,我们在填表时,就是要多读课文,多思考,综合大家的意见,找到文中的有关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填入表中。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四人为单位自学课文展开讨论。 2、学生讨论填表。 3、学生反馈。 师:我先请一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请你先用自己的话说说南郭先生之所以能够滥竽充数成功的原因,再读读文中有关的句子说明理由。 A、齐宣王爱讲排场。板书:爱讲排场 句子: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300人。他常常叫这300人一起吹竽给他听。 师:读读这两个句子,用句中的话说说什么叫讲排场?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生:读句子,谈意见。 师:其他组还有补充吗? B、南郭先生善于装腔作势。板书:装腔作势 (课件)出示句子: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没有出过毛病。 师:请你读读这个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你能用恰当的关联词将它联起来吗?(“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师:再读这个句子,你认为在读的时候哪些地方还要加强语气? 生:反馈意见。(点击:一次又一次) 师:让我们将这两个表示原因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 4、追根究底,感知寓意。 师:谁来汇报一下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失败的原因。(板书:结果只好逃走) 出示句子: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偷偷地逃走了)。 师:读读这个句子,这个消息指什么消息?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说说你在读的时候有什么体会? (个别读——集体读) 师:还有哪个词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只好”——没有办法,无奈的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个别——集体) 5、感情朗读,畅谈体会。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读完之后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 (读课文,反馈) 师:我们还能从齐宣王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师:谁能象老师那样用一个四字的成语将启示概括出来。 板书:真才实学 严格把关 师:这就是同学们通过自己对这则寓言的学习所揭示出来的道理,这是所有研究员踏踏实实学习研究的成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 四、联系实际,深化寓意 1、师: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你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滥竽充数”之类的事情,也有象南郭先生一样的人。你找到过吗。好的,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新闻现场,那儿正在开展“寻找我们身边的南郭先生”的活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课件:新闻前线 ——说说我们身边的南郭先生 2、师:我们要请一位同学作主持人,请他来采访我们在座的同学。谁愿意出任? 先由我来采访这位勇敢的主持人:你叫什么名字?有过主持节目的经历吗?你打算怎样开展你的采访活动?你对自己有信心吗?我们对你充满信心,开始行使你的权利吧!) 3、学生接受采访,要求对事不对人。(你的身边有南郭先生吗?你能和大家说说吗?你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 4、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的谈话非常的精彩,我想要是南郭先生这会儿能听到同学们的发言的话,一定会羞愧得想找个地缝钻下去的。
四、课后作业 师:这会儿我可为南郭先生担心起来了,你想啊,他再也不能滥竽充数啦,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失业了,下岗了,下岗后南郭先生该干些什么呢,同学们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帮他出出主意吧。 课件出示:小练笔——南郭先生下岗后
板书设计:
滥竽充数
齐宣王 爱听合奏 混~~~
南郭先生 鼓着腮帮 装腔作势 (没有真才实学)
齐湣王 爱听独奏 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