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单元检测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单元检测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5-16 16:4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一、单选题
读下面的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1.人口老龄化现象最明显的阶段是( )
A. (1) B. (2) C. (4) D. (5)
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不包括港澳台),完成下列题。

2.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列关于我国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010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   
B. 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
C. 丰富的劳动力掩盖了老龄化问题   
D. 调高退休年龄可解决老龄化问题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影响图中各地人口潜力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影响①地区人口潜力主要的因素是自然条件优越
B. 影响②地区人口潜力主要的因素是消费水平高
C. 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D. ④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矿产资源
下图为“四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图”。读图回答以下题。


4.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表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转变的四个阶段,阅读表,完成以下题。

5.b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 人们受教育水平较低
C. 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D. 人们的生育意愿较高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的人口增长模式,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6.据图判断,乙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
A.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B. 中国东部 C. 北美地区 D. 欧洲西部
7.下图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

读图判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 (  )
A. 辽宁、江苏、湖北、贵州   
B. 贵州、湖北、江苏、辽宁
C. 江苏、辽宁、贵州、湖北   
D. 湖北、江苏、辽宁、贵州
下表是我国四省(直辖市)的常住人口(其中包括在该地居住的离开原籍半年以上的人口)的普查数据,读后完成以下题。

8.表中内容反映,甲、乙、丙三省( )
A. 已出现人口负增长 B. 为人口大省 C. 经济发达 D. 人口流动量大
下图为不同国家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回答下列题。

9.图中丁国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  )
A. 人口总数少、自然增长率高
B. 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
C. 少年儿童比重大,失业率高
D. 人口数量多、就业压力大
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0.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 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 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 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根据联合国2000年预测,在未来半个世纪内,预计高收入国家每年将接收200万移民,未来世界主要的人口迁出国和迁入国见下表。据此回答下列题。

11.造成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 不同国家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B. 不同国家间的地理位置差异
C. 不同国家间的地形差异
D. 不同国家间的人口密度差异
下图为“台湾省不同年份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12.图示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 )
A. 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
B. 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C. 人口迁入率不断上升
D. 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13.目前,欧洲的德国、匈牙利等国人口连续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很少
B. 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劳力缺乏
C. 政府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
D. 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读M、N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 000人中各年龄组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以下问题。

14.M地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
A. 0.775% B. 0.675% C. 0.885% D. 1.333%
15.据专家的统计,我国西藏人口容量约每平方千米2人,长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约500人。关于两地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影响两地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
B. 长江三角洲人口容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较发达
C. 两地环境的人口容量都已达到极限
D. 两地现在的人口密度都远远低于环境人口容量,都存在资源开发不足现象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几题。

16.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 总量呈下降态势
B. 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 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 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下面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7.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
A.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B. 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C. 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D.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出生的男婴总数与女婴总数的比值,用每百名出生女婴数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表示(正常值约为105)。近十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异常升高。下图为我国某地2010年人口金字塔。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8.2030年,该地区将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A. 文盲增加、就业困难
B. 生态环境问题加重
C. 劳动力不足
D. 资源严重短缺
19.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图。据此回答下题。

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某国1~7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列题。

20.图示时间段内,该国人口最多的年份是( )
A. 1940年   B. 1970年 C. 1985年   D. 2010年
下图为“某国家经济发展时期与其人口数变化的统计图”。读图,回答以下题。

21.图中各曲线所代表的意义,正确的是 (  )
A. ①—出生率;②—死亡率
B. ②—出生率;③—人口数变化
C. ①—人口数变化;②—死亡率
D. ①—人口数变化;②—出生率

二、 综合题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据统计,2014年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15%,人口总增长率为4.83%。
材料二 下图为“2014年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材料三 2014年底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已达2.12亿,约占总人口的15.5%,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分别为54%和45.6%,并呈不断上升趋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1)据材料一说明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说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说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将产生的社会问题。
23.读“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中国、美国、巴西、坦桑尼亚四国中的哪一个国家?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口出生率和国民生产总值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人口出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图说明影响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
(4)中国人口出生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24.阿拉斯加是美国的第49个州,面积为171万平方千米,森林、渔业、黄金、石油等资源丰富。结合上述材料和美国阿拉斯加州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美国本土比较,阿拉斯加州环境人口容量较______,其主要原因______。
(2)2007年10月17日,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人口达到3亿,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英国《独立报》指出:“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请应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原理,阐释这个观点。
25.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12月21日公布了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首份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4月1日,美国总人口为3.087亿,比2000年增长9.7%。
材料二 美国人口增长和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

材料三 美国本土略图。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的发展特点。
(2)指出目前美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并描述其特点。
(3)概述近三十多年来加利福尼亚州吸引人口迁移,逐渐成为人口大州的原因。
(4)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关理论进行阐释。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人口老龄化现象最明显时,处于低出生、低死亡时期,只有(5)符合。
2.【答案】B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我国2000年老龄人口比重超过10%,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A错。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B对。丰富的劳动力不能掩盖老龄化问题,C错。调高退休年龄可能缓解,但不能解决老龄化问题,D错。
3.【答案】C
【解析】①地区由于工矿业发达而使环境人口容量较大,故A项不符合题意;②地区主要特征是人口容量大,影响因素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等因素,故B项不符合题意;③地区处于山脉背风坡,故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故C项正确;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为新兴工业区,且环境优美,阳光充足,故D项不符合题意。
4.【答案】D
【解析】从图中看出④图类似“金字塔型”,且青少年占较大比重,自然增长率最高。
5.【答案】A
【解析】b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的根本性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就是经济发展水平,答案选A。
6.【答案】A
【解析】乙地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模式,四个选项中非洲地区属于高—高—低模式,其他选项都是低—低—低模式。
7.【答案】A
【解析】选项中四个省区比较,江苏最发达,因此迁入指数高,因此②是江苏;贵州位于贫困的西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因此④是贵州;辽宁与湖北相比,辽宁位于东部环渤海工业地带,因此比湖北发达,老年人口比重较大,人口迁入指数稍高,所以①是辽宁,③是湖北。
8.【答案】B
【解析】结合上表可看出甲、乙、丙三省人口普查数占全国的比重较大,所以它们都是人口大省,甲、乙两省第六次人口比重比第五次减少,所以经济不发达,从表中信息看不出人口增长和流动情况。
9.【答案】B
【解析】图中丁国人口是负增长,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B对。 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A错。 少年儿童比重小,C错。人口就业压力小,D错。
10.【答案】D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1950年世界人口死亡率25‰,出生率45‰;1970年的死亡率为15‰,出生率39‰,A错;1950年到1970年死亡率下降幅度10‰,为最大,B错;1950年~201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先升后降,C错;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上升到23‰,选D正确。
11.【答案】A
【解析】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经济规模大,经济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生活环境质量高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有众多素质较高、渴望更高经济收入、优越生活环境的公民被吸引而迁移到发达国家。所以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差异。
12.【答案】A
【解析】读人口金字塔图,台湾省出生人口的比得逐渐降低,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说明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A对。选A。
13.【答案】D
【解析】欧洲的德国、匈牙利等国由于社会经济发达,文化发达,公民素质高,再加上环境等因素影响,使得人口连续多年负增长。选项D正确。
14.【答案】C
【解析】通过计算每个年龄组死亡的人数之和,除以总人数,即可得总死亡率。
15.【答案】B
【解析】从两地的人口密度和两地的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可知,影响长江三角洲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高,影响西藏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低。
16.【答案】B
【解析】观察图中曲线变化,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一直较低,但总体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总量呈增加趋势,所以选B项。
17.【答案】A
【解析】从给出的a.b.c曲线看出c有负值出现,不可能是出生率和死亡率,所以为自然增长率;我国目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a为出生率。
18.【答案】C
【解析】2030年,该地将出现严重的老龄化,劳动力资源不足,人口出现萎缩,生态问题资源不会加重。选C正确。
19.【答案】D
【解析】该题往往错选B,时期②只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最高,之后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量增长的速度减小,但是人口总量一直在增加,直到时期④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总量才开始减少。解答本题需要把握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内在联系。
20.【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8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在此之前人口增长率为正值,人口一直增加,在此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总数减少,所以,1985年该国人口最多。
21.【答案】D
【解析】曲线①随时间变化符合人口数量的变化特征,曲线②表示出生率,曲线③表示死亡率。
22.【答案】(1)增长;人口大量迁入
(2)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
(3)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青壮年负担过重;劳动力短缺。(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解析】(1)读材料分析可知,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总增长率较高,说明人口大量迁入,导致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
(2)读材料二中图可知,城市迁出人口较少,迁入人口较多;乡村人口迁出较多,迁入较少,说明我国目前人口迁移主要是乡村到城市,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
(3)人口老龄化产生的社会问题有:老年人口不断增多,养老费用不断增加,政府财政压力增大;青壮年负担过重,劳动力短缺等。
23.【答案】(1)A.坦桑尼亚 B.中国 C.巴西 D.美国
(2)前者高,后者低 前者低,后者高
(3)经济因素
(4)中国人口出生率比其他发展中国家低,因为计划生育的实施
【解析】(1)仔细读取图中的信息,横坐标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反映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纵坐标为人口出生率。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人口出生率高,经济落后;中国和巴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但由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较低。美国经济发达,人口再生产属于现代型。
(2)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低、国民生产总值高。
(3)曲线图反映了人口出生率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说明影响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4)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国人口出生率比其他发展中国家较低。
24.【答案】(1)小 气候严寒,自然条件恶劣(热量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区域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与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美国生活消费水平高,人均资源消耗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导致全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解析】读图可知阿拉斯加纬度较高,气候寒冷,环境人口容量小。美国是世界上人均消费水平较高的国家,而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因此随着美国人口的增多,世界环境人口容量将受到影响。
25.【答案】(1)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均寿命不断提高。
(2)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阳光充足,环境污染较少。
(4)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大,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将使美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减小。
【解析】(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判断,美国人口总数持续增长,人均寿命不断提高。
(2)美国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的现代型。现代型模式的特征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根据材料三图,该地主要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阳光充足。高新技术产业环境污染较少,所以吸引人口迁入。
(4)环境人口容量与科技水平、经济水平、资源量呈正比,与消费水平呈反比。美国是发达国家,人均资源消耗量大,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将使美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