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泗水县育英中学2019年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泗水县育英中学2019年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16 15:5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2019年3月5日上午,习近平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这表明(  )
①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
②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③民族团结关乎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
④民族团结关乎边疆巩固,关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C.“一国两制”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澳门回归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15%的增幅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取得这一成就主要的政治因素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国两制”方针 D.科教兴国战略
4、2018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该地区各项事业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生产总值从1958年的3.28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453.59亿元,这表明我国(  )
A.实行民族高度自治制度
B.坚持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
C.坚持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D.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C.两岸关系的发展 D.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6、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成为一个民族大家庭。我国现在的民族分布格局是(  )
A.有聚居、无杂居 B.有杂居、无聚居
C.大聚居、小杂居 D.大杂居、小聚居
7、“……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 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C.经济特区优惠政策D.“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8、2018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时强调:“我们始终把坚持“九二共识”作为同台湾当局和各政党开展交往的基础和条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实现两岸早日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9、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在2016年5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依然回避“九二共识”,无意与大陆方面确认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两岸关系的未来仍旧无法拨云见日。下面对台湾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②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③双方均坚持一 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中共十九大报告确定,继续“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港澳回归后繁荣发展说明(  )
A.社会主义道路适合香港和澳门
B.“一国两制”政策的普遍性
C.“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
D.完全自治调动了香港、澳门人民的积极性
11、在一次“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党的对外交往情况”记者会上,中共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张裔炯表示,一个国家民族是否团结,一个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权益是不是实施了真正的保护,最重要的就是对他的文化和历史的重视我们就是这样做的。“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具体政策是(  )
A.西部大开发战略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1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权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了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充分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重大意义(???)
①保障了少数民族平等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②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③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④维护了国家统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最近“中国梦”“正能量”入选“中国流行语”排行榜。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经历了90多年的探索历程,实现了中国人的哪些梦想( )
A.独立梦、强国梦、回归梦、飞天梦
B.振兴梦、独立梦、崛起梦、统一梦
C.觉醒梦、独立梦、崛起梦、统一梦
D.觉醒梦、振兴梦、独立梦、统一梦
14、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 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山水合璧”反映了( )
A.两岸政治经济交流成为常态B.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始对话
C.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D.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交流
15、2018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要继续贯彻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这是因为(  )
①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②两岸人民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
③有利于维护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④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香港“占中运动”挑唆大陆与香港矛盾,破坏香港安定。但港商李嘉诚认为,内地是香港最大的靠山,事实上香港回归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这说明( )
A.求同存异方针的成功 B.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D.“一国两制”的正确性
17、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 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 提出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②①③D.②①③④
18、“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 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疡!”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哀歌《望大陆》反映了 台湾人民希望( )
A.反攻大陆B.葬于大陆C.祖国统一D.台湾独立
二、非选择题:
19、在古代,我国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对西藏的管理,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也为西藏地区的发展作不懈努力,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请回答:
(1)列举清朝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的史实两例?
(2)1951年西藏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了解放?西藏解放有何历史意义?
(3)建国后我国政府在西藏实行怎样的民族管理制度?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着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成为国人的最热门的话题,有一网民为此写了一首小诗:“…….背井离乡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材料二、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1)材料一网民的诗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愿望?
(2)材料二邓小平的这段话,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什么政策?运用这一政策已经在什么时间解决了什么问题?
(3)依据材料二,你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踏上回家的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抵挡不了的。请你说明理由。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的和平建议及在人大常委会上的报告,提出了和平 解放台湾的对台工作方针。
材料二1979年元旦,为了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 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和平统一的祖国大政方针。
材料三《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倾力之作,360余年前遭遇火灾断为两截,曾分别收 藏在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温家宝总理曾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说:“希望两幅画什 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2011年5月18日,这幅山水巨作启动“团圆”梦想, 长期分离后迎来首次合璧。
(1)根据材料一、二,说说党和政府对台方针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回答:“画是如此,人何以堪”表达了两岸人民怎样的共同心愿?为实现这一心愿, 应该坚持怎样的基本方针?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对祖国统一发展趋势的认识。





一、选择题:
1、D 2、D 3、C
4、C 5、B 6、D
7、A 8、D 9、D
10、C 11、B 12、A
13、C 14、C 15、B
16、D 17、B 18、C
二、非选择题:
19、(1)设立驻藏大臣;册封达赖班禅等。
(2)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的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1)表达了盼望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统一的愿望。
(2)采取“一国两制”政策;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3)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
(4)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发展两岸关系,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1、(1)由和平解放到和平统一。
(2)希望中国和平统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 国家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