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共29张PPT+3素材+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共29张PPT+3素材+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16 16:48:25

文档简介

历史(七年级下册)
题目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设计
审核
历史组
执教
初一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朝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和内容及艺术特点。2.掌握清朝昆曲与京剧艺术的繁荣的基本史实。3.理解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
《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创作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
学习难点
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
学习过

学习探究主问题1
: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快速阅读课文P107——108,自己寻找答案并在课文中做好标识。作者:清代作家
_和高鹗。发行:在
时排印面试。内容:贵族青年
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
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为主线,揭示了
走向衰落的历史命运。4、价值:歌颂了反封建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敢于抗争的精神,批判了以
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意义。主问题2:繁荣一时的——昆曲快速阅读课文P109,自己寻找答案并在课文中做好标识。
过程时间具体情况起源南宋苏州昆山一带的
腔,又称昆剧、昆腔。成熟明朝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汤显祖 顶峰
发展达到顶峰。洪昇 和孔尚任
衰落清朝中期因循守旧,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又脱离民众和现实生活。主问题3:流传至今的国粹——京剧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完成填空。形成:乾隆年间;
年,由徽商组织的四大徽班进京献艺,赢得观众喜爱,誉满京城。发展:在
年间,形成新剧种--皮黄戏,后来称为“京戏”或“京剧”。兴盛:逐渐得到广大群众喜欢,日臻完善,流传四方。问题梳理:
学习过程
第二部分
达标检测一、基础训练1、《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它的作者是(
)A.施耐庵
B.罗贯中
C.吴承恩
D.曹雪芹2、借助秦淮歌伎李香君与侯方域的恋爱故事,表现出人民的亡国之痛的《桃花扇》作者是(

A.罗贯中
B.施耐庵
C.孔尚任
D.汤显祖
3、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中华民国时期
4、下图《同光十三绝》反映的是清代形成并走向成熟的一个剧种。下列关于这一剧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汤显祖是该剧种最著名的剧作家
②该剧种诞生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③它以徽剧为基础并融合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
④后来该剧种逐渐流传四方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志潼书演绎》,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B.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C.成书于元末明初的《西游记》是一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D.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深刻的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新事和尖锐矛盾二、能力提升
见练习册72页第7题(共29张PPT)
汉赋
唐诗
宋词
散文
元曲
明清小说
我国古代文学形式变化
先秦
秦汉



明清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原因),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很大的成就,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戏剧表演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1.了解清朝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和内容及艺术特点。
2.掌握清朝昆曲与京剧艺术的繁荣的基本史实。
3.理解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
学习目标
时间:3分钟。
1
2
任务:按照导学精要主问题进行自学,勾画重点,标注关键字。
3
要求:先自主学习,然后组内讨论互学
自主学习要求


CONTENTS
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
繁荣一时的——昆曲
流传至今的国粹——京剧
第一章
CONTENTS
古典小说的高峰——
《红楼梦》
《盛世滋生图》,是一幅描绘清朝前期生活场景的画作。
当时的生活场景为什么会如此繁荣呢?
《盛事滋生图》(局部)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红楼梦》简介
我了解到当时在市民阶层中流传着一本小说,请大家帮助我完善小说的简介。
1、作者:清代作家
_和高鹗。
2、发行:在
时排印面试。
3、内容:贵族青年
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
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为主线,揭示了
走向衰落的历史命运。
4、价值:歌颂了反封建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敢于抗争的精神,批判了以
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意义。
贾宝玉与林黛玉
乾隆晚期
封建社会
专制家长
曹雪芹
“《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三部名著采用的都是正面且单层次的写作手法,《红楼梦》则不一样,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曲折婉词以及正话反说。红学的研究不仅仅是技术范畴的,更重要的是与原著作者心灵的碰撞。”
——周汝昌点评于《百家讲坛》
《红楼梦》塑造了
哪些典型的艺术形象?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贾母
贾政
贾宝玉
林黛玉
王熙凤
薛宝钗
史湘云
刘姥姥
《红楼梦》主要人物关系图
贾府最高权位者
贾府的实际施政者
贤德妃
贾府最大靠山
小说男主角
大观园中唯一男性
倾国倾城
才气过人
材料一
通过观看视频中刘姥姥与贾府众人生活场景的展示,从此段《红楼梦》视频中,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什么矛盾?
材料二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
节选
人物简介:刘姥姥是一位来自乡下贫农家庭的老婆婆,只靠两亩薄田度日。早年间与贾府王夫人有些关系,因此在生活困难时拜访贾府寻求帮助。
通过观看视频中刘姥姥与贾府众人生活场景的展示,从此段《红楼梦》视频中,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什么矛盾?
统治阶级生活奢靡丑陋,封建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贾府众人
象征
统治阶级
刘姥姥
象征
被统治阶级
矛盾
生活奢靡
生活贫苦
材料二
《红楼梦》主要人物结局概况
贾母去世
王熙凤被休,悬梁自尽而亡。
贾元春芳陨寂寞深宫中
贾宝玉出家
做了和尚
林黛玉抑郁多病而死
贾府最高权位者
贾府的实际施政者
贤德妃
贾府最大靠山
小说男主角
大观园中唯一男性
倾国倾城
才气过人
材料三
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作者
主要成果
影响(评价)
《三国演义》
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学说
施耐庵
一部描写民众反抗精神的
长篇小说
罗贯中
《水浒传》
吴承恩
《西游记》
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红楼梦》
复习巩固
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曹雪芹
时间:3分钟。
1
2
任务:按照导学精要主问题进行自学,勾画重点,标注关键字。
3
要求:先自主学习,然后组内讨论互学
自主学习要求
第二章
CONTENTS
繁荣一时的——昆曲
昆曲《牡丹亭》
节选赏析
(视频中的表演处于现代)
过程
时间
具体情况(代表作)
起源
南宋
成熟
顶峰
衰落
清朝中期
明朝
清朝前期
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又称昆剧、昆腔。
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
代表:汤显祖《牡丹亭》
发展达到顶峰。代表:
洪昇《长生殿》
因循守旧,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又脱离民众和现实生活。
知识归纳
孔尚任《桃花扇》
第三章
CONTENTS
流传至今的国粹——京剧
领域
成就
地位
小说
昆曲:
清朝的戏曲形式之一,
清朝前期发展到顶峰;
清朝中期,开始衰落。
成为清朝最主要的剧种;“国粹”“国剧”
曹雪芹《红楼梦》
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汤显祖《牡丹亭》
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形成于道光年间
戏曲
京剧:
课堂小结
大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没有自己的见解呢?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泱泱五千年,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们应该勇敢地担负起传播与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以经典浸润人生,以诗文陶冶情志,以心灵传承文明,共同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这份足以感动人类和后世的珍贵文化遗产。
谢谢观看
2018
  
典型例题
1.揭示了专制王朝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小说是(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D.
《三国演义》

3、下列关于昆曲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明腔
B.明朝时,昆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
C.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了顶峰  
D.昆剧在清朝中朝以后日臻完善,流传四方,成为最主要的剧种 

典型例题
2、该作品描写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故事,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相结合的佳作,是昆曲的传世之作。这部作品是(

A.《窦娥冤》 B.《牡丹亭》C《长生殿》D.《桃花扇》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