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金牌一对一2019年高三生物5月份练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测试题(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南市金牌一对一2019年高三生物5月份练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测试题(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16 19:26:30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金牌一对一2019年高三生物5月份练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测试题
1.油菜植物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图甲所示,其中酶a和酶b分别由基因A和基因B控制合成。我国陈锦清教授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高产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34%提高到58%。

(1)据图甲分析,你认为提高油菜产油量的基本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表示基因B,α链是转录链,陈教授及助手诱导β链也能转录,从而形成双链mRNA,试回答:
①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控制酶a与酶b合成的基因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转录出的双链mRNA与图乙基因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什么基因B经诱导后转录出双链mRNA就能提高产油量?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抑制酶b合成,促进酶a合成 (2)①脱氧核苷酸 ②碱基对的数量及排列顺序不同 ③mRNA中不含T含U,五碳糖为核糖 ④双链mRNA不能翻译(不能与核糖体结合)形成酶b,而细胞能正常合成酶a,故生成的油脂比例高
2.作为生物学的核心规律之一,中心法则反映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________过程,需要的原料为______________,需要解旋酶、________酶参与。
(2)RNA复制酶可以参与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过程。
(3)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内可发生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过程。菠菜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可发生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过程。
(4)1970年,科学家在致癌的病毒中发现了逆转录酶,则此酶参与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过程,该过程的模板是________,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
【答案】(1)DNA复制 脱氧核苷酸 DNA聚合 (2)e (3)b、c a、b、c (4)d RNA RNA
【解析】(1)题图中a表示DNA复制过程,需要脱氧核苷酸为原料。(2)e为RNA的自我复制,需要RNA复制酶的参与。(3)b是转录,c是翻译。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没有DNA的自我复制过程,故只有b、c两过程。根尖分生区细胞可以分裂,故有a、b、c三个过程。(4)d为逆转录过程,模板为RNA,需要逆转录酶。
3.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下图为该病毒在宿主肠道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M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催化①②过程的物质N是______________。
(2)假定病毒基因组+RNA含有7 5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40%。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________个。
(3)图中+RNA有三方面的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RNA复制酶(或RNA聚合酶或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 (2)9 000 (3)翻译的模板;复制的模板;病毒的重要组成成分
【解析】(1)图中的物质M是一条多肽链,由于EV71病毒没有细胞器,该多肽链合成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①②过程是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需要的是RNA复制酶(或RNA聚合酶或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2)由+RNA合成+RNA的过程需要先以+RNA为模板合成-RNA,再以-RNA为模板合成+RNA,也就相当于合成了一条完整的双链RNA,在这条双链RNA中A=U、G=C,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在病毒+RNA中A+U=40%,则G+C=60%,所以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为7 500×2×60%=9 000(个)。(3)由图中可以看出,+RNA的功能是作为翻译的模板翻译出新的蛋白质;也可作为复制的模板;还是病毒的组成成分之一。
4.乙肝被称为“中国第一病”。人们对乙肝病的机理研究较多。乙肝病毒的DNA有一条环状链和一条较短的半环链,侵染时先形成完整的环状,再把其中一条作为原始模板复制形成新的病毒。如图:

(1)发生在宿主细胞核的过程有________,发生在宿主细胞质内的过程有__________。
(2)乙肝病毒的中心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有________过程。
(4)物质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同类的物质还具有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⑤⑦的原料种类数可能分别为________种,都存在______________现象。
(6)过程⑦和过程⑤的产物都具有多样性特点,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③④ ⑤⑥⑦ (2) (3)③④⑤⑦ (4)携带DNA遗传信息,作为翻译的模板 转运氨基酸,组成核糖体,作为RNA病毒的遗传物质 (5)20、4 碱基互补配对 (6)4种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样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多样、种类和数目多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解析】(1)乙肝病毒需要侵入宿主细胞,在细胞核内先复制形成完整的环状③,然后进行DNA的转录④。⑤是翻译,⑥是组装,这两个过程是发生在细胞质中的。⑦是逆转录,发生在释放之前,应该是在细胞质中。(2)除正常的DNA转录、翻译过程外,还注意存在逆转录过程。(3)③是形成新的DNA,④是转录,⑤是翻译,⑦是逆转录,这些过程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现象。(4)物质a是mRNA,其作用是把DNA信息携带到细胞质中,作为翻译的模板以形成多肽链。同类的物质还有tRNA和rRNA,可转运氨基酸,组成核糖体,也可以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5)⑤是翻译形成多肽链的过程,⑦是逆转录形成DNA的过程,⑦过程需要的原料为4种脱氧核苷酸,⑤过程需要20种氨基酸。形成DNA或者是翻译过程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这是准确进行的基础。(6)过程⑦和过程⑤的产物分别是DNA和蛋白质,DNA多样性是因为4种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其空间结构和碱基的种类不是主要的原因。而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的种类非常多,有20种,这对蛋白质的多样性影响特别大,另外加上氨基酸的数量和排序的不确定性,造成蛋白质的多样性。
5.下图为一组模拟实验,假设实验能正常进行且五支试管中都有产物生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D试管中的产物是________,但A试管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过程,D试管模拟的是__________过程。
(2)B、C试管中的产物是________,但B试管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过程,C试管模拟的是__________过程。
(3)假如B试管中加入的DNA含有306个碱基,那么产物最多含有________个碱基,最多有________个密码子。
(4)E试管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在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图中的原料为________,工具是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
(5)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全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①请将此图解中a~e过程与前面图示A~E试管所模拟的过程对应起来:a对应________,b对应________,c对应________,d对应________,e对应________。
②此图解中可在多数生物体内发生的过程是________,在少数生物体内发生的过程是________,人体内不能发生________过程。
③图解中的c过程要有________酶参与。
【答案】(1)DNA DNA复制 逆转录 (2)RNA 转录 RNA复制 (3)153 51 (4)翻译 核糖体 氨基酸 转运RNA 多肽(蛋白质) (5)①A试管 B试管 D试管 C试管 E试管 ②a、b、e d、c d、c ③逆转录
【解析】依据各试管中加入的物质可推断所模拟的过程,依据加入的DNA的碱基数可推断转录产生的mRNA中的碱基数或密码子数。
6.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的RNA病毒,HIV侵染T淋巴细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图中①表示病毒正在侵染T淋巴细胞,进入宿主细胞的是病毒的________。
(2)遗传学上将过程②称为________。
(3)③和④的信息传递过程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目前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RNA,如果设计了以下实验来证明其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请补充实验步骤及预期结果结论。
实验步骤:
①将提取到的病毒RNA均分为两份,分别放入试管A、B中;
②向试管A中加入一定量的核糖核苷酸和________酶,向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________和________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③一段时间后,提取A、B两试管中产物并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判断结果。
预期结果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RNA (2)逆转录 (3)转录和翻译  (4)实验步骤:②RNA聚合 脱氧核苷酸 逆转录   预期结果结论:若A试管中产物呈现红色,B试管中产物不呈现红色,则是RNA复制过程;若B试管中产物呈现绿色,A试管中产物不呈现绿色,则是逆转录过程
【解析】(1)HIV进入宿主细胞的部分是它的RNA。(2)②过程为RNA→DNA,因此为逆转录过程。(3)③、④分别为转录和翻译过程。(4)RNA作为遗传物质,其遗传信息的传递可能是RNA复制,也可能是逆转录,因此进行人工模拟RNA复制和逆转录即可,但对照实验要注意变量唯一原则。预期结果结论:若是RNA复制,则A试管中产物应呈现红色,B试管中产物不呈现红色;若RNA进行逆转录,则B试管中产物应呈现绿色,A试管中产物不呈现绿色。
7.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1)①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模板是亲代DNA的________条链。
(2)逆转录酶催化________(填序号)过程,能进行该过程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需要解旋酶的过程包括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过程。
(3)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的最后阶段为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过程,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中,科学家用链霉素可使核糖体与单链DNA结合,来合成多肽。请用虚线在图中表示这一过程。
【答案】(1)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两 (2)③ RNA ①②  (3)⑤ 核糖体 (4)提示:图中加一条虚线由DNA指向蛋白质。
【解析】(1)①是DNA复制,模板是亲代DNA的两条链,原料是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2)逆转录酶催化逆转录过程,即③,只发生于RNA病毒中,DNA的复制和转录都要先解旋,即都需要解旋酶。(3)遗传信息表达的最后阶段是翻译,场所是核糖体。(4)若单链DNA也可指导蛋白质合成,则遗传信息也可由DNA→蛋白质。
8.据研究,并非任意两株R型菌与S型菌之间的接触都可发生转化。凡能发生转化的,其R型菌必须处于感受态。所谓感受态是指受体菌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处于感受态细菌的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分泌感受态因子,该因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诱导产生一些感受态特异蛋白,其中包括膜相关DNA结合蛋白、细胞壁自溶素和几种核酸酶。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________是将S型菌加热杀死的过程。
(2)S型菌的DNA双链片段与A细胞膜表面的相关DNA结合蛋白结合,其中一条链水解,另一条链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进入R型菌细胞内。C细胞经DNA复制和细胞分裂后,产生大量的____型菌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了表达。
(3)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说明了通过DNA重组可以实现细菌间________的转移。
【答案】(1)① (2)S 重组的DNA(或重组的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 (3)性状
【解析】 (1)由图可看出经过①处理后得到了DNA分子,所以①是将S型菌杀死的过程。(2)导致小鼠患败血症的是S型菌,R型菌转化成S型菌,说明重组的DNA进行了表达,最终产生了有荚膜的S型菌。(3)基因可以控制性状,由第(2)题可知,细菌间的DNA重组可以实现性状的转移。
9.如图代表人体内苯丙氨酸的部分代谢途径。结合图形,联系已有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某人是苯丙酮尿症患者,但肤色正常,其原因是食物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
(2)防治苯丙酮尿症的有效方法是食疗,即要尽量减少饮食中的____________的量。
(3)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苯丙酮尿症又患白化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这个正常儿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苯丙酮尿症的患病机理可以看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酪氨酸 (2)苯丙氨酸 (3)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 (4)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解析】(1)苯丙酮尿症患者缺少酶1,所以苯丙氨酸不能转化成酪氨酸,而有黑色素产生说明酪氨酸还有其他来源,如食物。(2)由于缺乏酶1,苯丙氨酸会转变为苯丙酮酸,对幼儿产生毒害,减少苯丙酮酸的含量,则需要减少苯丙氨酸的摄入量。(3)由于双亲正常,但生了一个两病均患的女儿,则双亲基因型均为AaBb,所以正常儿子只要满足A_B_即可。(4)苯丙酮尿症是由于缺乏酶1所致,根本原因是相应基因发生改变。
10.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现已研究查明,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下列生化途径产生的:

基因D、H分别决定产氰糖苷酶和氰酸酶的合成,d、h无此功能。现有两个不产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产氰,F1自交得F2,F2中有产氰的,也有不产氰的。用F2各表现型的叶片的提取液做实验,实验时在提取液中分别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然后观察产氰的情况,结果记录于下表:
据表回答问题:

(1)由生化途径可以看出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本中两个不产氰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在F2中产氰和不产氰的理论比为______________。
(3)叶片Ⅱ叶肉细胞中缺乏________酶,叶片Ⅲ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4)从代谢的角度考虑,怎样使叶片Ⅳ的提取液产氰?_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多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DDhh和ddHH 9∶7 (3)氰酸 ddHH或ddHh
(4)同时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 含氰糖苷在氰酸酶的作用下能产氰
【解析】(1)可依据生化途径进行判断,但要全面。(2)由“两个不产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产氰”可知,两个不产氰的品种是纯合子,基因型是DDhh和ddHH,F1基因型为DdHh,F2中产氰类型为9D__H__,不产氰的类型为3D__hh、3ddH__、1ddhh,故比值应为9∶7。(3)叶片Ⅱ叶肉细胞提取液中加入氰酸酶后能够产氰,故含有含氰糖苷,缺乏的是氰酸酶;叶片Ⅲ因加入含氰糖苷后能产氰,故缺乏的是D控制的产氰糖苷酶,所以基因型可能为ddHH或ddHh。(4)依据在叶片Ⅳ提取液中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其中之一都不能产生氰,推测叶片Ⅳ的基因型为ddhh,只有同时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才能产氰。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金牌一对一2019年高三生物5月份练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测试题
1.油菜植物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图甲所示,其中酶a和酶b分别由基因A和基因B控制合成。我国陈锦清教授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高产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34%提高到58%。

(1)据图甲分析,你认为提高油菜产油量的基本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表示基因B,α链是转录链,陈教授及助手诱导β链也能转录,从而形成双链mRNA,试回答:
①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控制酶a与酶b合成的基因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转录出的双链mRNA与图乙基因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什么基因B经诱导后转录出双链mRNA就能提高产油量?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生物学的核心规律之一,中心法则反映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________过程,需要的原料为______________,需要解旋酶、________酶参与。
(2)RNA复制酶可以参与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过程。
(3)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内可发生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过程。菠菜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可发生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过程。
(4)1970年,科学家在致癌的病毒中发现了逆转录酶,则此酶参与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过程,该过程的模板是________,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
3.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下图为该病毒在宿主肠道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M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催化①②过程的物质N是______________。
(2)假定病毒基因组+RNA含有7 5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40%。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________个。
(3)图中+RNA有三方面的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肝被称为“中国第一病”。人们对乙肝病的机理研究较多。乙肝病毒的DNA有一条环状链和一条较短的半环链,侵染时先形成完整的环状,再把其中一条作为原始模板复制形成新的病毒。如图:

(1)发生在宿主细胞核的过程有________,发生在宿主细胞质内的过程有__________。
(2)乙肝病毒的中心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有________过程。
(4)物质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同类的物质还具有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⑤⑦的原料种类数可能分别为________种,都存在______________现象。
(6)过程⑦和过程⑤的产物都具有多样性特点,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为一组模拟实验,假设实验能正常进行且五支试管中都有产物生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D试管中的产物是________,但A试管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过程,D试管模拟的是__________过程。
(2)B、C试管中的产物是________,但B试管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过程,C试管模拟的是__________过程。
(3)假如B试管中加入的DNA含有306个碱基,那么产物最多含有________个碱基,最多有________个密码子。
(4)E试管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在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图中的原料为________,工具是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
(5)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全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①请将此图解中a~e过程与前面图示A~E试管所模拟的过程对应起来:a对应________,b对应________,c对应________,d对应________,e对应________。
②此图解中可在多数生物体内发生的过程是________,在少数生物体内发生的过程是________,人体内不能发生________过程。
③图解中的c过程要有________酶参与。
6.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的RNA病毒,HIV侵染T淋巴细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图中①表示病毒正在侵染T淋巴细胞,进入宿主细胞的是病毒的________。
(2)遗传学上将过程②称为________。
(3)③和④的信息传递过程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目前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RNA,如果设计了以下实验来证明其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请补充实验步骤及预期结果结论。
实验步骤:
①将提取到的病毒RNA均分为两份,分别放入试管A、B中;
②向试管A中加入一定量的核糖核苷酸和________酶,向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________和________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③一段时间后,提取A、B两试管中产物并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判断结果。
预期结果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1)①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模板是亲代DNA的________条链。
(2)逆转录酶催化________(填序号)过程,能进行该过程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需要解旋酶的过程包括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过程。
(3)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的最后阶段为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过程,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中,科学家用链霉素可使核糖体与单链DNA结合,来合成多肽。请用虚线在图中表示这一过程。
8.据研究,并非任意两株R型菌与S型菌之间的接触都可发生转化。凡能发生转化的,其R型菌必须处于感受态。所谓感受态是指受体菌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处于感受态细菌的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分泌感受态因子,该因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诱导产生一些感受态特异蛋白,其中包括膜相关DNA结合蛋白、细胞壁自溶素和几种核酸酶。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________是将S型菌加热杀死的过程。
(2)S型菌的DNA双链片段与A细胞膜表面的相关DNA结合蛋白结合,其中一条链水解,另一条链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进入R型菌细胞内。C细胞经DNA复制和细胞分裂后,产生大量的____型菌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了表达。
(3)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说明了通过DNA重组可以实现细菌间________的转移。
9.如图代表人体内苯丙氨酸的部分代谢途径。结合图形,联系已有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某人是苯丙酮尿症患者,但肤色正常,其原因是食物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
(2)防治苯丙酮尿症的有效方法是食疗,即要尽量减少饮食中的____________的量。
(3)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苯丙酮尿症又患白化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这个正常儿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苯丙酮尿症的患病机理可以看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现已研究查明,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下列生化途径产生的:

基因D、H分别决定产氰糖苷酶和氰酸酶的合成,d、h无此功能。现有两个不产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产氰,F1自交得F2,F2中有产氰的,也有不产氰的。用F2各表现型的叶片的提取液做实验,实验时在提取液中分别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然后观察产氰的情况,结果记录于下表:
据表回答问题:

(1)由生化途径可以看出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本中两个不产氰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在F2中产氰和不产氰的理论比为______________。
(3)叶片Ⅱ叶肉细胞中缺乏________酶,叶片Ⅲ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4)从代谢的角度考虑,怎样使叶片Ⅳ的提取液产氰?_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