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23张PPT+4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23张PPT+4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16 19:40:44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学科:历史
年级:七年级(下册)
课题: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版本:初中历史人教版(部编)2011课标版
授课教师
时间:2018.06.06
导入新课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学习目标1.了解清朝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点和造诣。
2.掌握清朝昆曲与京剧艺术的繁荣的基本史实。
3.理解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和戏曲艺术作品)。1.清代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 )
著作的《 》,又名《 》。
前80回 定稿创造,后40回由 整理续写。重点塑造了 、 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曹雪芹红楼梦石头记曹雪芹高鹗贾宝玉林黛玉一、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填空)2.昆曲的代表作: 创作的《 》 、
洪昇的《 》、孔尚任的《 》。
清朝前发展到顶峰,清朝中期以后,由于脱离
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3.京剧:1790年,由徽商出面组织 先
后到北京献艺,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 京
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
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
戏”—— 诞生。 是中国的
“国粹”之一,被誉为“ ”汤显祖牡丹亭长生殿四大徽班桃花扇京剧国剧京剧金陵十二钗贾元春 贾迎春 贾探春 贾惜春 薛宝钗 林黛玉
李纨 秦可卿 贾巧姐 王熙凤 史湘云 妙玉二、《红楼梦》知识大比拼2.曹雪芹有很多个“号”,以下不是他的“号”的一项是 ???A.芹溪?? ?B.芹圃?? ?C.雪芹?? ?D.梦阮D3.《红楼梦》最初的书名是 A.《金陵十二钗》 ?B.《石头记》?
C.《风月宝鉴》 D.《情僧录》4.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是林黛玉吟什么花的诗?
???A.桂花???B.荷花???C.菊花???D.梅花CB5.“孽根祸胎,混世魔王”“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写的是
???A.薛蟠???B.贾珍???C.贾琏???D.贾宝玉D6.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说的是
???A.王熙凤???B.秦可卿???C.林黛玉???D.贾元春A7.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美玉无暇”指的是8.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两句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 )之手。贾宝玉林黛玉《红楼梦》为什么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1.《红楼梦》不仅具有很好的思想性,还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2.全书规模宏大,人物众多,语言优美生动,刻画人物细腻传神,塑造了许多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
3.后人对它的喜爱和评论经久不绝,逐渐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探究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 (把)《红楼梦》当历史读,这是读(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视角,一个高明的视角,马克思主义者读《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尤其不能忽视这个视角。
                ——毛泽东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探究二 阅读以下材料谈谈应该怎样认识《红楼梦》
的主题意义? 从语种上看,《红楼梦》译本目前已涉及英、法、日、韩、俄、德等20多种不同文字。其中,英、日、韩等文字译本又包括不同译者翻译的多个版本,尤以日文和韩文版本居多,各达十几种。
  据了解,《红楼梦》最先出现的译文是1799年的韩语译文,而欧洲最早的译文是德文译文。从最初的摘译、节译到全译,全球已经出现几十种版本的《红楼梦》译文。近几年《红楼梦》又出现了世界语、阿拉伯语译本。意大利、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正在准备出版《红楼梦》的新译本和全译本。随着汉学的复兴,海外汉学家对《红楼梦》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研究水平也越来越高。《红楼梦》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探究三 依据以下材料回答:《红楼梦》有何影响?昆曲三、昆曲和京剧艺术 1.识图:这是哪种戏剧的脸谱?(一)昆曲《牡丹亭》2.代表作有哪些?汤显祖洪昇孔尚任3.昆曲欣赏4.昆曲的特点?1.京剧的发端遇到的契机
2.京剧发端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标志事件是徽班进京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1790年) 产生过程(二)京剧京剧小百科3.读一读4.才艺展示自做的脸谱:了解它所代表的人物形象
拓展升华(小组成员合作讨论探究,每组选出代表展示成果)
如何将我们的“国粹”永流传? 经典咏流传?要与时俱进,将传统艺术渗入现代的新的元素,与现代的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发展创新。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艺术才更有生命力,才能经久不衰!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一、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
作者:
特点:
内容:以 与 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 四大家族的 变化, 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 走向 的历史命运。
二、戏剧的繁荣
(一)昆曲
代表作:
(二)京剧
1.京剧的发端遇到的契机: 2.京剧发端的标志事件:
3.京剧文化构成:
三、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课堂小结(小组成员互相说说,将空白处补充完整,师个别提问,师生共同完成)曹雪芹反封建传统、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贾宝玉林黛玉贾、史、王、薛兴衰封建社会衰亡汤显祖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四大徽班进京行当、脸谱、戏服取其精华,去其槽粕,让“国粹”永流传,经典咏流传!当堂检测(抢答)1.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D2.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部作品,被称为古典小说的高峰。书中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它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下列人物出自这部作品的是 ( )
A.窦娥 B. 林黛玉 C.李逵 D.孙悟空B3.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的《牡丹亭》 是谁的代表作 (  )
A.罗贯中 B.施耐庵 C.吴承恩 D.汤显祖 4.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  )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中华民国时期 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