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和我们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B.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C.番茄和水稻根系吸收Si元素的量相等
D.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O、H和N
D [细胞中的每种元素的作用各不相同,生物体内的必需元素具有不可替代性;细胞中微量元素含量极少,但其作用和大量元素同等重要;不同生物对同一元素的需求量并不相同;C、O、H和N四种元素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含量最多。]
2.据台媒报道,在台南市四草湿地检测出候鸟带有H1N1低病原性禽流感病毒,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组成该病毒的元素主要有( )
A.C、H、O、P B.C、H、O、N、P
C.C、H、O、S D.C、H、O、K
B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组成成分简单,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RNA的组成元素为C、H、O、N、P,B正确。]
3.如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
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N、H、O、C
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N、C
D.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C、O
A [本题的解题突破口在②上,若表示化合物,则②表示水;若表示元素,则②为氧。]
4.下列物质与功能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
A.糖蛋白——识别与信息交流
B.纤维素——为人体细胞提供能量
C.DNA——携带遗传信息
D.磷脂——构成生物膜
B [糖蛋白位于细胞膜上,具有保护、润滑、识别、免疫等功能,能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A正确;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能为人体细胞提供能量,B错误;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携带着遗传信息,C正确;生物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D正确。]
5.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的元素组成都有C、H、O
B.它们都属于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产能不同,这与它们的分子组成有关
D.多糖和胆固醇都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 [糖类只含有C、H、O,脂质的元素组成除C、H、O,往往还含有N、P,A正确;它们并非都属于生物大分子,如糖类还有单糖、二糖等,B错误;与同等质量的糖类相比,脂肪所含能量多,原因是脂肪结构中C、H比例高于糖类,C正确;多糖和胆固醇都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D正确。]
6.如图为某男子X,其两任妻子M、N以及a~d四个战乱中走失的孤儿的DNA样品的指纹图,哪两个孩子可能是该男子的子女及他们的母亲是?( )
A.M的孩子是b,N的孩子是c
B.M的孩子是c,N的孩子是b
C.M的孩子是d,N的孩子是a
D.M的孩子是d,N的孩子是b
C [子女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方和母方。从DNA样品的指纹图中分析,a和d的指纹图都有与X相同的部分,说明他们可能是X的孩子。a的指纹另一部分与N相同,d的指纹另一部分与M相同,说明a和d分别是N和M与X的孩子。]
7.关于蓝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个细胞直径虽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不清的
B.颤藻、念珠藻属于蓝藻
C.蓝藻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D.蓝藻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而发菜是能自养的真核生物
D [颤藻、念珠藻和发菜都属于蓝藻,蓝藻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单个细胞直径虽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不清的。]
8.下列各项中,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的是( )
A.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B.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C.细胞核膜的结构
D.细胞中的遗传信息
A [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因此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9.下列关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病毒属于无成形细胞核的原核生物
B.该病毒是无细胞结构的生物
C.该病毒寄生于活细胞的表面
D.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可以看到该病毒
B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结构甚至比原核细胞要简单得多,多数病毒由蛋白质外壳组成衣壳,其遗传物质核酸(DNA或RNA)被包围在其内;所有的病毒营寄生生活,离开宿主细胞,就难以长久生活和繁殖;由于病毒大小以纳米
(nm,10-9m)计,因而光学显微镜下难以观察到,只有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10.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膜的面积比内膜的大
B.外膜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高于内膜
C.既能产生水,也要消耗水
D.含有DNA,不含RNA
C [线粒体内膜面积大于外膜,A错误;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含有较多的酶,因此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比外膜大,B错误;线粒体基质中能消耗水,线粒体内膜产生水,C正确;线粒体含有少量的DNA和RNA,D错误。]
11.下列有关细胞器成分及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线粒体中含有RNA,能产生ATP和CO2
B.叶绿体中含有DNA,能产生糖类和O2
C.内质网含蛋白质,能参与脂质的合成
D.核糖体含磷脂,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D [线粒体含有RNA,能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燃料,使之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故A正确;叶绿体是半自主细胞器,要自己合成一部分蛋白质,而且能够自主复制,所以它必须含有DNA,并具有半自主性,故B正确;粗面型内质网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大分子,并把它从细胞内输送出去或在细胞内转运到其他部位,所以内质网含有蛋白质,故C正确;磷脂是细胞中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所以不含磷脂,故D错误。]
1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B [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溶酶体具有膜结构,故A项错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细胞核内含有DNA,是遗传物质,在细胞核内转录形成RNA,故B项正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线粒体,故C项错误。叶绿体内进行的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过程中能合成ATP,暗反应过程中进行CO2的固定,故D项错误。]
1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需要保证pH和温度均相同且适宜,故缓冲液应在加入底物和酶之前加入,只有C项符合要求。]
1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红色花瓣是由细胞液泡内花青素的颜色呈红色导致的,所以用红色花瓣作为实验材料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A项正确;黑藻叶片中的叶绿体显绿色,液泡中细胞液的颜色接近无色,两者之间有颜色差异,因此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B项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的细胞细胞液浓度可能不同,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项正确;通常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时用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因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发生质壁分离时容易观察,D项正确。]
15.根据表中分析,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的差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各元素比例
氧化分解时
C
O
耗氧量
释放能量
产生的水
脂肪
75%
13%
较多
较多
X
糖类
44%
50%
较少
较少
Y
A.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B.脂肪中H的比例是12%
C.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量X<Y
D.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的能量较多
C [脂肪与糖类相比,C/O比值大,相同质量条件下,氧化分解耗氧量多,相应产生的水也多,即X>Y。糖类和脂肪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脂肪中H的比例是1-75%-13%=12%,糖类中H的比例是1-44%-50%=6%。]
16.当呼吸底物不是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2和产生的CO2的体积并不相等。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两套,设为甲、乙,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下列构思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在光照下测定O2释放量,乙装置在黑暗下测定CO2释放量
B.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CO2释放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
C.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
D.甲装置烧杯中盛放CO2缓冲剂(可吸收和放出CO2),测定氧气消耗量,乙装置放死亡种子作对照
C [测量呼吸底物,要测出并比较O2的消耗和CO2的释放值。实验组和对照组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要排除光合作用干扰,A错误;该装置盛放清水,测出的气体值只能是气体的变化量。若对照组存在O2消耗,且气体变化量为零,则呼吸底物只是糖类;若大于零,则不只是糖类;若小于零,则存在无氧呼吸,故B、D错误,C正确。]
17.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
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D [题干明确考查叶绿素的有关知识,可根据叶绿素的有关内容,逐项分析解答。叶绿素a和叶绿素b所含的化学元素相同,都由C、H、O、N、Mg组成,故A项正确。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叶绿素吸收的光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故B项正确。叶绿素a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约为663 nm,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约为645 nm,故C项正确。绿叶中的色素对绿光的吸收极少,绝大多数绿光被反射出来,因此植物呈现绿色,故D项错误。]
18.下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波长/nm
400
450
500
550
600
670
700
吸收光能
叶绿素a
40
68
5
15
16
40
16
百分比(%)
全部色素
75
93
50
35
45
75
35
A.O2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变化基本一致
B.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时,叶绿体中C3的量会增加
C.该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
D.环境温度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
B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反应阶段能吸收光能并产生[H]和ATP,释放出氧气,因此在一定范围内,色素吸收利用光能越多,氧气释放量越大,A正确;当光波长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时,植物吸收光能的百分比增加,光反应阶段加快,造成[H]和ATP增多,C3的还原加快,因此C3的含量会减少,B错误;当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不能合成,因此叶绿素a吸收光能的减少幅度更大,C正确;当环境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降低,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D正确。]
19.如图是测定发芽种子的呼吸类型所用装置(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并且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现象
结论
甲装置
乙装置
A
液滴左移
液滴不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B
液滴不动
液滴右移
只进行无氧呼吸
C
液滴不动
液滴不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D
液滴左移
液滴右移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C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类型及其实验探究分析。在有氧呼吸中放出CO2的体积与吸收O2的体积是相等的,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但产生CO2,甲图中有NaOH,能吸收CO2,因此进行有氧呼吸把O2吸收,放出的CO2被NaOH吸收,这样使装置中气压减小,使液滴左移;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产生CO2被NaOH吸收,装置中气压不变,液滴不动。乙图中没有NaOH,而有氧呼吸中放出CO2体积与吸收O2的体积是相等的,所以进行有氧呼吸时装置中气压不变,液滴不动;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的CO2使装置中气压增大,使液滴右移。故选C。]
20.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细胞呼吸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细胞呼吸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对图示解释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影响图甲中曲线上的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氧气浓度
B.图乙中的数据需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测量
C.图丙中若大棚设定的温度为两曲线右侧交点处的温度,每日光照必须长于12 h植物才能生长
D.图丙中两曲线右侧的交点对应于图甲中的B点,B点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 [图丙中两曲线右侧的交点表明此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净光合作用速率为0,与图甲的B点相对应。在B点,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光合作用速率增大,说明此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21.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在BC段中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
B.若是植物细胞,在BC时期会出现赤道板,在CD时期会出现细胞板
C.若是人体细胞,则DE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只有46条
D.用电镜观察马蛔虫受精卵细胞,会发现中心粒复制和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AB段
A [要注意纵坐标的含义是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AB段是分裂间期,BC段是前期、中期,CD段是后期,DE段是末期。因此该细胞在BC段中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
22.春天植物产生幼叶时要进行旺盛的细胞分裂,其细胞分裂的方式和DNA复制的情况是( )
A.无丝分裂;DNA不复制
B.无丝分裂;DNA在细胞质中复制
C.有丝分裂;DNA不复制
D.有丝分裂;DNA主要在细胞核中复制
D [植物体生长过程是有丝分裂过程,DNA复制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23.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a)、核DNA分子数目(b)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加倍
D.②→③表示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核DNA分子也随之平均分配
D [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完成染色体的复制。这个时期,由于复制,DNA数目加倍,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连在一起,还是叫一条染色体(含2个DNA),故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在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两条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数目加倍)。前期:仁(核仁)膜(核膜)消失两体现(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DNA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2∶1∶2。中期:赤道板上(着丝点)排整齐,DNA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2∶1∶2。后期:点分数加向两极(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数目加倍,向两极移动),DNA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1∶1∶0。末期:两消(染色体和纺锤体)两现(核仁、核膜)重开始。题目中是动物细胞不会出现细胞板。]
24.如图是下列哪种细胞处于何时期的分裂图( )
①肝细胞 ②茎形成层细胞 ③蓝藻 ④有丝分裂前期 ⑤有丝分裂后期 ⑥有丝分裂末期
A.①④ B.③⑥
C.②⑤ D.②④
C [由细胞图形可知,该图为植物细胞分裂图,从染色体移向两极可知,该图为有丝分裂后期图。]
25.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出现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看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
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
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
C.无染色体形成
D.显微镜倍率不够
C [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为成熟的植物细胞,细胞不再分裂。]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26.(10分)据如图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图1是一个多肽化合物的结构图,它是由氨基酸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该分子是由4种氨基酸形成,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为脱氧核苷酸链,图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_,相邻两个含氮碱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相连。
(3)图4中B具有多样性,若从b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若b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r,通过②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e的B,则B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________。
[解析] (1)图1是一个多肽化合物,是由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该分子是由5个4种氨基酸形成,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R基不同。(2)图2中④含有碱基G,所以其名称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相邻两个含氮碱基是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3)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脱去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设B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X,则有关系式:r(m+X)-18X=e,解得X=(e-rm)/(r-18)。
[答案] (1)脱水缩合 R基不同
(2)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3)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 (e-rm)/(r-18)
27.(12分)甲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中填写图中数字)
(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 ]________。
(2)甲图中囊泡X由[ ]________经“出芽”形成,到达[ ]________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一部分。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是________。
(3)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功能。
[解析] (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和细胞膜相同,是脂质和蛋白质。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①细胞核。(2)甲图中囊泡X由③内质网经“出芽”形成,到达④高尔基体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一部分。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判断出⑤是溶酶体。(3)据乙图示分析,囊泡上的蛋白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B特异性结合或识别,使得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答案] (1)脂质和蛋白质 ①细胞核
(2)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溶酶体
(3)囊泡上的蛋白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B(特异性)结合(或识别)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或信息传递或信息交流)
28.(14分)如图所示为某植物细胞在一个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中核DNA含量的变化及各时期的分裂图像,据图分析回答:
(1)a~b表示________期,与它对应的分裂图像是________。
(2)b~c表示________期,依次对应于分裂图像________。
(3)c~d表示________期,它对应的分裂图像是__________。该时期参与分裂活动的细胞器为________。
(4)d以后表示________期。
(5)从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的变化规律分析,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虚线在坐标图中画出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
[解析] 解决分裂图像和有关曲线问题关键是依据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特征,以及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来确定各分裂图像以及曲线各段所处的分裂时期。题目所给曲线中a~b段核DNA含量上升加倍,应是DNA复制过程,属于间期,b~c段核DNA含量是加倍状态,应包含前期、中期、后期,c~d段核DNA含量恢复正常,应属于末期,依据细胞结构和染色体行为可判断l、2、3、4、5各分裂图像分别表示中期、前期、间期、末期、后期。
[答案] (1)分裂间 3 (2)前、中、后 2、1、5
(3)末 4 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4)下一个细胞周期或间
(5)亲、子代细胞核内DNA含量和染色体数保持不变
(6)如下图所示
29.(14分)如图为菠萝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其以气孔白天关闭、晚上开放的特殊方式适应干旱环境。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PEP、OAA、RuBP(C5)、PGA(C3)、C为菠萝叶肉细胞内的部分相关代谢物质,能参与CO2固定的有________,推测C是________。
(2)干旱条件下,菠萝细胞白天产生CO2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菠萝细胞夜间pH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
(3)以测定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20
25
30
35
光照条件下CO2吸收
速率/(mg·h-1)
1
1.8
3.2
3.7
3.5
3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
速率/(mg·h-1)
0.5
0.75
1
2.3
3
3.5
①温度在25~30 ℃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假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植物在30 ℃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 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________mg。
②将该植物置于较弱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取其叶片进行色素分离,与适宜光照下分离的色素带进行比较,发现弱光下滤纸条下端两条色素带明显加宽,推测该植物可通过_______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同一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速率比顶部叶片弱,其内部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据图分析,参与二氧化碳固定的物质主要有PEP和RuBP。由于C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所以C表示丙酮酸。
(2)由题图可知,干旱条件下在菠萝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苹果酸转化为丙酮酸的过程中会产生CO2,同时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中被分解而产生CO2,所以菠萝细胞白天产生CO2的具体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由于夜间菠萝细胞合成苹果酸;且夜间细胞呼吸产生CO2形成H2CO3,所以菠萝细胞夜间pH下降。
(3)①据表分析,温度在25~30 ℃间光合作用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速率都大于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光合作用有有机物的积累,有机物含量逐渐增加。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植物在30 ℃时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14×(3.5+3)-24×3=19(mg)。②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下端两条色素表示叶绿素,根据题意,弱光下滤纸条下端两条色素带明显加宽,说明其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可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由于底部叶片衰老,酶活性降低,所以同一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速率比顶部叶片弱。
[答案] (1)PEP、RuBP(缺一不可) 丙酮酸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夜间菠萝细胞合成苹果酸;夜间细胞呼吸产生CO2形成H2CO3
(3)①增加 19 ②增加叶绿素含量 底部叶片衰老,酶活性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