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明朝的灭亡 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17 06:2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1.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经过27年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 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 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2.明代科学家 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究,,写出了一部科技巨著《天工开物》
这部巨著对我国古代 的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李时珍药物学宋应星农业和手工业温故而知新
3。明代农学家 写成了一部有关国计民生的农业科技名著《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 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 巨著。徐光启农业生产农业科学1.明长城:
(1)目的:防御北方 南扰。
(2)地点:东起 、西至 。
(3)作用:既是一个完整的 体系,又是
的纽带。
2.北京城:
(1)修建: 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构成: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核心是
即紫禁城(现在叫故宫)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蒙古贵族辽东嘉峪关军事防御各民族交往明成祖宫城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1.小说:小说成书
时间作者内容地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元末明初元末明初明代中期描写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我国 小说的开山之作 优秀的长篇小说
色彩的神话小说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章回体浪漫主义归纳知识点2.戏剧:
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
《 》 汤显祖牡丹亭学习目标1.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情况,深刻理解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明朝灭亡的必然性。
2.正确认识“均田免赋”的口号,识记明朝灭亡的时间和原因。
3.知道清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新课学习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残暴统治,农民起义。
唐朝灭亡的原因: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黄巢起义,朱温篡权。
北宋灭亡的原因:政治腐败,军事无能,被外族(金军)所灭(靖康之变)。
南宋灭亡的原因:统治腐败,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被外族(元朝)所灭。
元朝灭亡的原因: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农民起义。
复习:隋朝以来各朝代灭亡的原因 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种种社会矛盾,使它逐步走向衰亡。明朝是如何衰败的?又是怎样被农民起义推翻的?明朝是怎样灭亡的《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明代流民图1.政治腐败
明代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表现:
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②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③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明神宗东林党争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出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于是,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相关史事明武宗 刘瑾明熹宗 魏忠贤明熹宗作品木匠皇帝延伸阅读明熹宗朱由校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木匠皇帝。他在位期间,内忧外患一个不少(外有金兵的侵扰,内有明末的起义),是国家最动乱的时期。
但朱由校却不务正业,不把国家大事当回事,一心只想当木匠。他自幼就有木匠的天分,技术十分的好,很多的能工巧匠做出的东西都不如他。
朱由校整天的和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不仅制作木器,还盖小宫殿,被世人称为“木匠皇帝”。我承认我是个好木匠,不是个好皇帝.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皇帝一览表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情况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明神宗时明熹宗时明崇祯帝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顷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2.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因果关系)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表现:
①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②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地主阶级)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明代周臣《流民图》局部 1.起义原因
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
②国家财政危机深重, 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③天灾导致农民无以为生(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摧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纷纷发动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明末大旱和鼠疫 17世纪开始的中国气候,此时的明朝处于明朝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候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蜂起。补充资料 当时除了原有的征税,还加派了对辽东作战的“辽饷”、训练军队的“练饷”和镇压人民起义的“剿饷”,合称“三饷”。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驿卒),后无端被裁。他愤而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闯王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人物扫描李自成其人其事李自成其人其事在李自成“均田免赋”等口号影响下,他的部队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1643年攻入西安后建立大顺政权。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朝。
李自成战败后,在逃亡过程中,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明朝死在我手里一点不冤!可惜了一代英雄!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军的主力军。
①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②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③起义军英勇
作战,纵横于
河南、湖广等
10余省。2.李自成起义的经过 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幕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答:李自成起义军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拥护的原因
(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2)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3)这些政策与明政府政治的腐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材料研读86页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3.李自成起
义建立政权时间:
1643年
建立者:
李自成
政权:
大顺。李自成大顺政权印信结果:1644年4月,百万大军攻进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4.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崇祯十七(1644年)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即向北京进军。二月入山西,仅在宁武一战,即破太原等地。三月,大同、宣府、居席降,迫至京师城下。十七日,官军三大营先降,十八日,守城太监开门献城,十九日,破皇城,崇祯帝自缢。 明朝灭亡的原因:政治腐败 社会动荡 农民起义崇祯帝自缢之处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1.表现:(1)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明神宗二十多年不上朝。(2)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3)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影响:
(1)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 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2)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 ,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控制力兼并土地梳理知识点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1.原因:
(1)主要原因:明朝末年, 严重,
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
(2)直接原因: 北部连年大旱,( )官府催征如故。
2.经过:
(1)起义军进人中原后,提出“ ”的口号。
(2)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人西安,建立政权,国号 。
(3)1644年4月,起义军攻进北京城。明朝末帝 自缢,明朝灭亡。
3.结果:在明军与清军联合夹击下,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转战各地,最终失败。政治腐败陕西均田免赋大顺崇祯国家财政危机 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国都赫图阿拉(现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1635年,皇太极改女贞族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国都在盛京(今沈阳)。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1.满洲的兴起努尔哈赤
皇太极努


赤 清太祖爱新觉罗· 努尔哈赤(公元1559—1626年),女真族人。他创立了“八旗制度”,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努尔哈赤在反明战争中为火炮击伤而死,葬于沈阳福陵(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30里处的东陵)。 八旗服装皇太极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太祖第8子。生于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新宾县)。1626年即汗位后,改女真族为满族;1636年,建国号为清。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措施,为灭明和建立大清帝国奠定了基础。 元朝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由两个少数名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它们前期的历史发展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比较。朝代建国统一各部改国号都城元朝清朝成吉思汗
(铁木真)忽必烈元大都努尔哈赤清皇太极沈阳(后迁都北京)2.清兵入关 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机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汉人:别以为我们不认识你了,我们还记得你灭北宋的仇,你现在又换了马甲又杀了回来!我只是想保护我的家人,尤其是圆圆,其实我也想汉族人当老大。陈圆圆
吴三桂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 ,崇祯帝飞檄加封他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今辽宁兴城)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吴三桂奉旨入援京师,十六日抵山海关,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二十日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景山(煤山),北京失陷,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三犹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其父也被拘押“拷掠甚酷”,大怒。遂上书清睿亲王多尔衮,请清兵入关灭贼。李自成闻知此讯,4月13日,亲率大军十万号称二十万,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22日山海关之战,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清摄政王多尔衮,清兵入关。吴三桂与清军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大败李自成,受清封平西王。吴三桂降清 八旗制度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了八旗制度,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大大提高了战斗力,推动了满族社会经济发展。清朝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以后,旗人享有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许多特权。直到清朝后期,旗人还享有官俸,但他们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勇猛善战,而是养尊处优,败落无能。后来,人们还把享有特权而又不务正业的人称为“八旗子弟”。知识拓展明朝的
灭亡满洲的
兴起原因标志政治腐败
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建国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皇太极改国名为清 入关 明将吴三桂降清
李自成山海关失利 课堂小结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1.满洲兴起:
(1)兴起:我国东北地区的 族不断发展壮大。
(2)建国:1616年, 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3)发展:1635年, 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2.淸兵入关(1644年):明朝灭亡后,明军将领 降清,引清兵入关,并在 交战中打败李自成。女真努尔哈赤皇太极山海关吴三桂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起义原因:朝政腐败,矛盾激烈,天灾人祸口号:均田免赋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明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农民流离失所闯王
李自成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清兵入关: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失败满洲兴起(努尔哈赤、皇太极)发展: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明朝的灭亡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 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课后活动答:由于天灾人祸,受灾的农民先是以山间的蓬草和树皮充饥,而后只能吃石块,生活条件极其恶劣。2. 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系,请在□内画√。
□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土地兼并严重
□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课后活动基础达标
1.下列关于明朝末年社会状况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政治腐败 ②蝗灾连年 ③赋税沉重 ④各地起义爆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口号与明末农民起义有关的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尊王攘夷”
C.“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D.“均田免赋”DD3.明朝灭亡后,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引清兵入关,夹攻李自成的军队,最后起义军失败。这里的“将领”是( )
A.张献忠 B.吴三桂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4.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大金的是( )
A.皇太极 B.努尔哈赤
C.阿骨打 D.铁木真BB综合提升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答:1.根本原因:
明代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②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③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④后金的崛起,消耗了明朝的国力。
2.直接原因:陕西连年大旱,爆发农民起义,李自成队伍成为主力军,最终攻陷北京,推翻了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