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清兴起和清军入关等史实,认识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史料解读,感悟并总结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通过历史地图识读,了解李自成农民起义的经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政治腐败与社会动乱的密切关系,体会当前中国反腐倡廉的现实必要性,培养关注时政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中后期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
难点:"均田免赋"口号的含义、地位及其对李自成起义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是明末流行的歌谣。这首民谣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爆发的原因有哪些?结果如何?明朝是怎样走向灭亡的?满洲是怎样
崛起的?为什么清兵能入关?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二)、讲授新课:
明王朝自建朝到灭亡长达276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史上可谓是继汉唐以来的一个强盛的王朝,是中国古代汉民族所建立王朝中的一个顶峰与极端。然而,最终也逃脱不了被推翻的结
局。晚明的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请学生阅读84页内容,概括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
生:(1)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2)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3)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师:明代中期以来皇帝多数不理朝政,以致造成宦官专权以及朋党争斗的混乱政局;末代皇帝朱由检虽力图振兴朝纲,却不能治愈明朝的百年沉疴,又因其生性多疑、刚愎自用,终而无法挽回江河日下的局势。
师:统治者大的搜刮导致民怨沸腾。学生阅读85页第一段内容,概括统治者搜刮百姓的表现。
生:(1)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更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2)土地兼并严重。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3)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教师讲述:明末统治腐败加速政府财政危机。农村土地兼并严重,使广大农民失去生存的基础,赋税沉重通得农民无法生存;城市中的矿监税使恣意盘剥以及加派的苛捐杂税,致使工商市民怨声载道,社会矛盾急剧恶化。
师:自然灾害深重。明朝末年,我国北方天灾不断,崇祯帝刚继位,陕北就爆发严重旱灾,庄稼颗粒无收,政府赈灾不力导致饥民纷纷暴动。
2.社会动荡:满洲的崛起与南下是晚明王朝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威胁。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6页内容,总结满洲的兴起及对明朝统治的威胁。
生: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重威胁。皇太极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清。满族兴起后多次打败明军,逐渐占领山海关以北的东北全境,并不时南下,伺机长驱直入。
据摇欲坠的晚明王明朝统治后期内部矛盾激化,外部虎视眈眈,处于内外交因的境地。
思考:中国古代历史上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生:统治腐朽、土地兼并、自然灾害等。启示:关注民生、建立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的局面,使得明末社会矛盾激化,明朝最终在明末农民起义打击下走向灭亡。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5页内容,找出李自成起义的原因、代表、口号、发展、政策、建立政权、推翻明朝。
生:(1)爆发原因:政治腐败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引发了农民起义。
(2)代表: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军的主力军。
(3)口号:“均田免赋”
(4)发展:起义军英勇作战,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
(5)政策:针对明末土地高度集中,赋税十分沉重这两大问题,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他还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6)建立政权: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7)推翻明朝:1644年,李自成指挥百万大军进攻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自,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
2.师指出:明末的陕北农民除了面临土地兼并和赋税沉重的原因外,还面临着自127年以来连年大早引起的大饥荒,以致出现“人相食”的民不聊生的悲惨局面。
出示材料:
材料一: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明思宗即位时,明朝已经陷入严重的统治危机。
材料二:明中后期,皇族及地主大量掠夺农民土地,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与日俱增,农民的负担日重一日。随着东北满族的兴起和农民的不断起义,明朝政府在田赋之外加派辽饷、剿饷、
练饷。“三饷”的数额超过正常赋税一倍以上,农民苦不堪言。
材料三: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豫变纪略》
师:结合材料,概括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生:政治腐败、土地集中、赋税沉重。
明末农民起义发生在大明王朝建朝近300年,土地兼并恶化,各种矛盾积重难返的情况下。
3.教师讲述: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在陕北米脂揭竿而起,率部加入闯王高迎祥部,后承袭“闯王”号;1640年率军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赋”口号,深得农民响应和支持,迅速扩大;1643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1644年率军经山西直捣京师,攻占北京,推翻明王朝,之后遭吴三桂和清军夹击,战败退却:1645年在湖北遭地主武装袭击,遇害。
师:归纳中国古代社会农民起义的基本特征。
生:一是在中国古代史上曾经多次推翻统治王朝,归根结底在于社会矛盾的激化。二是农民起义的结局不外乎,成功建立新政权,重新做皇帝,如秦末、元末农民起义;失败被镇压,如明末农民起义。
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1.请学生简述明朝灭亡的史实。
(1)时间:164年明朝灭亡。
(2)发展: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
(3)标志:崇祯帝自缢煤山(今景山),明朝灭亡。
2.清军是如何入关的?
生:明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讨论:蜿蜒万里的明长城为什么抵挡不了满清的铁骑?
生:分析满洲贵族入关成功的原因:满洲贵族此时正处于兴起阶段,多次打败明军,逐渐占领山海关外的东北全境,虎视眈眈地窥测中原,伺机长驱直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后迅速腐化蜕变;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
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一是由于清兵入关,满汉地主联合镇压。二是起义军内部严重的流寇主义;三是政策的失误
(三)、课堂小结: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导致明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推翻了明朝的统治。清兵入关,满洲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的联合进攻,是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最重要原因。
(四)、课堂练习
1.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D )
A.皇帝昏庸无能 B.政治腐败C.天灾人祸 D.满清强大
2.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口号是( C)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C.均田免赋D.大楚兴,陈胜王
3.下列关于明朝末年社会状况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D )
①政治腐败 ②蝗灾连年 ③赋税沉重 ④各地起义爆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大金的是( B )
A.皇太极 B.努尔哈赤 C.阿骨打 D.铁木真
(五)、板书设计: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日益腐败
2、社会动荡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起义原因:
2、李自成: 1644年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兴起
2、清兵入关: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