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17 08:0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高山族 满族布依族 朝鲜族苗族 壮族瑶族 侗族彝族 维吾尔族回族 藏族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第12课
民族大团结热身:你知道她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吗? 满族 藏族维吾尔族 回族 苗族 朝鲜族识图:你能根据地图说说“大杂居、小聚居”的意思吗?格局: 大杂居 小聚居少数民族分布图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是:1、中国长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这一制度符合国情
2、各民族长期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只能合作而不能分离的民族关系。
3、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就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已建立了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
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1)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
(2)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3)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请思考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由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又实行了什么政策?——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西部大开发川藏公路新


路青藏公路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这是整装待发的庆典列车。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
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
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十多
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
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
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
口;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残余的,
当时有60万人口。经过民主改革,
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旧制度下的西藏为封建贵族无偿劳动的农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气东输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孔繁森辅导他收
养的孤儿学习孔繁森照顾生
病的藏族老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民


结民族区域
自治实行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原因内容意义各民族
共同发展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基础产业发展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3、西部大开发战略4、优秀援藏干部 将少数民族歌曲与它所属的少数民族连接起来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藏族
《阿拉木汗》 朝鲜族
《道拉基》 蒙古族
《阿诗玛》 维吾尔族
《弦子舞曲》 彝族练习(2007.太原)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下列属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山西 B.甘肃
C.西藏 D.辽宁C练习(2007.武汉)武汉开办“西藏中学”,为西藏地区培养人才,体现了政府对西藏的重视。下列举措对西藏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的是( )
1、和平解放西藏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实施西部大开发
A.1、2 B.2、3
C.1、2、3 D.1、3C练习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指的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主改革
今天,西双版纳自治州是我国的( )
A.五大牧区之一 B.国家的商品粮基地 C.汽车工业基地 D.第二大橡胶基地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