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金牌一对一2019年高三生物5月份练习《物质跨膜运输》测试题
1.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下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_______b。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________,最终液面不再上升,当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_______b。
(2)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________(填序号),结构②中充满的液体是____________。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
A.细胞液>外界溶液
B.细胞液<外界溶液
C.细胞液=外界溶液
D.都有可能
(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也在增大。当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是否一定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__________。
【答案】(1)小于 下降 小于 (2)③④⑤ 外界溶液 D (3)不能 细胞壁对原生质层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4)不一定
【解析】(1)漏斗内液面的上升是由细胞吸水引起的,水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因此,由图甲中漏斗内液面上升可知,b侧液体的浓度大于a侧;图乙反映的是随吸水时间的延长,漏斗内液面升高的速度逐渐下降,这是由浓度差缩小造成的。考虑到漏斗内液柱压力的作用,当液面不再上升时,a侧的浓度小于b侧。(2)图甲中c为半透膜,在图丙中可将细胞膜③、液泡膜⑤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④视作一层半透膜,结构②中充满的液体是外界溶液;由于无法判断细胞是在吸水还是失水,因此,无法确定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3)对植物细胞而言,由于细胞壁的存在,且细胞壁的弹性有限,因此,细胞不可能无限吸水,当细胞因吸水体积增大到细胞壁所能膨大的最大限度时,细胞将不再吸水。(4)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不一定和外界溶液的浓度相等,也可能是由于细胞壁的束缚,虽然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液泡体积也不再增大。
2.将新鲜萝卜切削成酒杯形,放在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萝卜的内外有两种液体,只知道其中一种是清水,另一种是30%的蔗糖溶液,开始时两个液面等高。一段时间以后,液面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液体A是______________,液体B是________。
(2)图乙中C处的细胞正处于________状态,此时它的细胞液浓度应该比B溶液的浓度________。
(3)图乙中D处的细胞正处于________状态,此时它的细胞液浓度应该比A溶液的浓度________。
(4)萝卜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上述现象说明萝卜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0%的蔗糖溶液 清水 (2)吸水 高
(3)失水(或质壁分离) 低 (4)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半透膜
【解析】(1)由于A、B开始时液面等高,一段时间后A的液面升高,说明液体A浓度高于细胞液,从细胞液中吸取水分,所以液体A应为30%的蔗糖溶液,液体B为清水。(2)图乙中C处的细胞处于清水中,所以会吸水,细胞液浓度高于清水。(3)图乙中D处的细胞处于3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液浓度低于蔗糖溶液浓度,所以表现为失水。(4)萝卜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也就是水分子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液要经过的结构,它相当于半透膜。
3.引起50%左右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称之为细胞的等渗浓度。为了测定洋葱表皮细胞的等渗浓度,有人把剪成小块的洋葱表皮分别等量地依次放入下面各组溶液中,并记录实验结果如下表:
(1)该洋葱表皮细胞的等渗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再给你四组实验材料,请设计可以更精确地测定出细胞等渗浓度的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5~0.6 mol·L-1之间 (2)可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52 mol·L-1、0.54 mol·L-1、0.56 mol·L-1、0.58 mol·L-1的蔗糖溶液,将小块的洋葱表皮分别等量的放入上述蔗糖溶液中,分别制作上述浓度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解析】据题意可知,洋葱表皮细胞的等渗浓度为可引起50%左右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即为0.5~0.6 mol·L-1。要设计一个更精确的测定细胞等渗浓度的方案,从题中设计思路可知,可采用通过配制一系列具有较小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并将小块的洋葱表皮分别等量的放入此系列的蔗糖溶液中,分别制作上述浓度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4.下图1表示渗透作用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a起始浓度分别用MA、Ma表示;图2表示一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过程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Ma>MA,则达到平衡后MA__________M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图2中,如果B、b分别表示蔗糖溶液和细胞液,且起始浓度分别为MB、Mb,则达到平衡后MB________M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图1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__,由__________(填数字)组成。图2过程中液泡的吸水能力如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图2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能观察到染色体吗?________。
【答案】(1)小于 (2)等于 (3)原生质层 1、3、5 逐渐变大,最后不再变化 (4)不能
【解析】(1)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虽然开始时Ma>MA,水分子从水槽中进入漏斗增多,由于液柱升高后对半透膜的压强增大,水分子从水槽进入漏斗的数量减少,但平衡后,考虑到漏斗内液柱压力的作用,因而达到平衡后MA小于Ma。(2)图2为成熟的植物细胞,达到平衡后,MB=Mb。(3)图1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2中的原生质层,由1、3、5组成;图2液泡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最后不变。(4)染色体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才能观察到,图中细胞已成熟,不能分裂。
5.影响物质进出细胞速率的因素很多,如温度、氧分压、细胞外物质浓度等,如图为离体番茄根细胞中K+的含量和氧分压的关系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曲线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曲线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B点,________________成为根细胞内K+含量继续增高的限制因素。
(4)根据上述原理,增进肥效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中的哪一条曲线能说明红细胞运输葡萄糖的速度与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
A.B.
C.D.
【答案】(1)在一定的氧分压范围内,番茄根吸收K+与氧分压的高低成正比 氧分压越高,番茄根细胞的呼吸作用就越强,吸收的K+就越多
(2)当氧分压达到一定值后,K+的吸收就不随氧分压的增高而增加根细胞膜上运输K+的载体达到了饱和
(3)载体的数量
(4)中耕松土,提高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5)C
【解析】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载体的多少和种类以及呼吸作用的强弱(与能量产生的多少有关)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血糖浓度越大,运输速度越快,但因膜上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当葡萄糖浓度达到一定值时,运输速度不再加快。
6.科学家在研究Na+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据图可知,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____________;而加入ATP后,溶液中24Na+的量________________。
(2)由此可见,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________,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3)“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图中纵坐标改为“细胞中24Na+的量”,在图中画出相应的曲线以表示细胞中24Na+的量的变化。(注入神经纤维中24Na+的总量为2)。
【答案】(1)不再增加 继续增加 (2)ATP 主动运输
(3)抑制细胞呼吸(或抑制细胞合成ATP) (4)如图所示:
【解析】据图可知,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不再增加,而加入ATP后,溶液中24Na+的量又继续增加,说明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能量,也说明某药物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呼吸。
7.下列是关于植物吸收无机盐离子的问题,请分析并回答:
(1)图1中AB段曲线的限制因素与植物根系的哪一生理作用有关?____________,说明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主要方式为____________。BC段曲线的限制因素与植物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有关。不同植物吸收同种离子的速率是否相同?__________。
(2)图2中AB段曲线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BC段曲线与图1中的BC段曲线的相同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为什么随着外界离子浓度的增高,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反而下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有氧呼吸(呼吸作用) 主动运输 载体数量 不一定
(2)外界离子浓度 载体数量 外界溶液浓度过高,植物细胞失水,影响细胞代谢
【解析】在曲线上升阶段,限制因素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即图1中限制AB段曲线的因素为氧分压,相关的生理活动为呼吸作用;图2中AB段曲线的限制因素为外界离子浓度;图1和2中限制BC段曲线的内部因素均为载体数量。当外界溶液浓度过高时,细胞会发生渗透失水,从而影响离子的吸收。
8.美国的两位科学家在细胞膜通道(水通道和离子通道)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这项研究对彻底揭开水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机理有重大的意义。下图1是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图2表示某种分子跨膜运输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通道和离子通道实际上是指图1中的________(填序号),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图中[ ]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2)图1中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中均具有生物膜结构,但它们的具体功能却有很大的区别,究其原因是由于[ ]____________不同所致。
(3)图2中b代表的是________,a可能是____________。
(4)图2中物质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③ ② 磷脂双分子层
(2)① 糖蛋白 ③ 蛋白质(或膜蛋白)
(3)能量 载体蛋白
(4)主动运输 ①需要消耗能量 ②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解析】(1)水通道和离子通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分子,对应图1中的③,磷脂分子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2)图1中的①代表的是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膜的功能复杂程度是由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的。
(3)(4)图2中所示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能量(b)和载体蛋白(a)。
9.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下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图b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__________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 ]和[ ]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细胞自身应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b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分析:
①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________。
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会________。
【答案】(1)原生质层 2 4 (2)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3)细胞液的浓度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4)①高 ②降低
【解析】(1)质壁分离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2)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而植物自身具备的结构特点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3)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当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此时细胞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也可能质壁分离完成,细胞原生质层大小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还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中,因此,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细胞液浓度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浓度。(4)①由图中两种红心萝卜的质量变化结果可知,甲~戊五种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为丙<戊<甲<丁<乙,甲为红心萝卜A的等渗溶液,戊为红心萝卜B的等渗溶液,因此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高。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溶液浓度降低,红心萝卜A吸水一段时间后,细胞液浓度降低。
10.如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平衡的状态)
(1)丙图中 ⑦为________,相当于甲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
(2)若把根毛细胞放在 30% 的蔗糖溶液中,此时的细胞体积__________(变大,变小,基本不变),吸水能力__________(变弱、变强、不变),若把根毛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一段时间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原生质层 ③
(2)变小 变强 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3)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造成细胞失水,出现萎蔫现象
【解析】(1)⑦是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甲图中的③半透膜。
(2)如果将根毛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因为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会发生渗透失水,细胞体积变小,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吸水能力变强;把根毛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细胞先失水发生时质壁分离,由于细胞失水的同时可以主动吸收钠离子和氯离子,使细胞液浓度增大,但细胞液浓度大于环境溶液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因此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盐碱地中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造成细胞失水,因此植物会出现萎蔫现象。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金牌一对一2019年高三生物5月份练习《物质跨膜运输》测试题
1.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下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_______b。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________,最终液面不再上升,当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_______b。
(2)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________(填序号),结构②中充满的液体是____________。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
A.细胞液>外界溶液
B.细胞液<外界溶液
C.细胞液=外界溶液
D.都有可能
(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也在增大。当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是否一定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__________。
2.将新鲜萝卜切削成酒杯形,放在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萝卜的内外有两种液体,只知道其中一种是清水,另一种是30%的蔗糖溶液,开始时两个液面等高。一段时间以后,液面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液体A是______________,液体B是________。
(2)图乙中C处的细胞正处于________状态,此时它的细胞液浓度应该比B溶液的浓度________。
(3)图乙中D处的细胞正处于________状态,此时它的细胞液浓度应该比A溶液的浓度________。
(4)萝卜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上述现象说明萝卜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________________。
3.引起50%左右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称之为细胞的等渗浓度。为了测定洋葱表皮细胞的等渗浓度,有人把剪成小块的洋葱表皮分别等量地依次放入下面各组溶液中,并记录实验结果如下表:
(1)该洋葱表皮细胞的等渗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再给你四组实验材料,请设计可以更精确地测定出细胞等渗浓度的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1表示渗透作用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a起始浓度分别用MA、Ma表示;图2表示一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过程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Ma>MA,则达到平衡后MA__________M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图2中,如果B、b分别表示蔗糖溶液和细胞液,且起始浓度分别为MB、Mb,则达到平衡后MB________M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图1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__,由__________(填数字)组成。图2过程中液泡的吸水能力如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图2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能观察到染色体吗?________。
5.影响物质进出细胞速率的因素很多,如温度、氧分压、细胞外物质浓度等,如图为离体番茄根细胞中K+的含量和氧分压的关系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曲线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曲线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B点,________________成为根细胞内K+含量继续增高的限制因素。
(4)根据上述原理,增进肥效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中的哪一条曲线能说明红细胞运输葡萄糖的速度与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
A.B.
C.D.
6.科学家在研究Na+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据图可知,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____________;而加入ATP后,溶液中24Na+的量________________。
(2)由此可见,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________,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3)“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图中纵坐标改为“细胞中24Na+的量”,在图中画出相应的曲线以表示细胞中24Na+的量的变化。(注入神经纤维中24Na+的总量为2)。
7.下列是关于植物吸收无机盐离子的问题,请分析并回答:
(1)图1中AB段曲线的限制因素与植物根系的哪一生理作用有关?____________,说明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主要方式为____________。BC段曲线的限制因素与植物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有关。不同植物吸收同种离子的速率是否相同?__________。
(2)图2中AB段曲线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BC段曲线与图1中的BC段曲线的相同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为什么随着外界离子浓度的增高,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反而下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美国的两位科学家在细胞膜通道(水通道和离子通道)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这项研究对彻底揭开水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机理有重大的意义。下图1是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图2表示某种分子跨膜运输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通道和离子通道实际上是指图1中的________(填序号),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图中[ ]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2)图1中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中均具有生物膜结构,但它们的具体功能却有很大的区别,究其原因是由于[ ]____________不同所致。
(3)图2中b代表的是________,a可能是____________。
(4)图2中物质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下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图b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__________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 ]和[ ]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细胞自身应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b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分析:
①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________。
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会________。
10.如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平衡的状态)
(1)丙图中 ⑦为________,相当于甲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
(2)若把根毛细胞放在 30% 的蔗糖溶液中,此时的细胞体积__________(变大,变小,基本不变),吸水能力__________(变弱、变强、不变),若把根毛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一段时间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