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学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设计思路说明:
本课的学习者是初一学生,经过半年多的初中生活,生理和心理上都有新的成长,精力旺盛,独立性和叛逆性增强,接受新知识和独立学习能力也大大增强,完全具有独立阅读教材,理解基础知识的能力。但他们还是一群十二三岁的少年,精力充沛,但不耐久;活泼热情,但不深刻。所以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持久的注意力,本课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强课堂内容的直观性、趣味性。充分利用《红楼梦》的电视连续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方法和技能方面,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和历练,掌握了初步的历史学习方法,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练习了合作探究的方法,这为学习本课基础知识和探究综合题目提供了条件;但鉴于初一学生历史综合概括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欠佳,因此本课在安排自主学习和探究时,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并提供大量课外史料,直观的让学生感受《红楼梦》《长生殿》和京剧的艺术性。
教材分析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是2016年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下第21课,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市民文化的兴起,清朝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小说创作大放异彩。《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的戏剧剧种有了新发展,以《长生殿》和《桃花扇》为代表的昆曲艺术在清朝前期发展到顶峰;四大徽班进京后,京剧形成并不断创新,成为最主要剧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
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知道京剧是“国粹”。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情境再现、问题探讨等方式,解释《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和京剧的艺术成就,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培育人文主义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 。
教学难点: 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87版《红楼梦》剧照同时配歌曲《枉凝眉》)《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大英百科》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整个的欧洲。《红楼梦》是一部巨著。古今中外对它的评价这么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
(二)新课教授
一、《红楼梦》
1、《红楼梦》成书过程
这部长篇小说初名为《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40回由文学家高鹗完成。
2、主要内容
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
3、学生读教材,总结《红楼梦》的创作特点
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炼而生动的语言,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是一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小说。至今,《红楼梦》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4、学生读教材并要求学生总结《红楼梦》中的影响
学生回答: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已被译成多种文字。
教师小结: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毛泽东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鲁迅说这《红楼梦》中“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因此,研究与评价《红楼梦》实际上是与五千年中华文化、与百科知识打交道,是永远研究不完的。据不完全统计,《红楼梦》迄今已有18种文字、60多种译本,在世界各国发行,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第一流的珍品,国外学者把“红学”与“甲骨文”“敦煌学”一起列为关于中国的三门世界性的“显学”,国内也有人把“红学”与《易经》一起称为两门“玄学”;甚至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够得上专学之资格的,仅一部《红楼梦》而已。
过渡:由于当时社会的戏剧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所以深受大众喜爱。加上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繁荣,观看戏剧成为清朝城乡民众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
二、昆曲和京剧
1、昆曲
⑴昆曲兴起的历史概况?
教师指出: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昆曲和京剧是其中的代表。
⑵学生读教材,要求学生回答昆曲的流行与发展及代表作
学生回答: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明代代表作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清朝代表作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⑶学生阅读课文,要求学生总结昆曲的特点。
提示: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 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并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⑷、学生读课文简短的介绍昆曲的衰落。
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2、京剧
⑴相关史事
介绍京剧的角色行当: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等七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⑵学生读教材并介绍:京剧兴起的背景
1790年,由徽商出面组织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 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有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成为“京戏”或“京剧”。
⑶学生阅读课文,简短的介绍京剧兴起的过程
由于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有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课堂小结:
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明清统治者为了维护没落的封建统治,进一步加强专制统治,压榨人民,这激起了人民对封建统治的痛恨与反抗;另一方面明清商品经济繁荣和市民文化的兴起,清朝的文学艺术起得了很大成就,小说创作大放异彩。《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思想,展示了晚期封建社会的历史演变,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清代的戏剧剧种有了新的发展,以《长生殿》《桃花扇》为代表的昆曲艺术在清朝前期发展到顶峰;唱腔优美、行当齐全、化妆考究、表演规范的艺术体系——京剧形成并不断创新,成为最主要剧种。
板书设计: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一、《红楼梦》
1、曹雪芹创作《红楼梦》
2、《红楼梦》的内容、社会历史意义
3、《红楼梦》的创作特点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昆曲: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
2、京剧:国粹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对政治史类的内容过深入的讲解,七年级的教学依然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下册
“不可逾越的经典”,“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绝妙篇章”,一场始于1987年的“文化科普”,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群体记忆。
《红楼梦》不但没有随着时间“退流行”,还在不同的时代,发生了久远而广泛的影响。
———蒋勋《蒋勋读红楼梦》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一、《红楼梦》
1.《红楼梦》概况与作者
作 者:
曹雪芹
成书时间:
清代(乾隆晚期)
主要内容:
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曹雪芹出身于贵族世家,少年时曾享受过一段富贵豪华的生活。雍正时曹家被抄,彻底败落。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穷困潦倒,温饱无着。他回顾自己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对社会有了深刻的体验和清醒的认识,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石头记》。但由于贫困交加,他不到50岁就去世了。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红楼梦》艺术特色
《红楼梦》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炼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是一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小说。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红楼梦》历史价值
《红楼梦》问世后,据载:
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金数十,可谓不胫而走者矣。
——程伟元《红楼梦序》
人们为什么热衷于《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的社会历史意义是什么?
深刻的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歌颂了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勇于抗争的精神,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红楼梦》书中描写了大量的听戏看戏的情节,所涉及的戏文名目种类繁多,形式多种多样。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
——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曹雪芹借悠扬的笛韵,婉转的歌声,把《牡丹亭》的几句戏文送到黛玉的耳中,为何这一戏曲引起黛玉的共鸣?
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当时,观看戏剧已成为城乡民众的一种主要的文化活动。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明朝时经过改良,昆曲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剧种。
特点:体现了南曲的轻柔婉转,又保留北区的慷慨激昂。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柔和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昆曲发展
清朝前期:
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
清朝中期以后:
逐渐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弱。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今日昆曲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京剧艺术特色
那一天爷爷领我去把京戏看
看见那舞台上面好多大花脸
红白黄绿蓝咧嘴又瞪眼
一边唱一边喊 哇呀呀呀呀
好象炸雷 叽叽喳喳震响在耳边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 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 叫喳喳……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等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是中华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京剧的演出与扮相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合作探究
京剧为什么能够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剧目?
京剧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唱词通俗易懂,又带有北京地方特色。
在当时得到皇室的扶持,又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趋完善,逐渐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