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品析精彩的词句,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文中对比和欲扬先抑手法。体会作者对北方春风的喜爱。
二、教学重点
1、品析精彩的词句,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2、理解作者感情,领略自然景物的美。
三、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对比衬托和欲扬先抑手法。体会作者对北方春风的喜爱。
四、教法和学法
1、对比阅读教学法2、讨论法3、引导启发法4、朗读指导法
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八年级时学习了朱自清的《春》,江南的春风在朱自清笔下是温暖、和煦、清新、悦耳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林斤澜所写的北方的《春风》,看一看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
(二)作者简介:
林斤澜,1923年生人,浙江温州人。中学时代曾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9年后调到北京文联工作专门从事剧本创作。代表作:戏剧集《布谷》短篇小说《火石》《山里红》
(三)大声朗读、扫清阅读障碍。
褒贬Bāo biǎn着重zhuó迥然不同jiǒng老窖jiào冰砚yàn
刮折shé滋润rùn乍暖还寒zhà
迥然不同:形容相差的远,很明显不一样。
乍暖还寒:形容冬末春初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四)、读一读并分析文章结构
这一环节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课文的结构:
第一部分(1-3):写北京“春脖子短”的景况
第二部分(4):写江南之春风的景色
第三部分(5--9):写北方春风的景色
第四部分(10—11):再次描写江南春天的景色
(五)本文的内容介绍:
课文主要描写北方春风景象,写出了春风强劲的力量、粗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风的喜爱之情。
(六)、品味语言
忽然从塞外的苍苍的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的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本段中有三个“扑”字:第一个:用得很形象,把风的气势、阵势写活了,春风势不可当。
后两个字,一个扑在窗户上,一个扑在人的脸上。同样写出春风的强劲有力;
前后两个具有视觉、听觉、触觉效果。
(六)、探究学习
1、课文如何运用对比欲扬先抑的写法
把北方的春风与南方的春风的性格进行对比,突出了北方春风的特点:迅猛、粗犷、强劲有力。
想要赞扬北方的春风,却先写北方春风的不好:起风刮土。而后突然一转,写了北方春风横扫大地的壮阔景色。
2、如何理解江南的春天“有死耗子味”?
这话是说霉味很重,叫人恶心。这是从北方人的角度看待南方的春天。其实是为了衬托北方的春天。
(七)、本课小结:
1、本文所表达的思想
2、南方春风的特点与北方春风的特点
3、本文的写法:1、对比的写法2、欲扬先抑的写法
4、修辞方法的运用:拟人
(八)、作业:
让学生在课下写一篇观察日记,描绘我们这个地方冬风的特点,力求语言生动形象。
(九)、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