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霉的研究与应用》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有关酶制剂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总比普通洗衣粉好
B.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均可用来拼接DNA片段
C.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可以用于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D.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
2.下面给出的措施中,不能达到提高果汁产量目的的是( )
A.适当增加果胶酶的用量 B.把果胶酶和果泥的混合物放到适宜的温度条件下
C.对果胶酶固定化后再使用 D.用搅拌器充分搅拌果泥
3.煮练酶是一种生物复合酶,它由淀粉酶、果胶酶、脂肪酶和木质素酶等多种蛋白酶组成,能高效、彻底地分解存在于纤维中的共生物和其他杂质,常用来处理织物,而且处理后织物手感光滑柔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温下煮练酶的活性降低是因为酶的空间结构遭到了破坏
B.向煮练酶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水浴加热后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C.煮练酶中的淀粉酶会将纤维共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D.煮练酶在织物处理上的应用利用了生物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
4.果胶酶的作用底物是果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B.果胶酶可催化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使得浑浊的果汁变澄清
C.果胶是由半乳糖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D.果胶酶就是果胶分解酶的简称
5.某兴趣小组欲利用固定化酶进行酶解淀粉的实验,分组见下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固定化酶柱长度/cm 淀粉溶液的流速/(mL·min-1)
甲 10 0.3
乙 10 0.5
丙 15 0.3
丁 15 0.5
A.固定化酶柱长度和淀粉溶液流速决定了酶柱中酶的含量
B.淀粉溶液流速过快会导致流出液中含有淀粉
C.各组实验所用的淀粉溶液浓度应相同
D.淀粉溶液的pH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6. 某种蛋白酶是由129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蛋白酶分子结构中至少含有129个氨基和129个羧基
B.利用透析法纯化该蛋白酶时,应以蒸馏水作为透析液
C.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对皮肤有损伤,因为皮肤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D.用含该蛋白酶的洗衣粉去除油渍,效果比其他类型加酶洗衣粉好
7.下列关于制备固定化酵母菌细胞的过程,错误的是( )
A.酵母菌细胞活化时,其吸水方式为渗透作用
B.将疑胶珠在氯化钙中浸泡
C.固定好的凝胶珠用蒸馏水冲洗3次
D.固定化酵母菌细胞的发酵成本较低
8.固定化细胞技术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所具备的特点是( )
A.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不能连续性生产 B.成本更高、操作更难、不能连续性生产
C.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能连续性生产 D.成本更低、操作更难、能连续性生产
9.下列有关加酶洗衣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酶洗衣粉中的酶都是固定化酶
B.温度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C.与普通的洗衣粉相比,用加酶洗衣粉可以减少 P 对河流的污染
D.加酶洗衣粉中的纤维素酶不能直接去除污垢,但可以增强洗涤效果
10.下面关于酶的分离提纯和固定化技术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
A.分离中先酶蛋白沉淀再过滤滤液 B.固定后的酶仍具有酶的活性
C.提纯方法是使酶和承载物交联在一起D.固定化酶只能利用一次,不能重复利用
11.固定化单宁酶应用于茶饮料加工,可消除其中的苦涩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pH 和重金属离子都可能影响固定化单宁酶活性
B.化学结合法比吸附法对单宁酶活性影响更小
C.在单宁酶纯化时可采用透析法去除杂蛋白
D.酶的高效性决定固定化单宁酶不会降解茶饮料中的有益成分
12.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加酶洗衣粉就是添加了固定化酶的洗衣粉
B.利用透析法纯化血红蛋白时,应以蒸馏水作为透析液
C.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并持续通氧制果醋
D.腐乳发酵过程中毛霉和根霉为互利共生关系
13.下列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 )
A.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B.温度、pH和酶的抑制剂等条件会影响果胶酶的活性
C.果胶酶是能催化果胶分解,不能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只能使果汁变得澄清的一种酶
D.生产果汁时,为了使果胶酶得到充分的利用,节约成本,需要控制好酶的用量
14.下列有关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操作目的及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A.干酵母细胞处于休眠状态,需置于蒸馏水中活化
B.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需要小火或间断加热,以防海藻酸钠焦糊
C.若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时凝胶珠呈白色,固定的细胞数目过少
D.固定化酵母菌利用葡萄糖的效率比游离的酵母菌要高
15.下列关于酶和细胞的固定化研究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海藻酸钠固定酵母细胞的方法属于物理吸附法
B.用化学结合法固定化酶不会对其活性产生影响
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催化反应的底物都可以是大分子
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可反复使用,催化反应的速率会受环境影响
16.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可能有纤维素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碱性蛋白酶等
B.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引物Ⅰ和引物Ⅱ的碱基序列一定互补配对
C.与斐林试剂检测相比,用尿糖试纸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特异性更强、灵敏度更高
D.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17.下列关于酶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
B.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
C.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
D.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CaCl2和杂菌
18.下表是加酶洗衣粉的部分说明:
成分:碱性蛋白酶0.2%,清洁剂15%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水中15 min,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据此判断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这种洗衣粉较容易清除衣物上的奶渍、蛋清污渍等
②温水条件下蛋白酶的活性最强
③该洗衣粉可以洗涤各种污渍
④该碱性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
⑤羊毛、丝质类衣物可以用该洗衣粉洗涤
A.①② B.①⑤ C.②③ D.③⑤
19.酶制剂、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症的肠溶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但嚼服后会失去疗效
B.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常用方法是吸附法,这种方法对酵母细胞活性影响最小
C.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pH、温度、溶解氧和营养条件
D.固定化细胞不能用于生产胞外酶和分泌到胞外的产物
20.酶的固定化是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如图甲、乙、丙为部分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由甲图可知,固定化酶比游离酶对温度变化适应性更强
B.由乙图可知,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
C.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酶一般可重复使用3次,之后若继续使用则酶活力明显下降
D.固定化酶的酶活力较高,主要原因是增加了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
二、填空题
21.某碱性蛋白酶一般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生产。某科研小组对碱性蛋白酶相关性质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图甲、乙所示。图丙、丁为两种常见的平板划线法:连续划线法和四区划线法,前者适用于纯化菌较少的样品,后者适用于纯化菌较多的样品。请据图回答:
(1)由图甲、乙可知,碱性蛋白酶发挥作用的适宜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丁中依次进行四区划线,四区的面积要求为C<D<E<F,F区面积最大有利于获得_________。注意F区划线不要与_________(填字母)区相连。
(3)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某兴趣小组欲从土壤中分离枯草芽孢杆菌,宜选择图_________所示的方法划线培养。若要分离和统计枯草芽孢杆菌,则应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培养。
(4)在制备丙培养基时,当温度大约为__________时适合倒平板。丁培养基在划线时接种环至少要灼烧________次。
(5)若应用固定化技术提高该酶的利用率,减少产物中的杂质,则应采用________法。
(6)在一定温度下(35℃),一定时间内,分解1mL10%脱脂奶粉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科研小组将不同来源的碱性蛋白酶分成七组进行活力检测,结果如图戊所示。 据图分析,酶催化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组。
22.在20世纪50年代,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到了70年代又发明了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的技术。
(1)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_________酶(一种或一系列)。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常用的包埋材料是_________,使用了下图中方法[ ]_________(填出号码与名称)。
(3) 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充分混合均匀的酵母细胞胶液可在饱和_________溶液中形成凝胶珠。部分同学实验制得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宁夏红” 枸杞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选料→冲洗→粉碎→灭菌→接种→发酵→过滤→果酒。据流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枸杞果酒制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入______空气,目的是在有氧条件下,使酵母菌迅速繁殖,增加数量。
(2)果酒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固定化酵母多采用_______固定化,以提高生产效益。
(3)为了保证该酒品质的稳定,常用_____法对发酵的酵母菌长期保存。
(4)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提高果酒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哪些条件?_______________。
(6)制作面包时,为使面包松软通常要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菌,引起面包松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请回答与“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实验有关的问题:
(1)果胶是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化学本质是______
A.蛋白质 B.脂质 C.核酸 D.多糖
它在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相邻的细胞___________在一起。
(2)制取果汁时,先用果胶酶将果胶分解成______和半乳糖醛酸甲酯等物质,再用____酶处理,可得到比较澄清的果汁。用适量且浓度适宜的上述两种酶处理时,果汁的出汁率、澄清度与酶的_________高低成正相关。
(3)由于果胶不溶于乙醇,故可用乙醇对果胶粗提物(经酶处理后的混合物)进行____处理,从而得到干制品。
25.25.请回答与“固定化酶”实验有关的问题:
(1)—淀粉酶可以通过培养枯草杆菌来生产,_______是筛选高表达量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筛选出的菌株在发酵生产之前还需利用__________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
(2)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淀粉酶固定后,成为_______且又有酶活性的制剂。若用吸附法固定时,在装柱后需要用_________缓慢冲洗,直至流出液不使淀粉-碘混合液发生___________为止。
(3)将淀粉溶液以一定流速从反应柱上端滴入,再在下端接取少量流出液进行KI-I2颜色测试,结果不呈现红色。对此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反应柱中没有—淀粉酶被固定
B.流速过快淀粉未被水解
C.接取的流出液是蒸馏水
D.流速过慢淀粉被水解成葡萄糖
试卷第6页,总7页
参考答案
1.C2.C3.D4.A5.A6.C7.A8.C9.A10.B11.A12.C13.C
14.D15.D16.B17.C18.D19.A20.D
21. pH为10.2左右和温度为42℃左右 单个菌落 C(C、D) 丁 稀释涂布平板法 50℃ 5 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 A6
22.可以循环使用 一系列 海藻酸钠 3包埋法 氯化钙 海藻酸钠浓度过高
23.无菌 包埋 甘油管藏 因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而果酒发酵是无氧环境(温度环境要求也不同) 适宜的温度、pH、通气量 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会产生CO2,CO2使面包松软
24. D 粘合 半乳糖醛酸 果胶甲酯 活性 脱水(沉淀)
25. 单菌落分离 液体 不溶于水 10倍体积蒸馏水 褪色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