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1《面积》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1《面积》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5-17 13:4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面积
?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2、经历尝试、失败、成功等过程,在探究中发现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创设有目的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难点: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树叶形状的纸片(一大一小),长方体盒子,字典,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感知面的大小。??
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着两片树叶(一大一小),如果要给这两片树叶进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你会选择哪片?为什么??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启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
有利于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为理解面积定义做铺垫。】??
生1:我想选择那片小的,因为那片树叶的面小。
生2:我的想法和他一样。
同学们都认为这片树叶的面大,而这片树叶的面小,要想很快涂完,理所当然要选择这片小的来涂,是吗?
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二、操作感受,认识面积。?
(一)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
??(1)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有的物体的面大,有的物体的面小。(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请你像老师这样,先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一摸文具盒的面,注意文具盒面的每个地方都要摸到。(学生缓慢地摸数学书的封面和文具盒的面。)??
??(2)数学书的封面和文具盒的面哪个大?再摸摸课桌面与练习本的面,比一比哪个大,大一些还是大得多???
??(3)我们刚才摸到的这些叫做这个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表面)在数学上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板书:面积)??
??(4)(师再次摸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谁能像老师这样摸一摸,说一说?那桌面的大小就是……能摸摸,完整地说一说吗?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什么是教室地面的面积呢?(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黑板表面的面积小。)??
? (5)小组合作
小组交流,互相说一说物体的面积。?
(6)全班交流
(7)(师拿出数学书)刚才我们说课桌面比练习本的面大得多,也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比练习本的面积大得多。反过来,可以怎么说?(练习本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得多。)??
??(8)手掌的面积指的是……脚掌的面积呢?你还能举例说说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一比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知道了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尽可能地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
组织学生参加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他所看到的和摸到的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二)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要请一位同学上来闭着眼睛摸一个物体的两个面,然后根据自己的感觉,比较一下两个面的大小,谁愿意接受挑战?
(请一位同学上来)
师:如果他说对了,我们就给他鼓鼓掌,如果他说错了,我们就帮帮他。
(1)摸一个长方体的两个面(正面和侧面)请你说说第一次和第二次摸的面,哪个比较大?评价:真了不起,掌声送给他。
(2)老师现在把他刚才摸的面画到黑板上(沿着边画长方形)。
这样,这个面就变成了一个什么?(长方形)也是一个平面图形。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课件出示),这些图形的一周都是封闭的,他们也叫做封闭图形,我们刚才说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那这些封闭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之分呢?
师:请同学们比一比哪个大。(学生回答)
(3)我们把封闭图形的大小(板书:封闭图形),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4)让学生读面积的概念两次。
(5)让学生比较两组图形的面积大小。
现在你能用一句话完整概括出什么是面积吗?
(完成板书)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将物体的“表面大小”转化为“平面图形的大小”,
这是一个数学化过程。教学时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一是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数学概念。通过摸、看、想、说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头脑中感受每一个物体的面
的大小,进而比较它们的大小,初步形成面积的概念。之后,教师现场把物体的面画到黑板上就是平面图形,这一动态的转化过程使学生把对物体表面面积的认识自觉地迁移到平面图形中来,从而获得全面、准确的面积概念。二是注重教学的有效性。简单地说,就是“教”在问题处,“导”在疑惑处,“帮”在需要处。如对学生“摸面”方法的指导。把“课本封面比黑板表面小”改说成“课本封面的面积比黑板面的面积小”后,让学生说一说这句话,感悟规范的数学语言,为下面的反馈作好铺垫。】??
?
??四、积极反馈,强化应用??
??1、摸一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2、先用红笔描出每个图形的一周,再涂色表示出它们的面积。
3、课后练习第2题。
4、从下面的长方形中剪去一个小长方形(如下图),剩下部分的面积和周长都减少了么?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在家中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物体面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