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礼记》【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虽有嘉肴 戴曾任九江太守,平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尤重《礼》学研究。与叔父戴德及庆普等人曾师事经学大师后苍,潜心钻研。《礼》学。三人苦心钻研,各有所得,逐步形成自己的学说体系,成为今文礼学大师。戴德号称“大戴”,戴圣被称为“小戴”,二人合称为“大小戴”。“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汉书·儒林传》)。
戴圣成为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后来,三家之学皆立于学官,其学兴盛一时。宣帝时,戴圣曾被立为博士,参与石渠阁议,评定五经异同。终生以授徒讲学和着述为业,曾选集战国至汉初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人所记的各种有关礼仪等论着,编撰成书。被称为《小戴记》或《小戴礼记》。该书原为解说《仪礼》的资料汇编,后经郑玄作注,使它摆脱从属于《仪礼》的地位而独立成书,成为今本《礼记》。全书共分《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内则》、《坊记》、《儒行》、《王制》、《玉藻》、《冠义》、《昏义》、《杂记》等四十九篇,其中的要言精义比起《仪礼》中的繁文缛节更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与其叔父戴德所编《大戴礼记》八十五篇(现存三十九篇)亦不相同。作者简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课文节选自《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背景资料读准字音 嘉肴yáo 自强qiǎng兑命yuè学xiào学半旨zhǐ弗fú 重点词语
【1】虽:即使;
【2】佳:美好;
【3】肴:用鱼、肉做的菜。
【4】食:吃
【5】旨:味美
【6】至道:最好的道理
【7】 善:好处 【8】是故:因此,所以 。
【9】 困:不通,理解不了。
【10】反:反省。
【11】 自强:自我勉励。
【12】 长:促进
【13】其:表示推测语气
【14】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 即使有最好的方法,虽 有 嘉 肴, 弗 食, 虽 有 至 道 ,不知 其 旨 也;弗 学,不知 其 善也。 是故 学 然后 知 不足,教 然后 知 困。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即使好,美用鱼、肉做的菜(味道)甘美好处最好的道理不通,理解不了所以,因此吃,品尝其 此 之 谓 乎?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知 不足,然后能 自反 也;知 困,然后能 自强也。故 曰:教 学 相 长也。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兑命》曰:《尚书·兑命》说:“学“教育别人,学 半。”反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此……之谓乎”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自我勉励表示推测语气。大概,恐怕促进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朗读课文品美韵 读准节奏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参考译文 一词多义学学学半教学学半向别人学习其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不知其旨也它的古今异义
虽有至道(古义: 今义: )
不知其旨也(古义: 今义: )
教然后知困(古义: 今义: )
教学相长也(古义: 今义: )即使虽然甘美意义不通,理解不了困难促进增长通假字《兑命》曰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词类活用1、不知其旨也
2、不知其善也名词作形容词,甘美。形容词作名词,好处。文言句式1.判断句
2.倒装句弗食,不知其旨也。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①文章开头运用类比手法,以“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类比“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②紧接着讲教与学的关系:个人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自我反思;教授别人之
后,才能发现自己的困惑,才会反过来不断钻研、提高。
③在以上论证的基础上,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言简意赅,浅显易懂。课文分析问题探究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3、课文结尾引用《兑命》的语句,有什么作用?——引用论证。
短文阐述了中心观点——“教学相长” ,再引用古代名言,来强化自己的观点。4、“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认为教和学互相推动、互相促进,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把教授别人当作学习的一部分,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关系:前者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后者是作为论据来补充强调前者的,两者之间是主从关系。巩固练习1、背诵《虽有佳肴》,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①《虽有佳肴》的中心论点是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②因为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2、礼记这两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陈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从文章中各举一例加以分析。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男有分,女有归”一句运用对偶句式,言简意丰,有很强的节奏感。语言特点 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
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提高训练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
《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 翻译下文 5、下面是《礼记。学记》中的一些格言警句,查阅工具书,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理解。
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没有同学在一起研讨,切磋琢磨,便落得孤单落寞而少见闻。因为独自学习,不了解外部动向,所以成了“井底之蛙”。
②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适当的学习时期过了才去学,虽然努力苦学,也难有成就。说明学习只是要在少年时期,等到年纪大了就晚了。古人以此警告人们,不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只有珍惜时间,才能学有所成。
③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
善于提问的人,就像加工处理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然后再针对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时间长了,问题就愉快地解决了。形容在学问上善于问难的人,应当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像木工砍硬木先从容易进斧的地方下手一样。
阅读感悟 1、《大道之行也》中的“大同”社会,是理想的社会形式,它需要每个人都贡献出一份力量。我们要建立的和谐社会,也是一个美好的社会,也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哪怕仅是将废纸拾进垃圾桶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也将会带来巨大的风气转变。
2、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3、《虽有佳肴》启发我们应重视实践,学到的道理应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的正确。
4、学完《虽有佳肴》,我明白了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将努力以此指导我的人生。脉络梳理虽有佳肴类比引入逐层论证引用作结弗食佳肴,不知其旨弗学至道,不知其善学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强——学学半,此之谓教学能相长
实践出真知中心思想 文章应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小结 人们不断地学习先人的知识,并总结出新的知识,才创造出今天高度文明的21世纪社会。只有学才能拓展我们的视野,也只有学才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学习要注意积累。只要我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地学习,就一定能取得成效。拓展延伸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①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②“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
典出《礼记·中庸》: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做到“知行合一”。 长善救失 出自《礼记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意为: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且能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失误过错。
学习的人有四种毛病,或者是不足之处,教育别人.传授知识的人一定要知道。主要是人的学习态度,有的人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人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或翻译:孤寡浅陋,视野不开阔);有的人急于求成,专找捷径;有的人畏首畏尾,遇难即止。这四种毛病,心思没有完全相同的。教书的人知道了这些人的心思,才能对症下药,纠正这类毛病。教书的人,就是善于发现并纠正学子的失误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