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大江保卫战
一、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长江 ( )的巨龙 ( )的洪水
( )的激流 ( )的堤坝 ( )的战士
二、按要求写成语
1、含有“然”字的成语:
2、描写人民子弟兵高尚品质的成语:
三、重点解释:
奔腾不息:
告急:
日夜兼程:
嶙峋:
鏖战:
伤痕累累:
肆虐:
铮铮铁汉:
摇摇欲坠:
铭记:。
四、填空。
1.“风声雨声涛声,( );雨水汗水血水,( )。”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这里的诗句是仿照 “风声雨声读书声,( );家事国事天下事,( )。”原句作者是( )代的( )。
2.“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这里的“红五星”“迷彩服”是指( ),这是( )的手法。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的高度信任)以及军民之间( )。人们还常用( )来代指(少先队员),用(大盖帽)来代指( ),用(白大褂)来代指( )。
3、本文是一篇(通讯),表现了解放军官兵(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请你仿写一句:(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有担架;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白衣天使。)
4、我想对抗洪第一线的人民子弟兵说:“ 。”
5、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飘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在安造垸,他们就出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 。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 ,看到了 ,就像 。
6、课文通过描述 ,表现了 。
7、点面结合的好处: 。
8、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词语的作用,仿照句式写一句话。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 漂动的树梢, 灭顶的房屋,
摇摇欲坠的电杆。”“飞向”一词说明了( 。)
仿写一句:(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像小鸟一样,飞向篮球架,飞向足球场,飞向乒乓球台。)(“5·12”地震后,全国人民的爱心捐款飞向四川,飞向汶川,飞向灾区人民的心田。)
9、成语练习
(1)反映英勇的成语:
(2)反映团结的成语:
【补充习题】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堤(dī tí)坝 肆虐(lüè nüè) 鏖(lù áo)战
塌(tà tā)陷 脚趾(zhǐ zhī) 劳累(lěi lèi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兼( ) 崩( ) 魄( )
嫌( ) 蹦( ) 魂( )
三、摘抄词语。
(1)表现情况危急的词语:
(2)表现子弟兵英勇的词语:
四、品味妙句,完成练习。
1.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这里把“奔腾不息的长江”比作 ,我觉得这样比喻,形象地表达出灾情的危急。
2.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句中, 来指代人民子弟兵。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就是借代。联系自己的生活,用这种写法写一句话:一个个红领巾来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演出了精彩的节目。
五、阅读理解。
1.描写情况紧急的句子: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最能表现官兵们英勇的句子:
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人墙。
2、“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这些句子表现了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英勇气概和乐观精神,读这些话时,声音应高昂,语速应快些。
3. 用上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官兵们抗洪抢险时惊心动魄的情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4.“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句话是由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改编而来的。
六、读读唱唱,按要求答题。
1.想一想:歌词里的“谁”分别指哪些人?
“你是谁”指的是 ;“为了谁”指的是 ;“谁最美?谁最累”指的是
。
2.《为了谁》这首歌词 。你能读出词作者的真情,唱出词作者的情韵吗?
【练习】
一、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wàng: 兴( ) ( )却 ( )图 得意( )形
pàn: ( )断 背( ) ( )望 审( )
jì : ( )巧 设( ) ( )念 日( )
xùn: ( )速 喜( ) 通( ) ( )期
二、根据提供的语言环境写合适的成语。
1、长江变成了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你看到这波涛滚滚的洪水,想到了哪些成语?
2、在抗洪救灾第一线,人民子弟兵的呐喊声多么响亮。这声音:
3、人们对抗洪救灾的情景难以忘怀,这情景至今仍:
三、读一读,背一背。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度,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起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击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五、诵读与积累
[一]清平乐 六盘山 (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935年10日,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人。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天下午就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这首词就是毛主席在翻越六盘山时写的。
[二]六言诗 致彭德怀同志 一九三五年十月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三]沁园春 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银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四]卜算子 咏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