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3分)
一. (22分)1.B (3分 ) 2.D(3分) 3.A (3分) 4. C(3分) 5.A (3分)
6.综合题(共7分)答题要点:(1) )A商品又好又多;B饭店或酒店 (2)不好。过份夸大,造成言过其实的误解。(3)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好店名的特点,能克服原有店名的毛病,符合该店客观条件。 酌情给分。例如:舒心发屋、回头发屋、丝情理发店……
二、古诗文默写。(11分)
7.(1)A F (4分)(2) (7分)A. 骈死于槽枥之间 B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亦若是则已矣D.力同恶其不于身也,不必为己E.自经丧乱少睡眠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67分)
三、古诗文鉴赏(42分)
8.(9分)(1)(2分)使……高兴 指各种声响 (2)如:写山中的景色(1分)。“悦”,用作动词,使……欢悦,使人里感到欢悦。“空”,“使……空”,“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任写一处,1分)。反映了诗人心情的愉悦(1分)和内心宁静的感受(1分)。
或:写禅房所见之景(1分)。对偶工整(1分),既渲染禅房的幽深、清寂(1分)。又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宁静(1分)。(分析合理即可)(3)B(3分)
阅读下面一篇古文,按要求回答9-12题。(18分)
9.(1)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2)彭 氏 之 子∕ 半 道 而 问 曰
10. (8分)(1) 有时 (2)方法(3)变得更好 (4)于是,因此
11. (4分)(1) 想要(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实现,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国王(商王)将要去哪里?
12. (4分)【甲】不能识别人才。(或埋没人才。)【乙】重人才。(或肯重用人才。)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15分)13.(4分)(1)以……为亲 (2)女子出嫁 (3)兴起 (4)憎恨 14. C(3分)15.(2分)这是不(愿意)去做(它),不是不能做到(它)。16.(2 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7.(1)(2分)大同(2)(2分)天下可运于掌
四、阅读现代名著, 完成18—22题。(21分)18、“躲”体现了他怕被家人发现,以及寻找一个清静的读书之地的心理;“贪婪”原意是贪得无厌,这里是贬义褒用,是渴求而不知满足,“躲”“贪婪”写出了名著的魅力,令孙少平痴迷。“震撼”是震动,摇撼,“强烈地震撼”,产生了心灵触动,点明红色经典将在其成长中产生巨大的影响。(意思对即可)
19、A处:饥饿、贫穷、自卑,种种复杂的情绪都在折磨着孙少平,让他感受到现实的残酷。“扭头瞧了瞧” “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表现了孙少平想维护自己起码的自尊。
B处:这段描写写的是孙少平受到保尔·柯察金的感染,一个人坐在禾场边上是的心理感受,突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信念,不甘于平凡的年轻人。
20、突出了环境的苍凉和死寂,这为下文主人公孙少平的出场渲染了凄楚的气氛,体现了作者对人物命运的深深关切和同情。21、生活贫困,衣着十分朴素,营养不良,性格坚毅。
22、孙少平抗争命运的感人经历(4分):①饥寒交迫中度过高中生活,坚持读书;②回村劳动,做了一名教师,不忘关心国内国际大事;③到黄原揽工,受尽折磨,坚持不懈,打工所得供应家庭支出和妹妹的学费,此时仍不忘读书;④成为煤炭工人,接受超强度的采煤工作考验,还坚持自己的精神自由;⑤为救工友身受重伤,回到煤矿照顾惠英嫂一家(列举两方面即可得4分)
“启示”要点(2分):孙少平——平凡世界的精神斗士。从孙少平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要脚踏实地,立足于现实生活,学会在逆境中磨练自己,战胜自我。同时,我们也要树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执着的追求和渴望,不向命运屈服。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3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2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鲦鱼(tiáo) 濠梁(háo) 鲲(kūn) 北冥有鱼(mín)
B.佳肴(yáo) 骈死(pián) 槽枥(lì) 两鬓苍苍(bìn)
C.食马者(sì) 外见(xiàn) 执策(chè) 教学相长(zhǎng)
D.挂罥(juān) 塘坳(ào) 翩翩(piān) 选贤与能(jǔ)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徙于南冥 无所致极 请循其本 虽有佳肴
B.骈死槽枥 倚仗叹息 唇焦口燥 雨脚如麻
C.蹁蹁两踦 回车叱牛 心忧炭浅 闭而不兴
D.矜寡孤独 教学相长 讲信修睦 扶摇而上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切当的一项是 ( ) (3分)
①醉驾者如果在一起起车祸面前 ,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②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 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③刚步入生意场的他,凭借灵活的头脑, ,轻松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④端午节与父母团聚,对于偏远山区的有些留守儿童来说,这只是一种
A.无动于衷 沉醉 左右逢源 奢望
B.不动声色 沉醉 绝处逢生 愿望
C.不动声色 沉湎 左右逢源 奢望
D.无动于衷 沉湎 绝处逢生 愿望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新建的广州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有的宠物狗因其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播而成为明星,这样的宠物狗被称为“汪星人”。
D.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5.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
①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②那么,他的人生轨迹不会美好。
③而如果他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
④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
⑤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
A.⑤④②③① B.④①③②⑤ C.④②⑤③① D.②⑤①④③
6.综合题(共7分)
?? ? “生活处处有语文。”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以“好店名”为主题的调查研究活动。下面是你和班上同学搜集来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好店名”及其简要说明:
店名
类别
说 明
玉壶缘
茶叶店
“玉壶”出自名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好又多
超市
A
稻香村
B
借用辛弃疾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
百草堂
中药店
让人联想到神农尝百草,联想到该店的中草药种类繁多
?(1)请在上表空缺A、B两处填上相应的内容。(2分)A B
?(2)班上王虹同学的舅舅待人热情,理发技术不错,他在小巷深处开了一家个体小理发店,店名叫“环球高等发院”。你觉得这个店名好不好?为什么?(3分)
?
(3)请你帮王虹同学的舅舅拟出一个合适的店名来。(2分)
二.古诗文默写。(11分)
7.(1)下列古诗文默写全对的两项是( )( )(4分)
A.怒而飞,其翼如垂天之云。 B.是马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C.既已知吾知之而问吾,吾知之濠上也。 D.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知困,然后能自反也。E.是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F.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2)默写下列古诗文。(7分)
A. ,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野马也,尘埃也, 。(《北冥有鱼》)
C.其视下也, 。(《北冥有鱼》)
D.《大道之行也》与“人尽其力”意境相同的语句是 , 。
E.韩愈一句“ , 。”道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必然性。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66分)
三、古诗文鉴赏(42分)
8.阅读《题禅院山寺后》,然后回答问题。(9分)
题禅院山寺后(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悦: 万籁: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4分)
(3)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交代时间、地点。写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
B.“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以动写静,写出了古寺的幽深、清寂。
C.诗人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宁静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快乐和他的淡泊情怀。
D.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语言简洁明净,感染力强。成语“ 曲径通幽”“ 万籁俱寂 ”沿用至今。
阅读下面两篇古文,按要求回答9-12题。(18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昔者汤将往见伊尹①,令彭氏之子御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欲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
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节选自《商汤见伊尹》)
①伊尹:商初大臣,曾为奴隶。②御:驾车。
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断一处)(2分)
(1)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2)彭 氏 之 子 半 道 而 问 曰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8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________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 道:________________
(3)是子不欲吾善也 善:_____________ (4)因下彭氏之子 因:_____________ ___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君将何之?
12.【甲】文托物寓意,文中的“千里马”喻指人才,“食马者”喻指封建统治者。【甲】文中的“食马者”和【乙】文中的商汤对待人才分别是什么态度?(4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13—17题。(19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挟①太山以超北海,语②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③,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④,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注释】①挟:(用胳膊)挟着。②语(yù):告诉。③折枝:按摩肢体。④王(wàng):统一天下。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8分)
(1)不独亲其亲 ( ) (2)男有分,女有归 ( )
(3)盗窃乱贼而不作( ) (4)货恶其弃于地也( )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大道之行也 王之不王 B.是谓大同 是智也
C.为长者折枝 通计一舟,为人五 D.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王之不王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是不为也,非不能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6.请在【乙】文中摘录出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句(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甲】文提出“大道之行”的目的是实现_____ _________的理想社会。(2分)
(2)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乙】文的语句回答)(2分)
四、阅读《平凡的世界》选段,完成18—22题。(21分)
⑴雨中的雪花陡然间增多了,远远近近愈加变得模模糊糊。城市寂静无声。隐约地听见很远的地方传来一声公鸡的啼鸣,给这灰蒙蒙的天地间平添了一丝睡梦般的阴郁。
⑵就在这时候,在空旷的院坝的北头,走过来一个瘦高个的青年人。他胳膊窝里夹着一只碗,缩着脖子在泥地里蹒跚而行。小伙子脸色黄瘦,而且两颊有点塌陷,显得鼻子像希腊人一样又高又直。脸上看来才刚刚褪掉少年的稚气——显然由于营养不良,还没有焕发出他这种年龄所特有的那种青春光彩。
⑶他撩开两条瘦长的腿,扑踏扑踏地踩着泥水走着。这也许就是那几个黑面馍的主人?看他那一身可怜的穿戴想必也只能吃这种伙食。瞧吧,他那身衣服尽管式样裁剪得勉强还算是学生装,但分明是自家织出的那种老土粗布,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人一种肮肮脏脏的感觉。脚上的一双旧黄胶鞋已经没有了鞋带,凑合着系两根白线绳;一只鞋帮上甚至还缀补着一块蓝布补丁。裤子显然是前两年缝的,人长布缩,现在已经短窄得吊在了半腿把上;幸亏袜腰高,否则就要露肉了。(可是除过他自己,谁又能知道,他那两只线袜子早已经没有了后跟,只是由于鞋的遮掩,才使人觉得那袜子是完好无缺的)。
⑷他径直向饭场走过来了。现在可以断定,他就是来拿这几个黑面馍的。值日生在他未到馍筐之前,就早已经迫不及待地端着自己的饭碗一瘸一跛地离开了。
⑸他独个儿来到馍筐前,先怔了一下,然后便弯腰拾了两个高粱面馍。筐里还剩两个,不知他为什么没有拿。
⑹他直起身子来,眼睛不由地朝三只空荡荡的菜盆里瞥了一眼。他瞧见菜盆的底子上还有一点残汤剩水。房上的檐水滴答下来,盆底上的菜汤四处飞溅。【A】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蒙的大院坝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铁勺刮盆底的嘶啦声像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血涌上了他黄瘦的脸。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溅了他一脸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了下来——唉,我们姑且就认为这是他眼中溅进了辣子汤吧!
⑺他站起来,用手抹了一把脸,端着半碗剩菜汤,来到西南拐角处的开水房前,在水房后墙上伸出来的管子上给菜汤里搀了一些开水,然后把高粱面馍掰碎泡进去,就蹲在房檐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⑻他一下子就被这书迷住了。记得第二天是星期天,本来往常他都要出山给家里砍一捆柴;可是这天他哪里也没去,一个人躲在村子打麦场的麦秸垛后面,贪婪地赶天黑前看完了这本书。保尔?柯察金,这个普通外国人的故事,强烈地震撼了他幼小的心灵。
⑼天黑严以后,他还没有回家。他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禾场边上,望着满天的星星,听着小河朗朗的流水声,陷入了一种说不清楚的思绪之中。这思绪是散乱而飘浮的,又是幽深而莫测的。他突然感觉到,在他们这群山包围的双水村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B】而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朦胧地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不管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可以活得多么好啊!在那一瞬间,生活的诗情充满了他十六岁的胸膛。他的眼前不时浮现出保尔瘦削的脸颊和他生机勃勃的身姿。他那双眼睛并没有失明,永远蓝莹莹地在遥远的地方兄弟般地望着他。当然,他也永远不能忘记可爱的富人的女儿冬妮娅。她真好。她曾经那样地热爱穷人的儿子保尔。少平直到最后也并不恨冬妮娅。他为冬妮娅和保尔的最后分手而热泪盈眶。他想:如果他也遇到一个冬妮娅该多么好啊!
⑽这一天,他忘了吃饭,也没有听见家人呼叫他的声音。他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一直等到回到家里,听见父亲的抱怨声和看见哥哥责备的目光,在锅台上端起一碗冰凉的高粱米稀饭的时候,他才回到了他生活的冷酷现实中……
⑾从此以后,他就迷恋上了小说,尤其爱读苏联书。在来高中之前,他已经看过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18.联系上下文和作品,评析第(8)段加点的词语“躲”“贪婪”“强烈地震撼”表达效果。(3分)
19.选文中的孙少平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文中A、B两处,分别揭示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4分)
20.选文(1)段突出了怎样的环境特点?这对故事情节的展开具有怎样的作用?(4分)
21.选文第(2)和第(3)段对人物的外貌描写突出了人物怎样的特点?(4分)
22.就你所阅读的《平凡的世界》,列举孙少平抗争命运的感人经历,谈谈从孙少平的身上你获得的启发?(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