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口袋》同步练习
一、在下列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同义词填到括号里
浓厚、隐藏、无限、经常、贫穷、观察、欣赏、小心翼翼、欢欢喜喜、怒气冲冲
隐蔽——( ) 贫困——( )
无穷——( ) 察看——( )
观赏——( ) 深厚——( )
时常——( )
高高兴兴——( )
怒不可遏——( )
小心谨慎——( )
二、在下列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反义词填到括号里
淡薄、暴露、有限、偶尔、富有、微弱
隐藏——( ) 经常——( ) 无限——( )
贫穷——( ) 浓厚——( ) 强烈——( )
三、仿照例子写词
ABCC式词语:怒气冲冲( )、( )、( )。
四、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意思
浓厚:A(兴趣)大;B(色彩、意识、气氛)重;C(烟雾、云层)浓
1、这部戏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
2、孩子们对打乒乓球兴趣都很浓厚。( )
3、工厂排出了浓厚的黑烟。( )
训:A教导、教诲;B训练
1、 夏天我们去参加军训。( )
2、 老师把我叫出来训话。( )
斥:A责备;B使退去
1、 明明和同学打架,遭到爸爸的斥责。( )
2、 磁铁的S极和N极相互排斥。( )
纪:A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三级;B制度,法度
1、 科学家把260万年前至今叫做第四纪。( )
2、 我们要遵守学校的纪律。( )
念:A惦记,常常想起,怀念;B诵读;C想法
1、 爸爸挣钱供我念书。( )
2、 读书时不要心存杂念。( )
3、 每当这个时候,我心里念念不忘的就是她。( )
参考答案
一、隐蔽,贫穷,无限,观察,欣赏,浓厚,经常,欢欢喜喜,怒气冲冲,小心翼翼
二、暴露,偶尔,有限,富有,淡薄,微弱
三、白发苍苍、白雪皑皑、波光粼粼、威风凛凛、温情脉脉、文质彬彬、无所事事、喜气洋洋、相貌堂堂、想入非非、小心翼翼、心事重重、信誓旦旦、兴致勃勃
四、B、A、C、B、A、A、B、A、B、B、C、A
《装满昆虫的口袋》
本文主要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非常迷恋的两件事。本课是在第一篇诗歌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兴趣的基础上,再通过本文记叙科学家潜心钻研、勇于实践,最终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事迹,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志趣而编排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2、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1、多媒体课件;
2、自主预习。
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听一段录音:《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螳螂捕食蝗虫;
2、听了这个片断,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
3、你们对法布尔有什么了解吗?
4、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5、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
出示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
指名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学生进行评议,评议重点是生字字音是否读准;
3、教师出示重点词卡检查:浓厚、训斥、迷恋、怒气冲天。
(本环节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通过自学、学生之间的评议及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扫除生字障碍)
三、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1、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对小时候的法布尔有哪些了解?谁能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
2、通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相信同学们对法布尔会有更多的认识。
(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对法布尔有了初步了解,对课文大致内容有了整体感知)
四、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1、自由读2、3段;
你们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
说明:依据学生当时的读书感受和情感表达的需要,教师结合重点做相机的调控。师生共读、共议。交流的重点内容及过程如下:
生:我觉得法布尔观察昆虫很着迷。我是从“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这句话看出来的,他为了观察昆虫,居然连回家都忘了。
生:我从“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了这位‘歌唱家’。”这一句感受到法布尔很执著,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我从“终于”这个词感受到他找到这只纺织娘是很不容易的。
师:你们想想,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生:草丛里的小虫子叮咬他,他又疼又痒,但为了不惊动纺织娘,他忍着一动不动。
生:他发现纺织娘了,猛地往前一扑,可纺织娘一下蹦走了,法布尔膝盖都摔破了。
生:三天前,法布尔发现了这只纺织娘,连续三天,他每天都早早地蹲在草丛中,观察着它,常常连晚饭都忘了吃。
师: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练读2、3段(从学生读书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们对“三天前”“终于”这些重点词都有了较深的感悟。)
师:看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行吗?(学生很高兴)
师读第二段,加上录音(呼喊的声音):法布尔!法布尔!法布尔!
生读法布尔的话“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住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这只虫子真可爱!三天前,你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来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原来是它呀!你是怎么找到这位歌唱家的?
生:我在草丛中趴了三天,才抓到了它。
师:看来,找到这位歌唱家可真不容易呀!难怪你这么高兴呢!
生练读法布尔的话。(学生一个个兴高采烈,有的情不自禁地加上动作,好像真的捏着那只好不容易捉来的纺织娘。)
学生练读2、3段
齐读2、3段
师: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出示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采用变序设计,立体解读文本,第一段并不需过多地讲解,只是当学生通过这件事更深地了解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后,再读第一段,实际上就是把学生零散的印象进行了归纳,但一切又尽在不言中。)
2、法布尔的故事可多啦;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4、5、6段,可以默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大声读,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句子,写上批注,并多读几遍。
学生依照自己的情感体验,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说使自己感受深刻的原因。
3、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1)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师相机指导:看看书上的插图,想一想,法布尔趴在岸上,都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
(2)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师(相机互动交流)我觉得这一句有些问题,我想改一下:“……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小小的甲虫。”因为我觉得小甲虫怎么能比作珍珠呢?
(引导学生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相机指导读好这一句。)
(3)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家了。
法布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家人的训斥并没有削弱他对昆虫的迷恋,大自然中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那么神秘,那么美好。(引入第一段)
4、齐读第一段话;
(在对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后,再次回到第一段,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法布尔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第一段在文中是起着总起的作用)
爸爸的训斥削弱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吗?
5、自读最后一段;
大家预习时搜集了很多法布尔的有关资料,资料中有许多关于法布尔迷恋昆虫的事例,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交流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有关资料。
师补充资料:法布尔受到国王接见时竟觉得国王和大臣都很像鞘翅目昆虫。
6、法布尔研究昆虫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指名读、齐读第一句话;
(这部分语言比较简洁概括,为学生自己创生语言提供了较大空间。教学中,通过资料的交流,使学生对“迷恋”这个词有了深刻印象的感悟)
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甚至了解昆虫的内心世界。
听一段《昆虫记》的录音——花金龟的内心世界
他用自己的笔给人们呈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展现出了昆虫世界的奇妙。
师:(配乐)法布尔的一生,是为昆虫的一生,他一生为虫子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些写虫子的书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了五十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在读书界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轰动,这不能不被称为奇迹中的奇迹。他取得的成就,是血汗的结晶,是辛勤劳动的结果,是仔细观察的收获,是深入研究的探察的花朵,更是勤于总结的果实啊!
7、齐读最后一段。
(在音乐声中,教师充满诗意的小结、饱含深情的话语使学生沉浸在一种美好的情境中,这一环节,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学习情感体验得到自然延伸。)
五、拓展引申文本,追求超越升华
1、再读课题,文章为什么要取这个题目?
2、如果要你为法布尔设计一个雕像,你准备怎样设计?
(教学首尾呼应,形成情感体验的“磁场”,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
3、出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
齐读
这是法布尔的精心独白,相信对我们同学们也会有所启迪。
4、作业: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办一个主题展览。
板书设计:
装满昆虫的口袋
法布尔《昆虫记》
浓厚的兴趣 无限的好奇心
总分总
略。
课件29张PPT。小学语文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2018版)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他喜欢昆虫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活了92岁,一生都在研究昆虫,他根据自己近40年的仔细观察和悉心研究所得,又花了30年的功夫写成了《昆虫记》,这本书已经成为传世佳作,也是一部著名的世界名著,法布尔也因此成为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和文学家。 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1.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
2.课文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题目?我是朗读课文小能手1.小组合作读课文。
2.相互纠正没有读准的地方。
第一关:我会读无限 暮色 中毒 驱散
浓厚 洞穴 训斥 迷恋
纪念 隐藏 欣赏 强烈
殿堂 雕像 塞满
法布尔 沉甸甸 纺织娘
一动不动 小心翼翼
欢欢喜喜 怒气冲冲第二关:我会认 尔 限 暮 纺 翼
毒 驱 浓 穴 训
斥 恋 纪 念第三关:我会用
浓 穴 训 斥
恋 纪 念浓(浓厚)(浓密)(浓眉大眼)
穴(洞穴)(虎穴)(空穴来风)
训(教训)(训练)(集训)
斥(训斥)(斥责)(呵斥)
恋(迷恋)(依恋)(恋恋不舍)
纪(纪念)(纪律)(目无法纪)
念(思念)(想念)(念念不忘)第四关 我会写浓穴训斥xuénóngxùnchì恋纪念liànjìniàn浓厚:
训斥:
无限:
迷恋:
怒气冲冲:
小心翼翼:试着理解下列词语词语:(兴趣)大。训诫和斥责。没有穷尽。对某一事物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两件事:抓纺织娘和捉甲虫2—6自然段自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法布尔的几件事?是在那几个自然段写的?课文按总分总结构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自然段):大自然的一切都能引起法布尔的好奇。(总)
第二段(2—6自然段):为了观察昆虫,法布尔经常忘记其他事情。(分)
第三段(7自然段):对昆虫的迷恋,使法布尔最终成为了著名的昆虫学家。(总)快速浏览课文,思考:1.课文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2.课文是通过几件事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浓厚的兴趣?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1.找纺织娘 。2.放鸭子时观察甲虫。 学习2、3自然段,从哪里看出法布尔找纺织娘很不容易?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学习方法先划出表现法布尔对自然有着浓厚兴趣的句子,再从中标出重点词语,最后根据这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放鸭子时观察甲虫(4—6自然段)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喜爱大自然,细心观察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放鸭子时观察甲虫(4—6自然段)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来了。放鸭子时观察甲虫(4—6自然段)小结:法布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家人的训斥并没有削弱他对昆虫的迷恋,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神秘,那么美好。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是花丛中翻飞的蝴蝶,洞穴里隐藏的虫子,还是小河里游动的鱼虾,都引起他无限的好奇心。 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
爸爸的训斥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 是的,法布尔一走进昆虫的世界里就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就完全沉浸去了。难怪作者说他“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找出法布尔对昆虫喜爱的句子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对小甲虫的珍爱,小心翼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
——法布尔人们对法布尔的评价◆雨果称他是:“昆虫学的荷马”。
◆罗斯丹形容他:“像哲学家一般地思,像美术家一般地看,像文学家一般地写”。
◆达尔文称赞他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想对法布尔说:“我敬佩您!敬佩您对事物的痴迷于执着。” 如果你有幸到了法国,站在法布尔雕像前,你想对他说什么?我想对法布尔说:“您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