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的画面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立体造型的基本要素,立体造型感受立体构成的美感。
2.在学习中知道平面的纸材可以通过折卷、粘贴等方法构成立体形状,进行纸立体造型练习。
3.进一步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立体造型提高对立体造型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材分析立体造型
1.编写思路。
雕塑立体造型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以简洁明快的造型,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并由其本身独特形象所带来的丰富、具体的内涵联想,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可以说,雕塑作品是抽象与具象的完美结合体。教材选择了抽象雕塑作为教学内容,适合于三年级学生从低年级“主观感觉表现期”向高年级“现实感觉表现”过渡期间的身心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对雕塑从陌生一步步走向熟悉,保留“主观感觉表现”的抽象意识,挣脱写实的束缚,获得对雕塑艺术的感性认识。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纸的立体造型方法。
难点:使纸立体造型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特色。
3.教学课时 二课时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色卡纸、挂历纸、瓦楞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师)课件、示范用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1. 用教具导入
表扬上节课树的剪纸作品,选抽象的展示。问:这些是树吗?
小结:这些树有树的元素,虽然形象上已经改变,但还是树,是抽象的树。而我们比较写实的树和抽象的树。(让学生理解具象怎么变成抽象)我们把它放到公园里,就是一个城市雕塑。
2. 课件图片
如孔雀等比较象的造型。
小结:这些都是抓住原物的特征,概括得比较形象的。还有一些不容易一下理解的。看《夺》。
3. 了解感知
(1) 欣赏《夺》,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说自己的理解。
(2) 请学生演示两个同学争夺一个小球的场景。是你的话,会选哪个画面,表现《夺》。你会怎么创作?
(3) 欣赏雕塑家创作的《夺》,他是采用了什么来表现的?
(4) 学生欣赏讨论:作品表现了什么主题?用了什么材料?运用了哪些技法?
(5) 教师小结:抽象雕塑运用了线、板、管等材料通过卷折、组合、粘贴技法进行表现。这种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法则创造出实际占据三维空间的立体形态的造物活动我们叫做立体造型。立体造型有线、面、块等多种形式。
(6) 欣赏书中的作品,思考:作品表现了什么主题?用了什么材料?运用了哪些技法?
4. 教师示范技法
折三角体,长方体,半圆的技法
5. 学生作业
给我们学校做一个立体雕塑,小组合作
讨论:你们想设计一个什么内容?
6. 交流评价
表扬纸立体形状做得又多又好的同学;集体讨论,解决制作中碰到的具体问题。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色卡纸、挂历纸、瓦楞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师)课件、示范用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1.欣赏感受。
教师出示各种纸立体造型作品,学生欣赏感受其魅力。
2.自主探究。
教师将纸立体造型作品发放到各小组,请学生分解并再重新组合,理解构成的形式和规律。
3.搭积木游戏比赛,激趣感受
分小组进行搭积木游戏比赛,看谁能堆得又高又稳。
说一说,怎么堆才能堆得高?哪个组的组合比较美?为什么?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了解构成方法,解决造型稳定的问题,提出造型美的思考。
4.方法探究。
怎么样让一张平面的纸变一变,5它有厚度,有立体感?有什么方法?说一说,做一做。小组尝试,教师小结:
点状:方形、圆形、纸圈;线状;圆柱形,正方形、三角形——
方法:剪、卷、折、贴、挖、编——
5.欣赏作品,看看评评
6.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自由命题,用纸进行造型设计,小组合作,创作一个美的立体造型
7. 教师循回指导,学生评价作品
课后感
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立体造型的意义,学生容易理解,并有入手点进行创作。由前一课的树作品引入,比较直观的展示了作品的具象到抽象的演变。
我们班级的标志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看一看、认一认各种图形标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2. 使学生了解图形标志具有的直观、简明、易懂、易记的特征。
3. 能简单说说图形标志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并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设计一个图形标志。
教学重点:能否设计出新颖有趣的标志。
教学难点:能否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制作标志。
学法指导:欣赏分析例图,分组讨论,欣赏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每人收集一些各种形状、大小的瓶盖、小的装饰物、胶水、剪刀等所需工具。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这个班组成已经快两年了,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引下学习、游戏、互相之间建立起了浓厚的友谊,形成了良好的班风。让我们一起来夸夸我们的班级,说说我们班有哪些突出的优点,有哪些成绩?学生介绍完后接着提问:“你觉得最能代表我们班的是什么?”生述,统一一下意见。
今天“我们把它画下来,作为我们班的标记,好吗?”
板书:我们班级的标志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分析例图,引导学生从标志的形状、图案、意义来分析它们采用了哪些设计方法。
刚才我们一起设计的标志到底好不好,是不是适合,有没有其它设计方法了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设计师们设计的各种标志吧,看看它们是怎样来推销自我形象的。
2.分小组讨论,说说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总结为以下三点。
①.简洁,许多标志都用了几何形来概括;
②.易懂,一看就明白它是什么意思;
③.美观,具有艺术性。
3.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试用标志的三个特点来分析他们是怎样来表现班级特色的。
4.看看小朋友们刚才设计的标志,你们觉得是不是需要改进一下。怎么改?学生起来发言(取原有作业纸放在投影仪上),教师和全班同学可以一起提供参考意见,帮助一起完善标志。
三、学生练习:我们运用能够表示我们班的音形义来设计班级标志,要求做到简洁、美观、易懂。下面请你们根据新掌握的知识来修改草图,把它画在作业纸上,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四、交流:
说说你是怎么设想的,标志的意义是什么。
选项出一个最佳方案贴在教室门上作为班级标志。
五、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课后寻找各种材料,如纸盘、盒盖、绳子等,积极尝试,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设计出各种更美丽有意义的标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