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 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 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18 08:1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成功研制核弹)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成功研制导弹)邓稼先
邓稼先领导完成了中国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他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代表人物)钱学森
钱学森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材料4: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原子弹)。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5:中国政府立即郑重声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器...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打破核大国垄断,是要(最终)消灭核武器。
——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意义:保卫国家安全,提高国际地位;
打破核垄断,维护和平。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研制意义)中国,让世界瞩目千年飞天梦想运载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发射控制台操纵员胡世祥按下发射按钮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二、遨游太空 飞天梦圆(圆梦时刻)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继苏、美、法、日后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二、遨游太空 飞天梦圆两弹一星我国发射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
实验通信卫星“STW-1”
1984年4月8日1988年9月7日我国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二、遨游太空 飞天梦圆(影响生活)神舟二号
神舟一号神舟四号
神舟三号二、遨游太空 飞天梦圆神舟5号载人飞船2003.10.15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9时发射
10月17日4时33分返回
共115小时33分指挥长费俊龙
1965.5.5~
江苏昆山市巴城镇人操作手聂海胜
1964.10.13~
湖北枣阳人二、遨游太空 飞天梦圆神州七号发射成功神七航天员(左起:景海鹏、翟志刚、刘伯明)2008.9.25翟志刚
太空漫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连接神舟八号飞船即将发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执行与天宫一号的首次和第二次自动空间交汇对接任务 2011.11.1神舟九号飞船 景海鹏、刘旺、刘洋2012.6.16航天员王亚平、聂海胜、张晓光神舟十号飞船 2013.6.112016年10月17日中国的第十一艘太空飞船。宇航员在太空驻留时间将首次长达30天。景海鹏三次神舟十一号飞船 1999.11.20 “神舟1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1.1.10 “神舟2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3.25 “神舟3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12.30 “神舟4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3.10.15 “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5.10.12 “神舟6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8.9.25 “神舟7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1.11.1 “神舟8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2.6.16 “神舟9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3.6.11 “神舟10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6.10.17 “神舟11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神 舟 飞 船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乘克莱夫兰总统号(President Cleveland)轮船回国金布尔:决不能放走钱学森,他知道的太多了,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因为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
钱学森是当时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同时还是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兼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主任。火箭之王
中国航天之父二、遨游太空 飞天梦圆(代表人物)钱学森回国时在北京车站受到热烈欢迎钱学森周培源吴有训二、遨游太空 飞天梦圆中国,让世界瞩目古有神农氏,今有当代神农袁隆平为何放弃南京的重点大学而跳进“农门” ?材料6:高中毕业以后, 报考哪一所大学成了袁隆平全家争论的焦点。当时,他的父亲袁兴烈希望袁隆平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日后学成,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袁隆平从小就对花、草、果、木和大自然春华秋实的变化规律有浓厚的兴趣,他直截了当地对父母说:“还是让我报考农学院吧!”袁隆平就这样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重庆相辉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从此与农学结下了情缘。三、米香世界 超级水稻勤于探索 坚持不懈材料7 :从1964年开始,他50多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袁隆平珍贵的700多株秧苗被全部拔除毁坏,凭借在一口废井里找到仅存的5根秧苗,他依旧继续坚持试验。
三、米香世界 超级水稻袁隆平
1930.9.7~
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
“杂交水稻之父” “当代神农” “米神”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
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责任制)
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三、米香世界 超级水稻我国水稻产 量的相关数据:
282千克 (1950 年亩产量)
500多千克 (1973 年亩产量)
900多千克 (2012 年亩产量)
3.5亿吨 (1976 年到1998年杂交水稻增产的粮食产量)三、米香世界 超级水稻材料8: 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 “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斯瓦米纳森博士解决世界粮食危机三、米香世界 超级水稻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三、米香世界 超级水稻中国,让世界瞩目灿烂的中医药学为什么她说“荣誉不是我个人的”?材料9:2015年 10月,屠呦呦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当这位80多岁的老人凭借40多年前的研究成果,第一次被推到幕前时,她的感言仍带着集体主义的烙印。“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她说, “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四、健康福音 诺奖殊荣中国,让世界瞩目课堂小结及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