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清朝后期,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平等 不独立 无自主权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弱国无外交《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周 恩 来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快速阅读,提炼要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什么外交政策?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多数是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毛泽东应邀出席斯大林七十寿
辰庆祝大会,受到高规格接待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外交形势:冷战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
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
次
提
出中印边界问题
1914年,英国殖民者片面从中国西藏划出印度(英国殖民地)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段边界, 即“麦克马洪线”,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此后,这一地区成为中印两国关系的焦点地区。
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对中国部分领土的侵占,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于1953年扩展到“麦线”。
值得一提的是,此地区并不像西藏大多数地区一样,而是充满了降雨与肥沃土地,价值很大。知识链接提出: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如何理解? 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 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 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 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 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 到其他国家的干涉。提出: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意义:b.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a.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你能举出一些例子,说说当今的中国在处理一些外交事务上是如何体现或运用这五项原则的吗?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中国外交部当天发表声明,重申“伊拉克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并“强烈呼吁有关国家停止军事行动,重新回到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正确道路上来”。?
例子一 胡锦涛同志在2009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20世纪50年代,由我国政府首先提出
②目的是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及其他国家的友 好关系
③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运用这些原则解决了与苏联的建交问题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② ④ D. ① ② ③ ④A二、万隆会议1.时间、地点: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非会议)2.性质: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3.主题: 巴基斯坦发言人: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伊拉克发言人:我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三股扰乱和平和谐的国际性势力,而第三股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已经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我们要号召非共产党国家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 泰国发言人: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到颠覆活动的威胁。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历史再现面对着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攻击,面对着紧张的会议气氛,周恩来总理是如何力挽狂澜的呢?如果你是周恩来,你第一句话会说什么?
周恩来发言的精髓求同存异“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二、万隆会议1.时间、地点: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非会议)2.性质: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3.主题:4.“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第二次大战后,亚非两洲兴起了许多独立国家,一类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一类是民族主义者领导的国家……我们这两类国家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继续为完全独立而奋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可以相互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呢?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亚非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
①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②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③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④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愿望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② ③
C. ① ② ④ D. ① ③ ④
C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主要是为了:
①与更多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②挫败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
③加强亚非各国的联系
④消除与会各国的矛盾、分歧
A.① ② B. ① ③
C.② ④ D. ① ④C动脑筋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 ——尼赫鲁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 ——吴努 想一下“求同存异”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适用吗?实际上它存在什么道理?
拓展“求同存异”实际上包含了宽容、谦虚、彼此理解、互相尊重的内涵。 二、万隆会议1.时间、地点: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非会议)2.性质: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3.主题:4.“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5.“万隆精神”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称为“万隆精神”。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
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D2008年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为纪念周总理,同学们准备排练一部反映周恩来伟大人生历程的课本剧。下面在他们编写的剧本提纲中不准确的是:D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949-1955)小结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有记者问:“你们中国一向反对美国,为什么还要使用美国制造的商品?” (事实的确如此。诸位请看,这支派克笔就是美国制造的,但大家有所不知,这可是在抗援朝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啊!)2.有记者问:“中国到底有多少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为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10种主辅币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3.有记者问:“我们西方人走路总是挺起胸堂,中国人走路总是弯腰驼背,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正在走上坡路,而你们西方人正在走下坡路)4.有记者问:我们美国人走的是公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走的是马路呢?(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周恩来外交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