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课件:22 寓言四则 61张PPT +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课件:22 寓言四则 61张PPT +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19 16:34:35

文档简介

课件61张PPT。寓言四则《赫尔墨斯与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1.识记并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掌握常见的文言字
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与《伊索寓言》《吕氏春秋》
《列子》有关的文学常识。
3.通过反复朗读,分析四则寓言的故事情节,概括并领悟
其中蕴含的深刻寓意,并从中获得做人做事的教益。学习目标作者介绍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作家。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吕不韦(约前292—约前235),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帝位,任秦朝相国,封文信侯,秦始皇称其为“仲父”。
他以“兼儒墨,合名法”为中心思想,系统性的提出他的政治主张,后为先秦杂家代表人物之一。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列子,本名列御寇(“列子”是世人对他的尊称),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等影响深远。
《列子》旧题为御寇著,但据后人考证,可能为晋代人所著。《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集体编撰的一部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博采众家学说的著作,又名《吕览》。
全书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一百六十篇,有二十多万字。文章语言简明,常以寓言故事来说明事理,富有说服力。知识链接《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是道家重要典籍。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
全书共一百四十章,由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哲理散文和神话传说组成,思想内容较为复杂,文学价值颇高,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两小儿辩日”等。文体知识——寓言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检查预习1.掌握重点字音字形赫尔墨斯( hè ) 庇护( bì )
爱慕( mù ) 喇叭( lǎ )
凯歌( kǎi ) 溉汲( ɡài jí )
杞人( qǐ ) 躇步( chú )
跐蹈( cǐ dǎo )2.形近字赫(hè) 显赫
赦(shè) 赦免
赧(nǎn) 羞赧庇(bì) 庇护
疵(cī) 吹毛求疵3.通假字
(1)身亡(wú)所寄
亡:通“无”,没有。
(2)其人舍(shì)然大喜
舍:同“释”,解除、消除 。4.古今异义。
(1)因往晓之
古义:告知;开导;今义:知道。
(2)若屈伸呼吸
古义:你; 今义:如果
(3)因往晓之
古义:于是,就; 今义:原因。
(4)亦不能有所中伤
古义:伤害; 今义:诬蔑别人使受损害。5.一词多义闻有闻而传之者( 动词,听见 )
闻之于宋君( 动词,使知道 )日日月星宿( 名词,太阳 )
终日在地上行止( 名词,一天 )其及其家穿井( 代词,他 )
奈何忧其坏( 代词,它,指“大地”)
其人曰( 代词,那 )于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介词,向 )
闻之于宋君( 介词,被 )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介词,在 )之宋之丁氏( 助词,的 )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代词,指“穿井得一人”这件事)
求闻之若此( 定语后置的标志 )庇护:袒护;保护。庇,遮蔽,掩护。
添头:指买东西时商家为促销而额外赠送给顾客的东西。
爱慕:因喜爱而向往。
较量: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凯歌:打了胜仗所唱的歌。 6.词语释义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课文朗读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这则寓言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整体感知主要写了自视甚高的赫尔墨斯想知道自己在人间能够受到多大的尊重,结果到了人间发现自己一文不值的故事。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内容探究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第一句话表明了他来人间的目的,也表现出他的虚荣心。他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自己的身价和荣誉。 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
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宙斯赫拉赫尔墨斯 3.赫耳墨斯的三次问话有什么不同?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三次问话巧安排,虽然同是问价值的问题,但问法不同,这就避免了语句的重复;同时,问话的次序与内容也成功地刻画出了赫耳墨斯自高自大、爱慕虚荣的嘴脸。
赫耳墨斯首先询问宙斯的雕像值多少钱,大有与最高的神一比高低之意,足见其狂妄自大。
得知宙斯像的价钱不高,他很满意,因而又笑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直呼其名,实在目中无人,一个“笑”字,传神地刻画出其自以为是的骄傲之态,为下文满怀信心询问自己雕像的价值做好铺垫。
最后一问,他俨然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结果,那出乎意料的回答,给了这自高自大的家伙一记响亮的耳光,起到强烈的对比和讽刺效果。 4.这则寓言生动刻画出一个怎样的赫耳墨斯形象?寓意是什么?生动刻画出一个妄自尊大、爱慕虚荣者的形象。
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写法探究(1)精巧的构思
本文的情节主要是通过对话形式展开的,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正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旺盛之时,却听到了雕像者如同一瓢冷水似的答话,故事也戛然而止。短短的篇幅把情节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
(2)绝妙的讽刺。
赫耳墨斯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身价一定会比别的神更高,不料却被雕像者当作“添头”白送。雕像者淡然的一句话,反衬出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的爱慕虚荣者却是一个一文不值的“添头”,这种讽刺是何等绝妙。总 结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自命不凡的天神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商店里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结构图示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三问——宙斯像——赫拉像——赫尔墨斯像三答——一个银元——还要贵一点儿——添头白送爱慕虚荣
适得其反蚊子和狮子课文朗读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这则寓言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整体感知主要写了蚊子扬长避短战胜了狮子,后因骄傲自满被蜘蛛网粘住的故事。 1.弱小的蚊子是如何能够战胜强大的狮子的?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内容探究 以己之长攻彼之短。这是一个智者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的方法。
文中首先用了语言描写,表明蚊子的挑战经过了深思熟虑;然后用动作描写展现了斗争,“吹着喇叭”用拟人手法表现了蚊子的勇敢无畏与坚定自信;“冲”“咬”生动地描写出蚊子进攻狮子时凶猛的样子。可见蚊子在挑战狮子时是做了准备的。 2.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对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
这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长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3.蚊子两次“吹起喇叭”,有什么不同?第一次是进军的号角,充满了自信;
第二次是得胜后的欢庆,表现了骄傲。4.胜利的蚊子为什么会败在小小的蜘蛛手上? 蚊子陶醉于胜利的骄傲与喜悦中,自以为无敌于天下,得意忘形,丧失了警惕。 5.蚊子在蛛网上叹息,是否明白了自己失败的原因?从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没有明白;从“不料”这个词可以看出,蚊子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不小心落入蛛网,说明它至死不悟。6.这则寓言寓意为何? ①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
②人不应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
③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写法探究1.构思精巧,情节起伏有致。
本文情节大起大落,写出蚊子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变。首先写蚊子大肆耻笑并挑战狮子,说话咄咄逼人,显示出蚊子知己知彼的自信和智慧。然后写蚊子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大获全胜,展现了蚊子的勇猛无畏。接着写蚊子获胜后的得意之态,至此形成三层蓄势。之后,用一个“却”字突转,写蚊子误撞蛛网而丧身,情节大起大落,构成强烈对比,使寓意更显深刻,耐人寻味。2.巧妙运用拟人手法。
本文用拟人手法赋予蚊子和狮子以人的感情、性格和智慧,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总结人们的生活经验,教导人们如何为人处世,显得十分形象、生动。比如蚊子是一个具有充分战斗智慧的形象,能扬长避短战胜狮子。又如把蚊子飞动的声音比作吹喇叭、唱凯歌,得意忘形之状跃然纸上,令人印象深刻。总 结《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击败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一点儿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揭示了即使取得大的胜利也不能骄傲,要始终谨慎行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到挫败的道理。结构图示蚊子和狮子战胜狮子——打败过大人物被蜘蛛消灭——被小人物打败骄兵必败穿井得一人课文朗读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课文大概讲了什么故事?是怎样记叙的?整体感知 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记叙。
开端:叙述宋国姓丁人家因为要到外面打井水用,常要占用一个人的劳力。后来自家打了井,趣说为“穿井得一人”。
发展:别人并未懂这话,误解为“穿井”挖到一个人,就把丁氏的话传开了,一直传到国君那里。
结局:国君派使者询问,丁氏告诉使者自己的话的真正意思。 1.根据字词释义,翻译课文内容。内容探究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浇田,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住在国都的人谈论着这个消息,传到了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人问明情况,姓丁的人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人。”像这样听信传闻,还不如不听的好。2.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不可轻信盲从,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审慎的调查研究,坚持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从“有闻而传之者”的角度来看:不要听到什么传闻之后就外传,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听到风就是雨,以至于以讹传讹。
从丁氏的角度来讲: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写法探究1.结构完整。
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有开端——“穿井”“告人”,发展——误听、误传,结局——告之真相,最后点出寓意,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2.幽默风趣。
因对话中有一个多义词(“人”,可指人也可指劳动力)而被人误解,结果越传越远,居然传到国君耳朵里去了。最后道出真相,事实与传言相差太大,不禁令人发笑。文章就是在笑中教育了人们不可轻信传言。总 结《穿井得一人》讲述了宋国有个人因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却被误传为从井里挖出了一个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一定要详察其真相,不要轻信盲从的道理。结构图示穿井得一人丁氏穿井得一空闲劳力国人传言“穿井得一人”丁氏告诉国君真相总结上文,概括寓意不可道听途说、
以讹传讹杞人忧天课文朗读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课文的大概内容。整体感知课文第1自然段讲了杞人担忧天地崩坠,第2-6自然段写晓之者耐心揭示了天塌地陷、日月星辰坠落的问题,最后一个自然段则表明杞人在晓之者的开导下消除了疑虑,而晓之者也因为杞人解忧而感到高兴。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内容探究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忧”到废寝食,后来由忧到舍然大喜。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3.“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4.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担心是毫无根据且完全没有必要的。5.你是如何看待杞人的行为与“晓之者”的解释的?杞人的忧虑缘于他对自然、宇宙的错误认识,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在今天看来,杞人的行为似乎并不能看成傻子行为,从新的宇宙观、环保观来说,还是有理由的。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日、月、星辰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6.《杞人忧天》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吗?《杞人忧天》告诫人们不要对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事表示忧虑,凡事要讲科学。
这个成语借指为毫无根据或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愁担心,现在多用于讽刺患得患失、庸人自扰者。写法探究通过人物对话来展开情节。
文中写杞人担忧天地崩坠,并把自己的忧虑说出来,“晓之者”给他一一作解答。在一问一答间,杞人的心理由忧到喜,最后消除了疑虑。故事的情节也在这种心理变化中得以发展并一线贯穿,显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拓展延伸读成语,并完成填空。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艰苦卓绝 百折不挠 肝胆相照 风雨无阻上面的成语中,出自寓言故事的是________,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成语也是出自寓言故事;出自神话故事的是________,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成语也是出自神话故事。愚公移山揠苗助长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八仙过海开天辟地总 结《杞人忧天》通过杞人担心天地崩坠而另外一人耐心解释,对他进行开导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为毫无根据或完全没必要的事情忧虑和担心,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庸人自扰、患得患失的人。结构图示杞人忧天忧——天地泵追、身亡所寄杞人与晓之者皆舍然大喜天,积气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地,积块患得患失
庸人自扰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