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人教部编版七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春人教部编版七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18 21:3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一、科技名著
李时珍在行医时,总是热情地接待病人,无论来看病的人是否出得起诊费,他都一样细心治疗。他在用药上常用药味简易、能就地取材的药方,使病人既能治病又能省钱,受到患者的欢迎。
李时珍为什么能编著出如此恢弘的巨著?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到什么样的精神?
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自品尝药物的献身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①宋应星是明末著名科学家,代表作是《 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②内容: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
一、科技名著
《天工开物》及书中记载的提花织机
《农政全书》是一部农学巨著,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大类。《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的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农政全书》
一、科技名著
明朝中后期,一些西方教士到中国传教,他们带来了有关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一些中国学者积极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并与外国教士合作,翻译西方的科学著作。其中,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了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对中国数学的发展
有着深远的影响。“几何”以及“点”“线”“三角形”“四边形”等术语,就是在这个译本里定下来的。
相关史事
比一比:
《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都是我国古代的农学著作,请你对它们进行比较。
北魏的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北方农业生产技术成果,包括农、林、牧、副、渔等。
明末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采集了《齐民要术》的优秀成果,系统地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政策和科学技术,同时还渗透了徐光启富国强民的“农政”思想。
这两部书都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做出巨大影响。
朝代 作者 著作 类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 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明末 宋应星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明末 徐光启 《农政全书》 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1.全书190万余字。
2.收入药物1800余种。
3.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4.约70万字.
5.记载药方11000多个。
6.总结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使我国药物学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7.传到国外,被译成多种文字。
下列条目哪些是对《本草纲目》的描述,哪些是对《天工开物》的描述,哪些是对《农政全书》的描述?
8.全书60卷
9.绘有120多幅插图。
10.17世纪流传到日本和朝鲜,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11.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大类。
12.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农学的创新的研究成果。
13.作者与利玛窦翻译了《几何原本》。
14.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15.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
16.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17.绘制1100多幅插图。
18.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19.全书对所载药物重新分类。
《本草纲目》1,2,5,6,10,17,19
《天工开物》3,7,9,14,15,16,18
《农政全书》4,8,11,12,13
1.明长城
1.左图中我们看到的长城是 朝时期建筑的,是为了抵御哪个少数民族修筑的?写出图中长城的起止点:A
B
A
B
2.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为保护长城我们应该怎样做?

辽东
嘉峪关
蒙古族
注意爱护文物,保护环境,严禁乱写乱画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长城有些城墙,平均高度为7—8米,城基宽6—7米,顶宽平均为4-5米。城墙的外侧设有2米的垛口,垛口上有望口和射洞。在长城沿线重要的位置上还修建关城,是重
要的防御据点和
关卡,著名的有
山海关、居庸关
、平型关、雁门
关、嘉峪关等。
相 关 史 事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戈壁滩上,是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关隘,也是古代丝路必经之地。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自古有“天下雄关”之称。
山海关坐落河北省秦皇岛东北,是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关城北倚峰峦叠翠的燕山山脉,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湾,因此得名。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秦长城
明长城
秦长城
嘉峪关
山海关
鸭绿江
比一比
明长城更长一些。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
秦、明两朝长城地理位置不同。
抵御匈奴南下
防范蒙古骑兵的侵扰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土筑
东段用条石和青砖,位置靠南
军事上抵御了少数民族的侵扰;经济上促进了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政治上连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
秦长城 明长城
目的
起止
建筑
作用
象征意义
80页问题思考
明朝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左图是古代某城市的平面图,你认为是哪个城市?
2.从图中看,该城市由哪几部分组成?在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2.北京城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外 城
皇 城
北京城的建筑风格是怎样的?
造型雄伟;布局严整;以一条中轴线贯通南北,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取得帝位以后,选定北京为都城,从1406年开始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的营建,历时15年,1420年基本建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
北京城是什么时候开始营建的?
材料补充: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明太祖第四子,大明第三位皇帝,1402年登基,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 、永乐皇帝等。
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在老家凤阳时对民情颇有所知。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打败建文帝 。朱棣在1402年在南京称帝。 1421年迁都北京。
紫禁城
紫禁城是北京城最中间的一部分,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典礼地方
中和殿是皇帝阅视奏书地方
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
天安门,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旧皇城南端的正门,那时叫作承天门 。
三、小说和戏剧
1.小说
图一
图二
材料:
小说和戏剧
图三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艺术特点: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地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施耐庵与《水浒传》
《水浒传》主要内容:书中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艺术特点: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吴承恩与《西游记》
《西游记》主要内容: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景,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艺术特点:小说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语言生动流畅,故事引人入胜。
明朝最负盛名的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反映了哪些内容?
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三、小说和戏剧
2.戏剧
牡丹亭——汤显祖
《牡丹亭》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小说和戏剧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与《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
故事梗概 此剧描写了官宦之女杜丽娘一日在花园中睡着,与一名年轻书生在梦中相爱,醒后终日寻梦不得,抑郁而终。杜丽娘临终前将自己的画像封存并埋入亭旁。三年之后,岭南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适逢金国在边境作乱,杜丽娘之父杜宝奉皇帝之命赴前线镇守。其后柳梦梅发现杜丽娘的画像,杜丽娘化为鬼魂寻到柳梦梅并叫他掘坟开棺,杜丽娘复活。随后柳梦梅赶考并高中状元,但由于战乱,发榜延时,仍为书生的柳梦梅受杜丽娘之托寻找到丈人杜宝。杜宝认定此人胡言乱语,随即将其打入大狱。得知柳梦梅为新科状元之后,杜宝才将其放出,但始终不认其为女婿。最终闹到金銮殿之上才得以解决,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明末的徐霞客长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半个中国。他坚持写日记30多年,留下了60余万字的游记资料。后人将这些日记整理成______________一书。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以及经济、交通、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其中对喀斯特地貌的考察和记录,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作者写景写物具体形象,情景交融,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
知 识 拓 展
小说和戏剧
1.小说:
小说
成书
时间
作者
内容
地位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元末明初
元末明初
明代中期
描写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
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
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
我国 小说的开山之作
优秀的长篇小说

色彩的神话小说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章回体
浪漫主义
归纳知识点





戏剧
长篇小说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建筑
科技
巨著
北京紫禁城
明长城
宋应星《天工开物》
李时珍《本草纲目》
徐光启《农政全书》
汤显祖《牡丹亭》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小结:本课内容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