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下历史第15课钢铁长城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下历史第15课钢铁长城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18 22: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毛主席视察海军与海军战士合影
一、陆、海、空军的建设
新中国成立时,海军只有百余艘陈旧舰艇。为了保卫祖国海疆的安全,我国陆续研制了多型舰艇,充实到海军。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
海军装备的变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90年代后海军的发展
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
旧中国国力较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进攻。而新中国有坚强的国力作后盾,也有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国防力量。
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3000多架。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官兵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在朝鲜战场击落敌机300多架,取得了辉煌战绩。
空军建立与发展
空军的建立及建立初的概况
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了国产化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空军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陆军的建设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也比较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新中国成立时
二、导弹部队的发展
导弹部队在现代化军队中不可或缺。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导弹部队
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
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组建
地位
任务

组成

更名
三、新时代强军之路
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201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总管、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陆、海、空军的建设
钢铁长城
导弹部队的发展
新时代强军之路
陆军的建设与发展
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组建:1966年,第二炮兵部队
地位: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成立五大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任务: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核反击、常规导弹精确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