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18 23:1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农民起义出身的朱元璋最终推翻了元朝,建立明朝,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强大一时的明朝也被农民起义推翻了,这是为什么?
探究一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探究二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探究三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末年的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状况。
2.分析明朝灭亡和李自成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
3.知道清朝的建立和清军入关。
阅读课文,找出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及影响。


探究一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明武宗之豹房
尚武爱玩乐
(第10位皇帝)
明神宗 不爱上朝
(第13位皇帝)
明熹宗 喜好木工
(第15位皇帝)
明宣宗
好斗蟋蟀
(第5位皇帝)
明世宗 好炼丹
(第11位皇帝)
政治腐败

刘瑾(1451—1510),陕西兴平人,六岁时被太监伯父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宦官。
弘治年间犯罪赦免后侍奉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宠爱,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权后趁机专擅朝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为“八虎”之首,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刘瑾被捕后,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他被认为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明朝末期宦官。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东林党争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政治腐败的表现:
(1)皇帝:

(2)皇室内部:

(3)大臣们:

(4)


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宦官专权
史料研读
农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
观察下面两图,你有何感想
2.政治腐败的影响(社会动荡)
表现:
①朝政的混乱,造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纪松弛,各级__________,对民众百般盘剥。
②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_________,肆意侵占民田,致使________________。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
官吏贪赃枉法
兼并土地
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 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1.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
由于天灾人祸,受灾的农民先是以山间的蓬草和树皮充饥,而后只能吃石块,生活条件极其恶劣。

想一想?
2.此状况造成怎样的后果?
1.明末农民起义原因







探究二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农民流离失所。(根本原因)
(2)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直接原因)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时给地主牧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并进入北京,推翻明朝,后被清军所败,在湖北九宫山遇伏身亡。

李自成
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进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读欢悦。”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1.“均田免赋”
2.军纪严明,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
材料研读
3.向贫苦百姓发放钱粮
爆发
地点 领导
人物 口号 建立
政权 历史
功绩 采取的
措施

请同学们完成:
陕西北部
李自成
均田免赋
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
(西安)
1644年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
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规定了严明的军纪;向贫苦农民发放钱粮等。
学习与探究
2、经过

陕西北部起义:
进军中原:
提出“均田免赋” 口号
攻克西安:
1644年,建立政权,
国号:大顺
攻克北京:
(1644年)
明朝灭亡:
崇祯帝自缢,明朝统治长达276年(1368年——1644年)




明思宗 朱由检
(1611—1644)
明朝末帝,年号崇祯
(1627—1644)
崇祯皇帝自缢处(煤山,今景山)
?1.原因相同 ;统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
秦王朝的暴政、繁重的赋税和残酷的刑罚,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
明末的政治腐败赋税杂税加上连年饥荒,民不聊生,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酿成农民大起义。
2.结果相同:
都直接推翻了统治王朝。
比较秦末、明末两次农民起义的相同点:
议一议
探究三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绿



















京师
(北京)
沈阳
(盛京)
赫图阿拉
萨尔浒
山海关
宁远
兴城
新宾











1616年,努尔哈
赤在此建立“大金”
政权,史称后金。

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
沈阳,后改称盛京。

明代辽东边墙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次年,改国号为清。

满洲兴起
努尔哈赤
皇太极


山海关
吴三桂
清军入关

1635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1636改国号为清
清朝的建立:
1644年清朝统治全国开始的时间
1616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
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
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圆圆
吴三桂
明辽东总兵,镇守山海关,明亡后摇摆不定。
初,三桂奉诏入援至山海关,京师陷,犹豫不进。自成劫其父襄,作书招之,三桂欲降...闻爱姬陈沅(陈圆圆)被刘宗敏掠去,愤甚,疾归山海,袭破贼将。 ——《明史》
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1.满洲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的联合进攻。
? 2.农民阶级局限性,拥兵百万,流动作战,没有根据地。没有统筹全局的观念,没有高屋建瓴的政治智慧,没有高瞻远瞩的政治谋划。
议一议
历史启迪
探究一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探究二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探究三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明朝的灭亡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李自成起义(农民起义)
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1644年)


课堂小结
爆发根本原因
失败重要原因
1.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皇帝昏庸无能    B.政治腐败
C.天灾人祸 D.满清强大

2.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口号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C.均田免赋
D.大楚兴,陈胜王
B
C
巩固练习
3.李自成起义建立的政权是(  )
A.张楚     B.大顺 
C.大齐     D.大蜀
4.他是明朝最后一个帝王,北京煤山的歪脖树见证了他的死亡,他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崇祯帝 D.努尔哈赤
5.如图是明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③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明朝建立 B.明成祖迁都北京
C.戚继光抗倭 D.明朝灭亡
B
C
D
“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得民心者得天下”
6.想一想: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
隋末农民起义推翻了隋朝;
元末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
明末农民起义推翻了明朝。
……
以上史实说明了什么?给我们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