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说课教案(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说课教案(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19 09:5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命?生命》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生命?生命》这篇课文选自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学科的四年级下册。它属于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文中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在整个第五组“珍爱生命”专题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瓜苗生长”“我听心跳”三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同时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他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二是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好在前面的两篇课文已经引发了学生对人生、对生命的一些思考和感悟,为学习本课做了铺垫。根据以上教学大纲的编排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文章的内容特点,我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读写“骚扰、震撼、糟蹋、短暂、茁壮”等词语。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以读为手段,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②抓住重点词语联系课文或实及体会句子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认真去体会生命的真谛,懂得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确定了教学的重难点,我的教学思路越来越清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说教法?
1、诵读法。个人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拉近与作者的距离。并能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2、情境教学法。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己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初步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仅凭想象难以有深刻的感受,因此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创设多种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3、启发诱导法。教师抓住几个重要问题,启发学生理清文章由“所见”“所想”到“所悟”的写作思路。?
三、说学法?
1、自读自悟法。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在‘问、读、思、议、品’的过程中理解感悟。”
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赏析。这是四年级上册大纲规定学生要求掌握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的这一方法将得到充分的锻炼。?
3、边读边做批注法。学生能够做到读写结合,有效的理解文章内容。?
四、教学设计思路?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以上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的教学思路为:?1、理清脉络,温故知新?2、专题研读,感悟体验?3、总结全文,升华情感?4、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五、教学程序?
这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我分为两课时来完成,其中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脉络。在这里,我所要说的是第二课时。首先第一环节?
一、理清脉络,温故知新?首先复习生字词(采用齐读、开火车的方式读屏幕上的词语)?其次,教师提问作者写了哪三个事例??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检查学生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起到一个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二、专题研读,感悟体验这也是这节课的重点环节。?
1、飞蛾求生事例我采用师生共同学习的方法?
首先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写作者感受的句子。用笔画出来,并在课本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读写结合,加深印象。?
多媒体出示句子: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学生朗读交流感受后,教师适时点拨?
①从哪些词语中能体会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找出关键词:极力、鼓动,再通过动作表演,比较体验:鼓动双翅与极力鼓动双翅有什么不同。学生一下子感悟到极力这个词语生动的刻画了飞蛾求生的强烈渴望。?
②想象当时飞蛾求生的画面,教师进一步点拨:在什么样的处境下,飞蛾还不放弃自己的生命?学生交流朗读后,教师提供四个词语供学生选择,并说出理由。多媒体出示;绝境、困境、险境、逆境。?
3.在这段话里面,作者给我们勾勒了小飞蛾绝境求生的一幕,首先写了飞蛾的处境,又写了飞蛾的表现,最后写了作者的感受,根据这三个层次进行分角色朗读。
有了第一个事例的学习基础,剩下的瓜苗生长与我听心跳事例我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
多媒体出示句子: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他仅仅只活了几天。在瓜苗生长事例中,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能够从仅仅只几天几个字中体会出小瓜苗虽然生命短暂,但却有顽强的生命力。从即使一词中体会出作者对小瓜苗的赞美与敬佩。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品读,从读中感受瓜苗顽强的生命力,感受作者的敬佩之情。?
教师及时启发:大自然中表现生命力顽强的事物有很多,但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了飞蛾和香瓜子呢?她的用意在哪里呢??
学生广泛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是的,连动物,植物中最弱小的都能如此珍爱生命,更何况是比他们大得多的人呢?所以接下来作者写到了她自己。?
多媒体出示句子: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的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我听心跳这一事例中,作者的感受,学生理解起来比较空洞,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首先?
①?用自己的右手放到左手的脉搏处倾听自己的心跳,感受生命的存在。?
②?多媒体出示:杏林子的手指图片,介绍她当时的情况:她的双手已经严重变形,只能用两根变了形的手指夹着笔写字,在这种情况下,杏林子都不想活下去了,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她用医生的听诊器听到了自己的心跳,意识到自己还活着,还有生的希望,于是她想:齐读屏幕上的话,通过图片直观感受再一次加深理解。?
③?多媒体出示杏林子在医院的日记。通过日记学生又一次体会到杏林子的人生态度,带着体会反复品读。?
教师小结:在好好的使用与白白的糟蹋之间,杏林子选择了好好的使用自己的生命,她就是这样对自己负责。因为对生命有了这样的思考,所以杏林子深情地写下了最后一段话(多媒体出示最后一段话)?
同学们齐读,,并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教师点拨引导:?①?在这一段话中有一组反义词,用笔圈画出来。?
②?什么叫有限,什么叫无限?学生充分交流后,多媒体出示:杏林子生前作品。帮助学生对有限无限的理解。?
学生能够总结出她的生命是有限的,作品是有限的,她的精神是无限的,她对我们的影响是无限的等说法。?
多媒体出示:杏林子图片,她就是这样一个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人们。我们不但要活着,还要活得有价值,让我们在一次读读这段话,争取把他背下来。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包含教学重点: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也包含教学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因此,我让学生反复品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把自己最先的感知、最深的感受表达出来,互相启发借鉴,共同享受并体验阅读中成功的快感。
抓住“点睛”词语,转换角色,深切体会,震撼心灵。?
及时拓展杏林子的其他资料,由课内走向课外,做到内外结合,帮助学生感悟其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在这篇课文开始的时候,杏林子提出了一个问题:生命是什么呢?接着用三个事例阐述了她对生命的理解,最后写了她对生命的感悟。两分钟时间准备?
写一写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或者摘录文章当中感受深刻的句子。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带着对生命的崇敬、热爱和感激,再次读课题。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像大家说的那样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让人生更有意义。?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搜集像杏林子一样,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价值的人的资料。
2、?阅读杏林子的作品:?
五、我的板书设计:?
教学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集中概括,应具有指向性、条理性、精炼性,根据本课内容的实际需要,我采用了提炼关键词的方法来板书,使学生一目了然,把握文章准确、精炼,有利于学生掌握本课的精髓,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降低课文难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