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20 20:13:24

内容文字预览

单元学习总结
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
阶段
历史背景
表现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城市变化尤其明显
中华民国成立后
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地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
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不高
改革开放以后
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趋势、特点、影响及认识
1.趋势: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尽管同我们现在的发展相比很有限并且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代表了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变化的主流趋势和人类社会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特点
(1)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改变了社会生活,因此,受西方的影响明显。
(2)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是以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代价的,因此,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
(3)从空间上看发展不均衡,近代社会生活变化较显著的是在城市和沿海地区,农村和内地变化缓慢。
(4)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方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3.影响
(1)中国社会生活发生显著变化,增添了新内容,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2)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
4.认识
(1)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阻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特别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
典例分析 (2016·江苏高考,10)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解题规范]
第一步:审题干
一明考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新潮女性的发型变革
二抓关键:“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
第二步:逐项分析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项
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说明剪发齐眉影响到了全国各地,包括乡村和城市,材料仅仅提到成都妇女多剪发齐眉,故A项错误
排除
B项
近代中国一直在提倡男女平等思想,但没有深入人心,政府认为妇女剪发齐眉有伤风化,不能体现男女平等,故B项错误
排除
C项
材料中“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说明政府在限制该行为,体现当时妇女新潮行为冲击了传统习俗,故C项正确
正确
D项
政府的处罚措施没有法律依据,体现不出民国法治精神,故D项错误
排除
答案 C
题型解读
题干与各备选项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在题干中往往用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形容词作为限定条件,如“根本的”“最突出的”“主要”“直接”“最早”“主要影响”“本质”“正确的是”等。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等。
解答技巧
(1)排除法:排除错误的、不够严密的与题干没有必然联系的选项。
(2)比较分析法:分析比较选项与题干的关系,选取对于题干来说更直接、更具体、更全面或更具根本性的选项。注意不能“以偏概全”“范围过大”“过于间接”等。
变式训练
1.1929年《大公报》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有法条、有判例、有轶闻,足为解决离婚问题之圭臬,足供改进法律之参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
B.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
C.《大公报》专门提供法律帮助
D.西方法律开始传入中国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
答案 A
解析 《离婚法论》的广告属于民事内容,可以看出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故A项正确;1929年是南京国民政府,故B项错误;《大公报》是大众传媒,不是专门提供法律帮助的,故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2.(2018·保定模拟)1922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公司在报纸上打出这样的营业广告。“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农工商学各界”。这则广告(  )
A.旨在引导民众正确看待西方文明
B.认为新式交通有助于提高效率
C.说明新式交通已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D.体现出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
【考点】铁路与公路
【题点】近代中国的公路建设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得出该广告认为新式交通有助于提高效率,故B项正确。
3.(2018·晋中调研)下表为民国时期各类报纸的部分纪事,根据该纪事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
民国时期各类报纸的部分纪事
年份
纪事
《申报》
1918年该报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
《中央日报》
1932年多次发表“赤化祸害论”的社论
《新民日报》
民国二十七年,社址所在的县城沦陷,不得不宣布停刊
《救亡情报》
其发刊词说:“抗战救亡”是全国人民的呼声
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B.民国时期的报纸都以客观公允作为报道原则
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
D.民国时期的各类报纸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考点】报刊业走向繁荣
【题点】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1932年多次发表‘赤化祸害论’的社论”可知,《中央日报》是站在国民党政府的立场上报道的,不符合客观公允的原则,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1.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2.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3.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理解近代以来我国在社会生活习俗领域的变化。
3.认识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因素。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鸦片战争前: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
2.鸦片战争后
(1)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①衣
鸦片战争后
“洋布”“洋装”进入百姓生活
辛亥革命后
孙中山设计了中山装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服装五花八门,有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和裙子等
②食: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③住: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④社会风俗
戊戌变法时
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辛亥革命前后
“断发易服”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
民国时期
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改为简约文明
(2)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农民过着贫穷的生活,传统的风俗习惯仍在沿袭。
[思维点拨]
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2.中国近现代,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人们的社会生活近代化程度较高,但在偏远农村和内陆地区却变化不大。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受西方外来文明影响深刻,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
(2)表现
①社会风尚: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社会风尚的主流。
②物质生活:由于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2.改革开放后(1978年以来)
(1)背景:改革开放的实行,党和政府重视改善民生。
(2)表现
领域
主要变化

服装颜色五彩缤纷,款式多样化,时尚

①到1987年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②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丰富百姓餐桌

①城市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②农民纷纷兴建新房;③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城镇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社会风尚
①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②休闲娱乐方式多样化;③逐步形成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
[知识点拨]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实质上就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随着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明走向了近代化,中国的社会生活也逐渐走向文明化、民主化。
[图解识记] 近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主题一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史料 ①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②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史料解读]
①表明社会生活变迁的时代背景。
②说明社会生活方式的西化。
[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提示 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
2.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史料一 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长袍马褂
中山装、西装等
中餐
西餐
马车、轿子
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自由恋爱、新式婚礼
史料二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②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史料解读]
①对表格左右内容进行比较,可以直观看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具体变化。
②说明近代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外来因素的影响。
[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一、二,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并指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
提示 变化方面:服饰、建筑、饮食、交通、婚礼习俗。
特点: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既保存传统,又吸收西方优点。外部因素:受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
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客观上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②政府政策的影响: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清政府、民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使中国的社会生活进一步发生变化。
③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着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
④近代工商业发展的推动: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建立,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
(2)特点
①从地域上看,由通商口岸、沿海城市推向内地,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②从过程上看,由西方传入,有较强的殖民色彩,且中西合璧、新旧并存。
③从程度上看,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变化大,内地和广大农村的变化小,城乡社会生活变化不均衡。
④从动力上看,社会运动的开展、部分上层人物的倡导、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生产与生活方式向中国的渗透都是重要的推动因素。
主题二 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的变迁
史料 “文化大革命”时期,①“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②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史料解读]
①表明服饰单一化。
②表明服饰多元化。
[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民众的服饰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变化的主要因素。
提示 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观念变化;外来文化影响。
2.社会习俗的变迁
史料一 农业社会那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由散漫的无规律生活方式,被工业社会的快节奏规律化制式化的作息方式所逐步取代,都市人开始习惯于上下班制,星期日和固定节假休息制。——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史料二 为政者对社会风气起着率先垂范的引领作用,就目前来看,通过涵养崇清尚俭、不慕虚荣的党风政风来带动社会风气转向,恐怕才是政府形塑社会风气的合理方式。
——人民时评:政府该如何“移风易俗”
[史料解读]
两段史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作息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党风政风的变化对社会风气转向产生重要影响。
[问题思考]
依据史料一说明社会习俗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依据史料二分析当今党风政风的转变有何意义?
提示 (1)国人接受了工业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节假日休息制形成。
(2)内涵:清廉节俭,不慕虚荣。
意义: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新习俗。
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变迁的特征及原因
(1)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
①特征:人民当家作主,生活日益改善,但仍未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
②原因: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使人们获得了自由和平等地位;改革开放前,生产力低下、人口多、极“左”思潮的影响。
(2)改革开放后
①特征:在20世纪末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原因: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生活发生巨变的根本原因,直接推动了物质生活的变化;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实施;农村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迅速发展的结果;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物质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而且直接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社会影响和认识
1.社会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2.认识
(1)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和阻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特别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
(3)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
1.1859年,英国人呤俐在广州街头散步,“看到很多中国姑娘的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这反映了(  )
A.习俗变迁实现女性解放
B.西方文明影响生活习俗
C.政府明令废止女子缠足
D.习俗变迁促进经济发展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可知西方文明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习俗,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2.《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  )
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
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
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
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
答案 A
解析 材料表明清末北京的汉族妇女缠足之风仍很盛行,因此穿弓形鞋的人极为普遍,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故A项正确。
3.(2017·北京海淀期末)如图描绘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场景。画面能够明确、充分体现的是
(  )
A.经济发展导致妇女地位提高
B.社会政治运动带来男女平等
C.社交方式和社交礼仪的变化
D.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
答案 D
解析 经济发展导致妇女地位提高,画面无法明确充分体现,故A项错误;男女平等画面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从图中无法看出社交方式和礼仪的变化,故C项错误;女性走出家庭,集体聚会是受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故D项正确。
4.(2017·四川学业水平测试)如图所示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妇女最时尚的着装——列宁装。这反映出当时女性的着装(  )
A.款式多样
B.受西方服饰影响
C.受苏联影响
D.注重个性
【考点】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题点】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
答案 C
解析 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友好,妇女的着装因而也受到了苏联的影响,故选C。
5.(2017·云南学业水平考试)下图分别展示了20世纪70到90年代我国流行服饰的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政策因素是(  )
A.外来文化的影响 B.服装业迅猛发展
C.改革开放的实施 D.穿着品味的变化
【考点】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题点】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
答案 C
解析 抓住设问中关键词“政策因素”和图片中我国流行服饰从单调到多彩的变化。
6.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它的变化记录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元元年,高宗又“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并金带;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并银带;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石带;庶人服黄,铜铁带”。
——《新唐书·车服志》
材料二 在各个通商口岸城市,衣着华丽、不循规制者大有人在……新式学堂里生动活泼的学生装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新式军队也一改过去兵勇时代邋遢的形象,呢制军装映衬出军人威武的英姿;民国以后……衣饰上的平等观念更是得到了法律上的确认。
——苏文生、赵爽《西风东渐——衣食住行的近代变迁》
材料三 19世纪的后三十年西方女性裙子的重心移向后臀,并用堆积的大蝴蝶结和褶裥来增加后部的丰满感,上体的造型则是突出胸部的丰满。……塑造出的是既窈窕又丰满、既迷人又端庄的西方美女形象。——张乃仁、杨蔼琪著译《外国服装艺术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服饰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分析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后期西方女性着装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
答案 (1)特点:具有严格的等级规范。
原因: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君主专制制度;小农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2)变化:突破等级观念;个性鲜明;职业特点突出;服饰平等得到法律保障。
原因:通商口岸的开放;近代教育的发展;新式军队的建立;中华民国的建立;西学东渐等。
(3)特点:注重个性;崇尚美感等。
原因:工业革命影响;民主政体的确立与完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或人文主义等);女权运动兴起(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地位的提高)等。
[基础达标]
1.《竹枝词·京华咏俗》写道:“衣裳时样年来瘦,渐仿洋装显细腰。”这种情况表明(  )
A.西方服饰开始传入中国
B.民间服饰受到西方影响
C.新式服饰体现等级观念
D.洋装普遍取代传统服饰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关键信息“渐仿洋装”可看出,中国服饰的变化受到了西方的影响,故选B。
2.服饰是一种记忆,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从图一到图二的变迁记录了近代中国(  )
       图一       图二
A.从传统、封闭走向现代、开放
B.从逐步沉沦到民族独立
C.从文化浅显走向富有文化内涵
D.从审美单一到个性鲜明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
答案 A
解析 图一为清朝的长袍马褂,图二为辛亥革命后出现的中山装和西装,其中中山装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从图一到图二显示了从传统到开放的表现,故A正确。
3.民国初年上海流行单页公历“月份牌”,其绘画主题多为女性。如图是一张“月份牌”,它可以用来研究近代(  )
①服饰变革 ②交通变化 ③女性地位 ④礼仪革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
答案 C
解析 据图中女性都穿旗袍可得出民国初年服饰变革,故①正确;据图中木船无法得出近代交通变化,故②错误;据材料“绘画主题多为女性”可以用来研究女性地位,故③正确;礼仪革新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4.(2017·山西学业水平测试)据《上海研究资料》记载,有个小东门岗警,将发辫盘于帽内,被商团窥出了破绽,逼令该巡士将制帽除去,于是真相毕露,看众大哗,揪住其油发大辫,要带他剪去。这种场景最早可能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辛亥革命以后
C.日本侵华期间 D.新中国成立后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描述可知是辛亥革命后的“断发易服”,故B项正确。
5.(2018·汉口高一检测)上海石库门住宅(如右图)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石库门的出现反映了(  )
①近代中国建筑的完全欧化 ②近代中国生活模式的转型 ③近代中西文化的交融 ④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中“上海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可知①近代中国建筑的完全欧化表述错误,排除含①的选项,故选B。
6.从甲图到乙图的历史变迁,反映了(  )
甲图 清末婚嫁  乙图 民国婚照
A.男女日常服饰的逐渐变化
B.先进习俗已取代落后习俗
C.近代婚姻礼俗的删繁就简
D.婚姻自主观念的普遍流行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
答案 C
解析 从甲图到乙图反映的是明媒正娶、媒妁之言的旧式婚礼向简洁的新式婚礼转变,故C项正确。
7.(2018·上饶高一检测)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但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断发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下面对“辫发之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深受欧美文化的影响
B.体现了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
C.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
D.是国人文明程度不一的表现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
答案 C
解析 太平天国的“蓄发令”是汉族反对满洲贵族统治的体现,而“断发易服”“保辫会”的出现,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近代民主力量与封建残余势力的较量,所以题干说的这些“辫发之争”实际上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故C正确。
8.顾维钧回忆他在20世纪初与梅兰芳交往时说道:“有人介绍我和梅兰芳初次见面时,他对我打千(介乎作揖和下跪之间的礼节),其实我不过是外交部的秘书。两年以后我们再次见面时,他向我鞠躬而未打千。以后他从国外演出归来,我们又见面了。从那以后,我们只是握手。”这些变化说明近代中国(  )
A.平等意识逐渐增强 B.风俗礼仪中西合璧
C.传统礼仪不复存在 D.演员地位逐渐提高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从打千到鞠躬再到握手,是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反映的是近代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平等意识逐渐增强,故A项正确。
9.(2018·佛山期末)先生、小姐、阁下、女士等中国人的传统称谓在大陆几乎消亡。突然间,人们似乎不再有身份、性别的差异,有时候为了表示一下区别,可以称“老同志”“小同志”“女同志”“男同志”,还有“领导同志”“解放军同志”“警察同志”。这个现象发生在(  )
A.鸦片战争后 B.民国成立后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
【考点】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题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社会生活和风尚
答案 D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不再有身份、性别的差异”,出现了“老同志”“小同志”“女同志”“男同志”的称呼,故D项正确。
10.20世纪末,中国的传统服饰连同印花棉布、古典丝绸又在国际时装舞台上活跃起来,掀起了一股股各具特色的“中国风”。时装“中国风”的出现反映了(  )
①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 ②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③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④服饰深受政治生活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
答案 A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时间信息“20世纪末”,这一时期中国综合实力提升、经济全球化加强,中国的传统服饰在国际舞台的活跃,体现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同时由于中国的政治影响力提升,中国的文化对国际社会产生极大的辐射作用。由此分析,A项正确。
[能力提升]
11.(2018·沧州高一检测)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上海《申报》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由此可知民国初年(  )
A.服饰文化颠覆了传统
B.崇洋媚外之风开始盛行
C.民众普遍接受西式服饰
D.服饰变革带有时代色彩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
答案 D
解析 “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表明服饰的变化受时代的影响,故D项正确。
12.1919年6月,曾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女子沈佩贞致函国会,陈述了她与议员魏肇文的婚姻情况,对魏肇文登报毁婚表示不满,希望通过法庭解决家庭纠纷。这件事在当时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对材料理解比较全面的是(  )
A.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B.民主法治,深入人心
C.妇女解放,潮流涌动
D.社会观念,碰撞转型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
答案 D
解析 材料既反映了女子思想的解放,也可以看出旧的婚姻观习俗依然存在,故D项正确。
13.1912年3月,民国政府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1916年内务部又颁《内务部通咨各省劝禁妇女缠足文》;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布《禁止妇女缠足条例》。这从反面反映出(  )
A.政府法规引导风尚变迁
B.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迁
C.民国政府首倡废止缠足
D.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
答案 D
解析 一方面教材中有明确表述,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坚若磐石地沿袭下来,另一方面材料中十多年间民国政府不断要求“废止缠足”,也从反面说明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故D项正确。
14.2008年底,由国内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了改革开放流行语征集活动,最终选出全国十大流行语: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黑猫白猫、上网、改革开放、北京奥运、炒股、中国特色、雄起。这些流行语(  )
A.反映了部分公务员思想观念转变
B.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
C.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变
D.表明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高
【考点】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题点】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生活和风尚
答案 C
解析 这些流行语所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变化,所涵盖内容很多,包括政治、经济、思想、体育等多个方面,故C项正确。
15.近期,在“现代女人的嫁妆流行啥?”的调查中,下面调查结果说明(  )
问卷提问
结果前三位
现代女人的嫁妆流行啥?
1.房子:最奢侈的嫁妆
2.车子:最受宠的嫁妆
3.票子:最实用的嫁妆
A.社会进步,旧风俗观荡然无存
B.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提高
C.体现改革,市场理念影响婚俗
D.社会转型,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考点】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题点】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生活和风尚
答案 B
解析 由调查结果前三位看,现代“嫁妆”档次很高,有房子、车子,还有票子。这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注重嫁妆的实用性,将嫁妆与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密切联系,故选B。送“嫁妆”本身就受传统婚俗观的影响,送“嫁妆”不属于商业行为,材料无法反映女性的政治地位情况,故排除A、C、D。
16.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 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的。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三,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题点】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时综合
答案 (1)变化: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的加深。
(2)社会经济的发展(或社会化大生产);国家的政治变革(或政府政策推动)。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家庭民主。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1.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进步的主要表现。
2.理解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原因。
3.分析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交通工具的进步
1.铁路
(1)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2)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
(3)新中国成立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4)新中国在机车的制造方面也有很大进展,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2.公路
(1)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中国。
(2)民国时期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3)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许多山区也通了汽车。
3.水运
(1)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2)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90年代后开始萎缩。
4.航空
(1)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2)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3)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思维点拨] 
1.近代铁路主权被列强把持,以便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现代中国的铁路主权掌握在人民政府手中,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2.鸦片战争以后,近代化的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革新首当其冲。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各种具体环境的影响,新旧交通工具长时间并行存在。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1.新中国成立前
(1)电报
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建起第一个电报机房。
②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③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
④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
(2)电话
①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②此后,发展缓慢,普及率低。
2.新中国成立后
(1)逐渐形成覆盖全国的电讯网络。
(2)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3.影响: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思维点拨] 
近现代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信息的交流与传递,而且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易混易错] 中国现代通讯事业的发展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结果。近代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既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又便利了列强进一步侵略中国。
主题 近现代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
1.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
史料 
[史料解读]
图例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比重远远大于中国人自己修筑的铁路,同时,很多铁路都是贷款修筑的,这体现了近代中国铁路发展落后并且受制于外国的特点。
[问题思考]
依据史料分析此时期中国的铁路运输业发展的特点。
提示 中国近代铁路运输业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受外国控制。
2.近代铁路事业缓慢发展的因素
史料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①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②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③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遂搁置修路倡议。
[史料解读]
①、②、③划线句子分别从政治、思想、资金三个方面说明“清政府遂搁置修路倡议”的原因。
[问题思考]
据史料,分析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缓慢发展的原因。
提示 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受封建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资金和技术的缺乏。
3.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影响
史料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史料解读]
近代交通运输业,特别是近代铁路事业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史料划线部分中的“经济”“信息”“知识”“现代化”等关键词都是这些影响的具体表述。
[问题思考]
依据史料归纳铁路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提示 促进经济发展、信息流通、知识传播;有助于打破传统习性,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4.近代通讯的发展
史料一 1919年5月4日的北京学生运动能立即席卷全国……与电报快捷传递消息和社会动员的功能密不可分。电报,其重要性在于,在交通系统远不足以把全国连为一体时……①电报系统至少可把全国连为一个时间共同体,这是后来全国同步的社会和思想运动的技术基础……——程巍《清末电报网与国家统一》
史料二 19世纪80年代,对中国刚兴起的通讯事业有人赋诗曰:“②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为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
[史料解读]
①体现了电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政治思想运动产生的基础性影响。
②体现了近代通讯工具的特点。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分析归纳近代电讯技术有哪些特点?
提示 速度快,效率高;距离远,范围广。
(2)史料二中的诗所赞的是什么通讯工具?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通讯工具?这些通讯工具有何作用?
提示 电话。有线电报、无线电报等。作用:促进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1.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发展变化的特征
(1)动力:由人力、自然力向机械力发展。
(2)技术:由从西方引进到中国自制自研。
(3)地区发展差别:城市近代化进程显著,乡村缓慢。
(4)对象:由权贵富绅向平民化、普及化发展。
(5)进程:初期由于受到各种势力的阻挠,发展缓慢,后来进程日益加快。
(6)种类:铁路、公路得到发展,海上和内河航运发展较快,航空事业有所进步。
2.中国近代通讯事业的兴起原因和积极影响
(1)兴起原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国外新技术的传入。
②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③军事政治的需要。
④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积极影响
①加快信息传递,有利于航运、防汛等。
②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加强了国防建设,保证了军情的及时性与军队的机动性。
④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⑤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1.1874年1月29日,《申报》发表题为《记新式小车》的评论道:“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租界通衢已见。斯新式装饰华丽,乘坐舒服,想实适于时需也。其车来于东洋……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下列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新式小车”是近代交通工具自行车
B.“新式小车”仅仅满足了达官贵人的出行需要
C.“新式小车”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
D.“新式小车”已经取代传统交通工具
【考点】铁路与公路
【题点】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进步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租界通衢已见。斯新式装饰华丽,乘坐舒服,想实适于时需也。其车来于东洋……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可以得出“新式小车”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故C项正确。
2.下图是吴淞铁路公司于1876年发行的“铁路火轮车”招贴画。据记载,当“火轮车”通过时,人们纷纷涌来,争相乘坐。图文材料说明(  )
A.近代交通工具首现中国 B.国人观念发生彻底改变
C.铁路火车影响人们生活 D.广告公司广揽旅游业务
【考点】铁路与公路
【题点】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示材料信息“当‘火轮车’通过时,人们纷纷涌来,争相乘坐”可知铁路火车影响人们生活,故C项正确;A、B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3.如图是1909年《民权画报》刊载的讽刺漫画。该漫画(  )
A.表达向西方学习的愿望
B.庆祝中国跨入铁路时代
C.揭露列强对中国铁路主权的控制
D.反映西方国家对中华文明的认同
【考点】铁路与公路
【题点】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
答案 C
解析 根据“1909年《民权画报》刊载的讽刺漫画《各国联合龙灯大会》”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列强逐渐控制中国铁路修筑权,故C项正确。
4.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考点】通讯工具的变迁
【题点】通讯工具的变迁
答案 C
解析 19世纪中期还没有出现无线电报技术,故A项错误;无线电报技术是19世纪末发明的,但当时没有传到中国,故B项错误;无线电通讯方式在中国出现于1906年,故C项正确,D项错误。
5.下表实质反映出近代中国(  )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时间
上海出现时间
成都出现时间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2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1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4年
A.对西方发明的接受进程很缓慢
B.仅在大城市传播西方发明
C.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D.内地大量采用西方发明成果
【考点】通讯工具的变迁
【题点】通讯工具的变迁
答案 C
解析 材料体现了西方发明传入中国及在中国内地的传播越来越快,表明近代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故C项正确。
6.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缩短”了人类的空间距离,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旧并存的近代交通工具
材料二 随着大吨位轮船在海上开始取代帆船……铁路网的建设,极大地降低了货物的运输费用,便利了国际间的贸易,使各国的国内市场逐渐汇合成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扩大了世界商品的行销空间。——黄鲁成《国际贸易》
材料三 
(1)观察材料一,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新式交通工具有何进步之处?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交通运输工具革新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3)材料三所示的这种交通工具最早出现在哪次工业革命中?
【考点】铁路与公路;水运与航空
【题点】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进步
答案 (1)进步:牵引动力变化;运输更便捷;更有利于国计民生;速度更快;运力更大;费用更低廉。
(2)影响:降低运输费用;便利国际贸易;推动世界市场形成;扩大商品行销空间。
(3)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 第(1)题应注意从交通工具的动力、速度、运力、费用和国计民生等角度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归纳。第(2)题要注意从费用、范围等角度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归纳。第(3)题应根据图片先确定交通工具的种类,再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基础达标]
1.如图是1881年开平煤矿请英国人设计的铁路,顽固官僚认为火车的轰鸣与震动会“损伤地脉”,最后竟不行机车,而出现图中所示骡马拖载车辆的运煤情景,变成了“马车铁道”,这条铁路应该是(  )
A.吴淞铁路 B.京张铁路
C.唐胥铁路 D.粤汉铁路
【考点】铁路与公路
【题点】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
答案 C
解析 吴淞铁路是英国资本集团擅自修建的,与“开平煤矿请英国人设计的铁路”不符,故A错误;京张铁路是1905年詹天佑主持的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与材料不符,故B错误;唐胥铁路是当时开平煤矿为运煤而修建的,清政府以机车行驶震及皇帝陵园为由,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故C正确;粤汉铁路是1900年动工的从广东广州到湖北武昌的铁路,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错误。
2.1910年,假如你想从张家口到北京旅游,为了方便和实惠,你最应该选择(  )
     A     B    C    D
【考点】铁路与公路
【题点】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
答案 A
解析 根据时间、起止地即可判断应选择火车,故选A项。
3.(2018·衡阳高一检测)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状况,该状况主要体现了(  )
A.清朝政府全盘引进西方技术
B.中国交通近代化与西方同步
C.国人无法接受西方先进技术
D.西方文明影响近代中国社会
【考点】铁路与公路
【题点】近代中国交通的进步
答案 D
解析 由图片中的汽车等信息可知西方文明影响近代中国社会,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史实不符。
4.民国时期,“自铁路四通,奇技淫巧,皆萃于都市,故近城镇者习奢华,而山泽则尚朴素,风气固判然两截”。上述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城乡思想观念的截然对立
B.城乡生活习俗的巨大差异
C.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日益拉大
D.交通进步是习俗变革的根源
【考点】铁路与公路
【题点】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
答案 C
解析 从题干材料可看出,城乡风气截然不同的原因是城市新式交通事业的发展,而城乡交通事业发展的差距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造成的,故选C。
5.(2018·兰州高一检测)《上海洋场竹枝词》写道:“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材料反映了(  )
A.中国交通设施发展迅速
B.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发展
C.交通发展引发观念转变
D.近代交通的半殖民地色彩
【考点】铁路与公路
【题点】近代中国交通进步的影响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中《上海洋场竹枝词》这一信息可知,题干中只体现出了上海这一地区交通设施的变化,故A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工业革命,故B错误;题干中“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说明交通发展引发观念转变,故C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半殖民地色彩,故D错误。
6.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利,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  )
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
【考点】水运与航空
【题点】近代中国的水运事业
答案 A
解析 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材料中“招商局与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说明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7.下图是中国近代时期一张老照片,从中体现发生变化的社会生活领域是(  )
A.服饰 B.建筑
C.通讯 D.婚礼
【考点】通讯工具的变迁
【题点】通讯工具的变迁
答案 C
解析 图片人物穿的是传统服装长袍马褂,故A项错误;图片没有反映建筑物情况,故B项错误;图片人物在接电话,反映的是通讯工具的变化,故C项正确;图片没有体现婚礼,故D项错误。
8.(2018·商丘高一检测)近代有大量竹枝词对西方新事物进行了赞叹,如“最是称奇一线长,跨山越海度(渡)重洋。顷刻音书东海来,机关错讶有神仙。”该材料反映的是(  )
A.电报传输 B.无线电传输
C.电话传输 D.互联网传输
【考点】通讯工具的变迁
【题点】通讯工具的变迁
答案 A
解析 由竹枝词的内容推测该文明成果是通讯工具有线电报,故A项正确。
9.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公平性,让各地的孩子能够选择想要学的课程,享受到全球最优秀的课程资源,我们可以选择的最佳现代技术手段是(  )
A.电话 B.无线广播
C.卫星电视 D.互联网
【考点】通讯工具的变迁
【题点】通讯工具的变迁
答案 D
解析 互联网不仅集电话、广播和电视三者的功能和优势于一体,还具有高度互动、迅捷便利、费用低廉的优势,故是最佳的选择。
10.改革开放后,我国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影响包括(  )
①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 ③束缚了人们思想 ④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通讯工具的变迁
【题点】通讯工具的变迁
答案 B
解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电讯产业快速发展,“束缚了人们思想”与史实不符,故B项正确。
[能力提升]
11.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以及成千上万的行人。这表明上海(  )
A.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
B.各地经济发展具有严重不平衡性
C.交通工具受西方的影响比较深
D.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
【考点】铁路与公路
【题点】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进步
答案 D
解析 “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可看出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故D项正确。
12.1890年前后,一位居住在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看到,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而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  )
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
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民众生活习俗
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近代思想观念转变
【考点】水运与航空
【题点】水运事业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主要表达的是轮船比传统的交通工具木船快捷,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送儿子去教会学校学习西方制造便是新观念下的行动,D项正确。
13.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是(  )
A.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B.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考点】水运与航空
【题点】水运事业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别肠转如轮”“眼见双轮驰”表明近代汽车、轮船的出现;“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意指送行之人未及返回,旅人已经到了天尽头,从中可见近代交通工具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之深。
14.(2018·赣州高一检测)从19世纪60年代起,西方列强相继向总理衙门提出修筑铁路的要求,江西巡抚李鸿章认为:“查铁路费烦事巨,变易山川,彼族亦知断不能允,中国亦易正言拒绝。”材料现象表明李鸿章(  )
A.不了解火车的作用 B.一心只想创办洋务企业
C.封建迷信思想浓厚 D.害怕列强借助铁路侵华
【考点】铁路与公路
【题点】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进步
答案 C
解析 从题干材料可看出,李鸿章反对修筑铁路的理由是“变易山川”,体现了其浓厚的封建迷信思想,故选C项。
15.河南新乡的西瓜自“火车通行,销路益远”。奉天“昔年多种菜蔬,仅销境内,近年交通便利,运销外县者甚多”。广西桂平自从轮船通行,“土物出境倍易于前……而家畜鸡豚亦各载之舟中,随大江东去,售诸港粤,日月不休”。材料反映出近代交通(  )
①扩大了商品市场 ②冲击了自然经济 ③便利了列强侵略 ④带动了沿线地区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铁路与公路
【题点】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进步
答案 A
解析 “火车通行,销路益远”说明新式交通工具扩大了商品市场,故①正确;“土物出境倍易于前”说明冲击了传统的自然经济,故②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列强侵略的信息,故③错误;“近年交通便利,运销外县者甚多”说明火车沿线地区商业发展,故④正确,A项符合题意。
16.近代运输格局成为反映时代变迁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铁路和轮船运输因极大的载运量而大大减低了运输成本。1830年到1870年,英国实业家修筑了两万公里铁路,连接了工业中心、铁矿、港口等。……为了便于交通和货运,美国政府开凿运河,私人投资者建立起轮船航线和铁路网络。到1860年,东北部的工业区、南部农业区以及中西部城市之间已有铁路相连。发明创造开启了工业化进程,也造就了铁路和轮船;而后者因为提供了快速廉价的交通方式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英]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汉口至上海航线的各轮船公司概况
开办年
国别
公司
船只(艘)
吨位
1875
中国
招商局
4
5 860
1887
英国
太谷、怡和
7
13 922
1898
日本
大阪
4
6 581
1899
德国
瑞记、美最时
5
5 743
材料三 轮船使商业贸易流通渠道发生了实质性变化,1881年进出汉口装运茶叶的远洋轮船有30艘,吨位达48 670吨;汉口至宜昌轮运航线的出现,使货物运转日期缩短了一个月……但是轮船不可能迅速而彻底的将传统木船挤出近代商品流通渠道,以1881年为例,汉口进出船只中,木船为250艘,吨位达41 887吨;外国租赁木船为127艘,吨位达11 289吨。武汉地区以土货进出口为主轴的市场,基本上依傍木船运输。
——任放《近代两湖地区的交通格局》
(1)据材料一概括英美近代运输格局出现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经济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长江航运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湖北航运业的格局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考点】水运与航空
【题点】近代中国水运的进步
答案 (1)原因:工业革命的促进;政府倡导;实业家的推动。
影响: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2)特点:列强在中国轮船航运业占据优势;英国居于首位;中国近代航运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成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打开中国大门;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沿海沿江交通;洋务运动的推动。
(3)变化:远洋航运有所发展;轮船与木船既竞争又互补。
说明:新式交通工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工业化是历史的重要趋势;社会转型艰难。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1.了解近现代中国大众传媒变迁的有关史实。
2.理解大众传媒发展变迁的原因,认识它们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讨它们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出现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
(2)自19世纪70年代起,出现了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
2.高潮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表现
时间
作用
戊戌变法前后
维新派创办报刊,宣传维新思想
辛亥革命时期
革命派创办报刊,同维新派展开论战
新文化运动时期
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3.发展
(1)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①《人民日报》《红旗》等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的内容也较丰富。
②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思维点拨] 
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内因
(1)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报刊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2)近代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3)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
[图解识记] 
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及作用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事业
(1)起步: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2)成熟: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
(3)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主题。
(4)辉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2.电视事业
(1)诞生: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普及: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
(3)影响
①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
②在现代社会中,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思维点拨] 
电影媒介的特点
(1)时效性不强。(2)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享受。(3)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易混易错] 
报刊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新闻事件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经济生活与文化娱乐生活。影视最主要的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需求,其次是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
三、互联网的兴起
1.诞生:20世纪60年代末。
2.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特点
(1)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被称为“第四媒介”。
(2)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影响
(1)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2)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易混易错] 
互联网的普及不但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反而出现同时向上发展的趋势,实际上传统的媒介纷纷通过网络来获得读者和观众。各种有实力的传统媒介机构都建有自己的网站,争夺网络媒介的一席之地。
主题 中国近现代传媒的变迁
1.报刊
史料一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操,遂致力于办报,藉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史料二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史料解读]
两段史料分别分析了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史料一划线部分“西方列强的入侵”“外患之凭陵”,说明了外部原因,“清廷之腐败”说明其内部原因;史料二划线部分则强调了报刊业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提倡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2)据史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报刊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提示 (1)①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清廷腐败,政治黑暗。
②目的:舆论宣传,唤醒民众,革新图存。
(2)近代报刊与社会政治斗争的关系非常密切。它助推了维新变法等政治运动的发展,维新变法等政治斗争借助报刊展开宣传,又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
2.影视
史料 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吗?——1909年《大公报》
[史料解读]
从划线部分信息“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和“1909年”判断“开眼界”描述的媒介。从划线部分信息“开眼界”“看欧美各国风土人情”归纳其 “比听戏强”的表现。
[问题思考]
史料中使人“开眼界”的是什么?“比听戏强得多”的表现是什么?
提示 电影。
表现:可以直观感受各国风土人情,可以较快感受生活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人们的生活和文化需求。
3.互联网
史料一 要想预言互联网的发展,简直就像企图用弓箭①追赶飞行的子弹一样。哪怕在你每一次用指尖敲击键盘的同时,互联网就已经不断地变化了。——英国学者尼尔·巴雷特
史料二

[史料解读]
①用夸张的比喻说明互联网发展迅速。
②漫画形象地说明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具有负面影响。
[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反映的互联网迅速发展的现象,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①互联网集其他媒介的优势于一体,而且成本低廉;②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人们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③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2)结合史料二中的漫画分析网络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提示 网上信息量大,各种信息良莠并存,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淫秽色情、诈骗等负面信息便会乘机而入,影响社会,特别是对好奇心强而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具有更大的影响。
1.近代社会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①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报刊,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渗透和入侵由外国人创办的。
②“报”“刊”不分。中国近代所谓报,实际上既指报纸,也包括各种期刊。
③办报活动与现实政治斗争关系密切,大部分报刊都是因政治斗争需要而创办的。
(2)影响
①报刊作为重要的新闻媒介,时效性较强,是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重要渠道。
②在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近代社会,报刊对中国政治和思想的近代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影响及应对之策
(1)影响
①积极方面:互联网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获取更多的知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②消极方面:网络不良信息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比如,使不少青少年迷恋网吧、荒废学业、误入歧途等。
(2)应对之策
①顺应世界潮流。由于互联网具有极大的优势,我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互联网技术在各个产业中的作用,促进社会信息化发展,从而带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除负面影响。针对网络的负面影响,政府必须加强管理,使互联网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同时,社会、教师等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科学、合理地使用互联网。
大众传媒的变迁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1.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内容的新闻事业的功能,是报刊业的主要任务,它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有着重大影响。维新派、革命派曾以报刊为阵地,大造变法或革命的舆论。后来,报刊上开始登载商业广告、娱乐信息,而且比重日益增大,但新闻报道仍被人们认为是报刊的主要特征。
2.影视是带有政治导向的,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但其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消磨闲暇时光,
发散剩余能量,转换情绪,获得修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影视中夹带大量商业广告,甚至出现电视商场的专题节目,引导人们消费。总之,影视对人们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
3.互联网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互联网的出现,将人类推向新的生存空间。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家中或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完成工作,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增加了乐趣。
1.下表是1895~1897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可能对表中反映的变化产生影响的因素有(  )
年份
当年创刊总数
其中中国人自办报刊
1895
7
3
1896
11
7
1897
49
45
①民族危机加剧刺激国人办报热情 ②维新派把创办报刊作为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手段 
③外国在华办报数量迅速增长 ④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考点】报刊业走向繁荣
【题点】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的表格是反映中国人办报数量迅速增长而非外国在华办报数量迅速增长,材料是考查中国人办报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而非中国人办报数量迅速增长的影响,而“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属于中国人办报数量迅速增长的影响,所以本题凡是含③④的选项均是错误的。
2.《故都杂咏》中写道:“啧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  )
A.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C.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D.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
【考点】报刊业走向繁荣
【题点】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体现了秀才不出门也能知道世界大事,说明近代报纸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3.1907年,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的上海,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婉和抗争之声,仅八天《申报》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这一现象表明(  )
A.广大人民肯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
B.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
C.清政府积极推动近代报刊业发展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的严格控制
【考点】报刊业走向繁荣
【题点】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正是通过“报纸”宣传这个手段,所以这一现象足以表明“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
4.历史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如央视六套电影频道的官方网址是“www.m1905.com”,其中“m”为“movie”简写,那么“1905”的寓意是(  )
A.这一年中国拍了第一部电影
B.这一年世界电影传入中国
C.这一年是世界电影诞生的年份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考点】影视事业的发展
【题点】电影事业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movie”翻译为电影,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电影《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5.如图是当今互联网上最受大众欢迎的QQ场景。那么互联网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
①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②虽然快捷迅速,但费用较打电话要昂贵多了 ③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④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考点】互联网的兴起
【题点】互联网的兴起
答案 B
解析 互联网的费用低廉,所以排除含②的选项。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
类别
篇数
比例
列强在中国
215
47.4%
经济/财政/商务
87
19.2%
总论(变法维新主张)
19
4.2%
——潘光哲《开创“世界知识”的公共空间:〈时务报〉译稿研究》
引者注:《时务报》1896年创刊于上海,1898年停刊,梁启超任总主笔。
材料二 时四方新学士子喜康、梁议论新颖,群相呼应,起而组织学会讨论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举其著者,如长沙之湘学会,时务学堂……其他如算学会、农学会、天足会、禁烟会等,犹不可计数。而每会必有一种出版物以发表意见。于是维新运动,顿呈活跃之观,而杂志亦风起云涌,盛极一时。——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时务报》刊载上述几类译稿的背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时务报》创办的积极影响。
【考点】报刊业走向繁荣
【题点】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答案 (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或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变革图强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实业救国”“设厂自救”的呼声高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维新变法运动的逐步展开。
(2)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推动了各种学会和组织的建立;促进了国人办报热潮的形成。
解析 第(1)问可从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情况分析。第(2)题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喜康、梁议论新颖”“讨论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长沙之湘学会……天足会、禁烟会等”“维新运动,顿呈活跃之观”“杂志亦风起云涌”和所学知识分析概括。
[基础达标]
1.19世纪70年代初,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到的“纸”是(  )
A.传单 B.信件 C.报纸 D.电报
【考点】报刊业走向繁荣
【题点】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信息“见闻历历备于此”“费去十文买一纸”可以判断为报纸。
2.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近代维新派在宣传维新思想时使用的新方式是(  )
A.公车上书 B.著书出版
C.创办报刊 D.进行变法
【考点】报刊业走向繁荣
【题点】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公车上书”是举子联名上书的政治运动,著书出版是传统出版活动,不属于“新方式”,A、B项错误;报刊是西方文明影响下的产物,C项正确;D项是维新人士的政治实践。
3.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 52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了当时中国(  )
A.列强入侵阻碍经济发展
B.政治变革备受关注
C.放弃了实业救国思想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考点】报刊业走向繁荣
【题点】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政治变革备受关注,与材料“其中政论性报刊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相符,故B项正确。
4.(2018·衡阳十校高考调研冲刺预测五)“自有《申报》以来,市肆之佣伙,多于执业之暇,手执一纸读之。……阅之者尚多,销路至今未减。”这可说明(  )
A.《申报》在国内最畅销
B.社会信息化的程度提高
C.报纸主要面对下层民众
D.《申报》内容通俗易懂
【考点】报刊业走向繁荣
【题点】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材料“市肆之佣伙,多于执业之暇,手执一纸读之”,下层民众能读、乐读《申报》,说明《申报》内容通俗易懂,故D项正确。
5.(2017·北京海淀二模)下图为1907年京《益森画报》所载《厮役演说》画中文字为:毛家湾某女学堂,每日下午,各学生家多来相接。一女生仆人,年五十馀,初十傍晚,在该堂门首对各家父兄及仆人演说“阅报之益”,津津有味,颇能动听。演说不奇,出自厮役则奇。此材料可直接用来研究(  )
①戊戌变法 ②晚清教育 ③辛亥革命 ④报刊传媒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考点】报刊业走向繁荣
【题点】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戊戌变法产生于189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①错误;从材料时间可知是晚清时期,从“毛家湾某女学堂”,可知材料内容可用来研究晚清教育,故②正确;从材料时间可知,此材料不能用来研究1911年的辛亥革命,故③错误;从“在该堂门首对各家父兄及仆人演说‘阅报之益’”,可知材料内容可用来研究报刊,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6.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曾有一个判断:“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展史;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商业资本投资印刷业而获利丰厚
B.废除科举制迫使读书人投身实业
C.技术革新扩大了大众传媒的影响
D.社会变革促进了阅读习气的变化
【考点】报刊业走向繁荣
【题点】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注意题干角度限定“社会生活史”,结合材料信息“印刷机器发展史”和“新闻事业发展史”可知C项为最佳答案。
7.(2018·山西临汾一中、忻州一中、康杰中学高二第二学期3月联考)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拍摄了《红旗谱》《燎原》《平原游击战》《董存瑞》《白毛女》等一系列影片,一方面是对于战争胜利的歌颂,另一方面是对旧社会的一种控诉。这主要体现了电影的(  )
A.教化价值 B.娱乐价值
C.商业价值 D.艺术价值
【考点】影视事业的发展
【题点】电影事业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对于战争胜利的歌颂……对旧社会的一种控诉”,表达了电影对人们教育的一面,与娱乐、商业、艺术无太大关联,故A项正确。
8.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当时的票价还比较低,是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以下叙述你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当时情况的是(  )
A.“电光影戏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
B.“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
C.“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
D.“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
【考点】影视事业的发展
【题点】电影事业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1909年清帝并没有退位,清帝退位是在1912年。
9.茅盾的《子夜》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其中有吴老太爷从乡下来到上海的情节。当时吴老太爷不可能看到(  )
A.青年女子穿旗袍 B.家家户户看电视
C.有些商人住洋房 D.市民乘坐有轨电车
【考点】影视事业的发展
【题点】电视事业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改为中央电视台)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于1958年5月1日试验播出,中国电视事业由此诞生,故B项符合题意。
10.有人总结某种大众传媒的特点:第一,信息较为详细,且可以获得比较系统的信息;第二,信息具有可选择性;第三,信息具有可保留性;第四,信息成本低廉,不必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这种传媒是(  )
      A        B
      C         D
【考点】互联网的兴起
【题点】互联网的兴起
答案 D
解析 互联网不仅集电话、广播和电视三者的功能和优势于一体,还具有高度互动、迅捷便利、费用低廉的优势,故是最佳的选择。
[能力提升]
11.下表是美国教士林乐知创办的《教会新报》于1868~1871年刊载的内容明细表,表格主要反映了(  )
年份
宗教
世俗消息
科技
建议
1868年
48%
26%
22%
4%
1869年
36%
36%
9%
19%
1870年
18%
68%
5%
9%
1871年
16%
46%
23%
15%
A.传教士传教热情逐渐减退
B.传教士日益重视传播世俗信息
C.国民的科技意识淡薄
D.国民对西方社会了解需求增多
【考点】报刊业走向繁荣
【题点】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A项只体现宗教一栏的变化,不全面,A项错误;B项只体现世俗消息一栏的变化,不全面,B项错误;C项只体现科技一栏的变化,不全面,C项错误;D项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表格内容,D项正确。
12.(2018·太原高一期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外来词最先通过报刊译介过来,经报章媒体广泛传播,并在中国经过一段时间运用、磨合、变异和普及,进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并最终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这说明(  )
A.报刊杂志是以传播西方思想为主
B.科学著作是由大量外来词构成的
C.报刊杂志是新思想传播的重要媒介
D.外来词是西方列强文化殖民的产物
【考点】报刊业走向繁荣
【题点】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中,这些外来词通过报刊翻译过来,经报刊媒体广泛传播然后在中国一段时间打磨、普及等,并最终推动中国近代化,可知这些思想被中国近代先进人士改造通过报刊的形式来宣传挽救中国,故C项正确。
13.宣统年间,《国风日报》发刊词阐明办报宗旨:“赞助真实立宪,提供爱国精神,以世界之眼光、精确之议论,指导政府,不使政令偏颇,引诱国民,勿令责任卸弛。”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倡导民主革命,实现共和立宪
B.重视舆论监督,保障政令畅通
C.明确政治导向,彰显救亡图存
D.拓宽国人视野,引领民间风尚
【考点】报刊业走向繁荣
【题点】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赞助真实立宪,提供爱国精神,以世界之眼光、精确之议论,指导政府,不使政令偏颇”,该报明确了自己的政治导向,为政府立宪谏言献策,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故C项正确。
14.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 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 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
A.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
B.将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
C.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
D.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
【考点】互联网的兴起
【题点】互联网的兴起
答案 A
解析 由题目中的信息“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你就是……”即可选出A项; B、C两项本身说法不符合史实,均排除;题目中未涉及互联网激发信息技术革新的功能,故排除D项。
15.(2018·焦作高二第一学期期末)下图是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示意图
图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A.政府对互联网的重视
B.互联网在中国发展迅速
C.中国与世界联系加强
D.手机日益受到网民青睐
【考点】大众传媒的发展;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巨变
【题点】大众传媒的发展;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巨变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手机网民的发展状况,不能体现政府对互联网的重视,故A项错误;互联网在中国发展迅速,没有涉及手机网民的内容,故B项错误;中国与世界联系加强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手机网民不断增加,反映出手机日益受到网民的青睐,故D项正确。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环球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以及广州的《述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览,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
材料二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在澳门创办的《知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湘学新报》《湘学报》和《湘报》等等,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以上材料均摘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70年代中国办报者的主体是什么阶层。报刊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中国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
(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考点】报刊业走向繁荣
【题点】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答案 (1)主体:中国知识分子。基本内容:宣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原因:政治上,列强侵略,民族觉醒,探索救亡道路;经济上,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文化上,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在客观上的促进作用;外国人在华办报潮流的推动。
(2)核心内容: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特点:报刊以中国人自办为主;办报数量多;地区广;社会影响大。
(3)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启蒙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使中国的印刷出版、大众传媒以及整个文化事业迅猛发展。
解析 以材料为依托,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第(1)问注意材料一中的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第(2)问要围绕维新派创办报刊作答。第(3)问应注意概括指出国人自办报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