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八章电能从哪里来分层作业(3份打包)(新版)沪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八章电能从哪里来分层作业(3份打包)(新版)沪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5-20 11:26:24

文档简介

电能的产生



1.对于我国的电力情况的说法不妥的是()
A.我国的电力供应比解放初期有了大幅提高
B.我国已经建立了较完整的电网系统
C.我国现在的电力供应很充足,不必节约用电
D.我国的电力供应仍以火力发电为主
2.(对应例2)下列说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控制灯泡的开关应接在火线上
B.高压带电体不能接触,但可以靠近
C.保险盒内熔丝熔断,可用铜线替代
D.家用电器失火时,先灭火,后切断电源
3.(对应例2)某人站在地面上静止不动,一根高压输电线断开,一端落在他身边不远的地方,最安全的做法是()
A.立即大步跑开B.立即将输电线拿起
C.慢慢大步走开D.双脚并列,轻轻跳开
4.(对应例1)如图所示是四根高压输电线上

的一个装置,利用这个装置将四根导线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线的
_____________,从而减小了导线的________,以达到减少输电线上电能损失的目的。

5.高压线路的电压高达几十万伏,但站在上面的小鸟却安然无恙(如图),这是因为()
A.鸟有耐高压的天性
B.鸟脚是干燥的,鸟的身体不导电
C.鸟两脚间的电压几乎为零
D.鸟体电阻极大所以无电流通过小鸟

6.(对应例1)在远距离输送电能时,若输电功率不变,输电线的电阻不变,为了减小输电线路上的电能损失,从发电站发出的电能,必须先经过变压器把
________升高,从而减小通过输电线的__________,达到减小输电线路上电能损失的目的;通过架设高压输电线送到用电地区的变电站进行一到两次_________,到达工矿、科研和生活区等目的地,再用变压器降到________V供家庭使用。

7.崇左市大多数农村都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但由于很多村民缺乏必要的用电常识和安全防范意识,用电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为农村安全用电提出四条相关的建议。
参考答案
【分层作业】
1.C【解析】我国发电量逐年攀升,并建立了较完整的电网系统,虽然现在正大力开发水电、核电、风电等,但所占比例较小,目前仍以火力发电为主。由于电力消费的日趋增加,电力供应不充足,仍需节约用电。
2.A【解析】控制灯泡的开关应该与灯泡串联接在火线上;靠近高压带电体时可能会发生电弧触电,所以不能靠近高压带电体;铜丝的熔断电流高,如果用铜丝代替熔丝,当电路中电流增大时,不能自动熔断,起不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家用电器失火时,应该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3.D【解析】根据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的形成原因可知,即使不接触高压带电体也可能会出现触电事故。由于跨步电压是两脚间存在差值造成的,所以只需将双脚并列,即可避免跨步电压触电。
4.横截面积电阻
【解析】导线长度不变,导线变粗,导线电阻变小,因而会减少输电线路上的能量损失。
5.C【解析】小鸟是否触电,关键是加在小鸟身体的电压有多大,电压高了小鸟将会发生触电。输送高压电的是交流电源线,高压线之间的电压很大,但小鸟站在一根电线上,并且两只爪子之间的距离也比较小(约4cm),所分得的电压很小,几乎没有电流流过鸟的身体,因此小鸟安然无恙。
6.电压电流降压220
【解析】输送电能时为减小能量损失,要把电压升高,到用电地区后再把电压降下来供用户使用。
7.【答案】①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②不要在输电线上晾衣服;③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④不要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接触零线;⑤老化电线要及时更换;⑥家庭电路要装漏电保护器;⑦打雷时不要开电视机;⑧使用电器要注意它的额定电压;⑨同时使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要过大;⑩不要触摸低压电;不要靠近高压电。(任选四条)
【解析】电能是一种方便的能源,它的广泛应用形成了人类近代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如果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注意安全用电,会带来灾害。所以应自觉提高安全用电意识和觉悟。用电安全应从:怎样安全用电;安全用电方法;发生触电原因等几个方面入手。










3



第十八章 电能从哪里来




1.下列电压值中,错误的是()
A.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1.5V
B.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C.两节新干电池串联后的电池组电压为3V
D.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2.(对应例1)市场上有一种装有太阳能电风扇的帽子,如图所示。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板,扇叶快速转动,能在炎热的夏季给人带来一丝凉意。该装置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A.机械能→太阳能→电能B.太阳能→机械能→电能
C.电能→太阳能→机械能D.太阳能→电能→机械能
3.(对应例1)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插入柠檬,制成“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果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水果电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水果电池把内能转化为电能
D.金属片B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4.(对应例2)河南省第一个风力发电项目在三门峡投产发电。风力发电是将____能转化为电能。风力发电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5.(对应例2)运河中学“STS”小组对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进行研究,同学们认为在放自来水时,水的机械能没有得到利用而白白浪费了,于是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研制,在水龙头处安装了一只小型水轮发电机,当放水时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设小型水轮发电机的效率为40%,水塔内的水面高于水龙头10m,且保持不变。当水龙头放出1t水时,小型水轮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能为()
A.4000JB.98000J
C.58800JD.39200J
6.(对应例2)不用电池点火,打开热水器的水龙头,就有源源不断的热水流出。如图所示展示的是重庆市第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一名中学生的发明——燃气热水器水流供电打火装置。这个装置可以让燃气热水器再也不用电池,既省钱又环保。

据发明者介绍,他制作了一个“水流发电机”放在热水器的入水口,里面有一个涡轮。当自来水冲击涡轮转动时,转动的涡轮带动小型发电机发电,电压可达3V,供给热水器点火装置完成点火。请参照示例写出这种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
物理现象:燃气燃烧。
物理知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物理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应例2)请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文后问题。
垃圾发电
填埋是目前全球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是将垃圾集中填埋,让其自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废气,易造成常规污染,还可能带来温室效应,甚至有爆炸的危险。
福州市红庙岭垃圾填埋气发电厂将垃圾填埋后,采用科学方法使其发酵,并把产生的填埋气收集起来用于发电。因此,垃圾填埋气和太阳能、风能一样,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不仅解决了垃圾填埋场安全和污染问题,也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目前,该市垃圾填埋气发电厂和前期投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年总发电量大约可供4万个年用电量为2800千瓦时的家庭使用。
(1)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方法的缺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将填埋气收集起来用于发电,是将这些垃圾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____能。
(3)请谈谈你在节能减耗、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实事?
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参考答案
【分层作业】
1.A【解析】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2V;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3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故A错误。
2.D【解析】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转化为了电能,扇叶快速转动,电能转化为了机械能。
3.A【解析】水果电池和伏打电池、蓄电池类似,属于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图中电压表指针正常偏转,则连接电压表正接线柱的是电池的正极,即金属片A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4.风清洁、可再生
【解析】风力发电是把风能转化为电能,风能的优点是清洁、可再生。
5.D【解析】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和机械能的求法及效率问题,体现节能意识。先求出水龙头放出1t水时所释放的机械能,W=Gh=mgh=103kg×9.8N/kg×10m=9.8×104J,然后根据小型水轮发电机的效率为40%,可以求得小型水轮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能为40%W=39200J。
6.自来水冲击涡轮时发电机被带动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自来水冲击涡轮时发电机被带动发电,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供给热水器点火装置完成点火,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燃气燃烧过程给水加热,是内能的转移。
物理现象:自来水冲击涡轮时发电机被带动发电。
物理知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物理现象:供给热水器点火装置完成点火。
物理知识:电能转化为内能。
物理现象:燃气燃烧过程给水加热。
物理知识:内能的转移。
7.(1)会造成常规污染(带来温室效应,甚至产生爆炸的危险)
(2)电
(3)如随手关灯等。
【解析】将填埋气用于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可以结合我们平时节约用电和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等方面来谈如何节能减耗,进行环境保护。








4



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1.下列设备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2.(对应例1)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以下关于它们分别用来演示哪个物理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B.图乙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
C.图丙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D.图丁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3.如图所示的环保型手电筒,筒内没有电池,使用时只要来回摇晃手电筒,使永磁体在线圈中来回运动,灯泡就能发光。这种手电筒电源的工作原理是()

A.电磁感应现象B.电流的磁效应
C.磁极间的相互作用D.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4.(对应例1)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的。探究这个现象应选用图中__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和____________有关。


5.(对应例1)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中,将导体ab水平置于蹄形磁铁的磁场中,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能使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的做法是()

A.让蹄形磁铁静止,导体ab也保持静止
B.让蹄形磁铁静止,导体ab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C.让导体ab静止,蹄形磁铁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D.让导体ab静止,蹄形磁铁沿水平方向左右运动
6.(对应例2)同学们做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先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导体cd也随之运动起来。可知:实验装置左侧运用的原理是______;实验装置右侧产生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个实例)。


7.某课外活动小组仿制了一个能产生持续电流的装置——发电机。装有手摇柄的转轴垂直穿过金属圆盘中心,金属圆盘放在蹄形磁铁之间,金属圆盘的轴心和能在圆盘的边缘滑动接触的滑片通过金属导线与电流表相连。金属圆盘可以看成是由无数根长度等于圆盘半径的导线组成的,圆盘在磁极间不断转动,每根导线都在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从而产生持续的电流。当以某一转速匀速转动金属圆盘时,电流表有一定的示数。根据上述材料,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

(1)换用___________的磁铁,其他条件不变,发现电流表示数增大,说明电流大小跟磁场强弱有关。
(2)换用一个半径大一些的金属圆盘,其他条件不变,发现电流表示数增大,说明电流大小也跟__________有关。
(3)当圆盘转速增大,其他条件不变时,发现电流表示数也增大,说明电流大小还跟__________有关。
参考答案
【分层作业】
1.D【解析】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原理制成的,故A错;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工作的,故B错;扬声器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原理,故C错;动圈式话筒是把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声信号的振动带动线圈在磁场中振动,产生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原理,故D正确。
2.D【解析】图丁是用来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作用的,故D错误。
3.A【解析】该手电筒中有永磁体,永磁体在线圈中来回运动,就可以产生电,使灯泡发光,可以想到是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感应电流。
4.甲磁场方向
【解析】电磁感应现象实验中没有电源,所以甲图是探究这个现象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5.D【解析】感应电流的产生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闭合电路,二是做切割磁感线运动。A项中都保持静止,没有运动,故无电流;B项中导体上下运动没有切割磁感线运动,故无电流;C项中蹄形磁铁上下运动,没有切割磁感线,故无电流;D项中蹄形磁铁沿水平方向左右运动,切割磁感线,所以有感应电流产生。
6.电磁感应电动机(电话的听筒、扬声器)
【解析】实验装置左侧导体ab水平运动切割磁感线,电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右边装置cd中有电流通过,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电动机、电话的听筒、动圈式扬声器等。
7.(1)磁性较强
(2)导线的长度
(3)转速
【解析】(1)电流表示数增大以及结论电流大小跟磁场强弱有关,说明是更换了磁性较强的电磁铁。
(2)当换用半径更大的金属圆盘时,发现电流表读数增大,说明电流大小也跟导线的长度有关。
(3)圆盘转速增大,电流表读数也增大,说明电流大小还跟转速有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