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广元双语学校2019年八年级下历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兴化市广元双语学校2019年八年级下历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19 17:4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历史第5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强军改革中,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下列属于人民解放军强军措施的是( )
①将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成为独立军种 ②组建战略支援部队 ③成立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和中部战区 ④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说:“回顾 历史,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立足当今,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 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以下 史实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慕尼黑阴谋②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③“凡赛尔﹣华盛顿体系”建立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十八大以来,中国军队开启“加速跑”的模式,歼-20、运-20和直-20被亲切地称为“20三剑客”。“20系列”的集体出现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空军装备建设的傲人成就,也是中国军队转型升级的直观体现。我国空军装备国产化开始于 ( )
A.歼-5型歼击机 B.歼-10战机
C.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D.歼-5型强击机
4、“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对敌人实施有效的自卫反击,打击敌人的重要目标。”新中国担任这一使命的部队名称是(   )
A. 海军陆战队 B. 陆军特种部队 C. 火箭军 D. 武装警察部队
5、新中国成立以来,结朿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以崭新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奉行独立的和平外交政策。请问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成果有 (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联合国26大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③万隆会议 ④日内瓦会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声音”主要包括(  )
①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②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③为反对美国遏制中国寻求与他国结盟④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1972年2月,周恩来对一位来华访问的国家领导人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周恩来的感慨针对的是(  )
A.中苏关系 B.中英关系 C.中日关系 D.中美关系
8、“惊世两弹,冲天一星”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标志着中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之列的是 ( )
A.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B.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 D.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升空
9、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
A.《朝鲜停战协定》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一个中国”的原则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0、4.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个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步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日邦交正常化
11、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今年我国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信峰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展上述外交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
A. 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 弘扬“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
C. 增强与东欧国家的传统友谊    D. 营造中国发展和平的国际环境
12、“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封锁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相互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文中的“它”指“求同存异”的方针 B.表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文中的“它”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它”在万隆会议时提出,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13、2018年4月12日,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人民海军48艘战舰铁流澎湃,76架战机振翅欲飞,10000余名官兵雄姿英发……这是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阅兵。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成立于何时? ( )
A.1950年10月 B.1949年9月
C.1949年11月 D.1949年4月
14、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以其超凡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外交艺术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互不侵犯原则 D.互惠互利原则
15、在1970年的一次军事演习上,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①北海舰队开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在海上驰骋 ②人民空军开着我国仿制成功的歼—5型歼击机在蓝天上飞翔 ③东海潜艇部队开着我国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水下潜伏 ④战略导弹部队,严阵以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
A.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B.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C.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7、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  )
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中国坚决不干涉美国、苏联的内政?
C.中国、美国与苏联应该和平共处? D.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8、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中美正式建交 ④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A.②③④① B.①②④③ C.③④①② D.②④③①
二、分析解答题:
19、国家主席习近平2019年5月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 中美建交、中日建交和重返联合国被称为外交“梅开三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二中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
(3)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梅开三度”的外交事件中,最后一个正式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是什么事件?中国正式步入国际舞台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4)综合上述外交成就的取得以及习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讲话,你认为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结束后,日本积极追随美国,采取了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日苏之间的关系处于严重对立状态。50 年代中斯,经济获得恢复的日本出于加入联合国及重新走向世界的考虑,急于同苏联改善关系;而苏联为了减少美日军事同盟对其东部正面所造成的压力,也想缓和同日本的关系。……此后,两国加强了交往,两国关系趋于缓和。
材料二: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要建立稳定持久的国际关系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政府不太可能对中国的行为产生多少影响,更不用说对它的思想观点了。但是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这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美国总统尼克松向国会提出外交政策报告(1970 年 2 月)
材料三:2008 年以来,除中东地区外,巴尔干半岛政治事态的发展让人感到不安:2 月科索沃宣布独立,8 月南奥塞梯危机爆发……避免新的大规模冲突,维持较长时间和平与稳定,仍是世人面临的艰巨任务。从南奥塞梯危机中,人们已感受到眼下的美俄关系所透漏出浓烈的“新冷战”气息。
(1)材料一中,日苏关系经历了哪些阶段?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亚洲哪个国家与中国建立邦交关系?
(3)材料三反映了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是什么?

21、十八大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世界各地,向世界传递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怀,国际 地位不断提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 的袁世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部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 外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 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 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 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3)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推动我国70年代 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关键性外交事件是什么?
(4)我国20世纪90年代加人了哪一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5)纵观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你认为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D 3、A 4、C 5、C
6、A 7、D 8、C 9、C 10、B
11、D 12、C 13、D 14、B 15、C
16、B 17、D 18、B
二、分析解答题:
19、(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声音①: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声音②: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3)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重返联合国。
(4)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20、(1)敌对、对立→趋于缓和;原因:二战初,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受美苏对峙影响;50 年代中后期,日本谋求提高国际地位,苏联考虑减轻远东压力。
(2)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签署;日本。
(3)地区冲突和大国角逐。
21、(1)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
(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或APEC)。
(5)综合国力(或经济、科技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