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题-第三单元检测题 人教新课标(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题-第三单元检测题 人教新课标(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19 17:1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标版2018-2019年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拼音部分(13分)
1.读拼音,写词语。
shū ?jí
hán ?hu
jiān ?ruì
chōu ?tì
kǒng ?b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jū ?liú
mò ?guǐ
kǔ ?xíng
fěi ?tú
jiě ?ji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僻________(pì ??bì)静? ?追悼________(dào ?diào)? ?兴________(xīng ?xìng)旺
剥________(bō ?bāo)削? ?残________(cán ?chán)暴? ?________梁(jǐ ?jí)脊
二、字词部分(28分)
3.将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一发??? ?精兵________?? ??________直前
五________四________? ???________其所
4.组词。
魄________? ???聆________ ????乖________ ????布________
魂________? ???伶________? ???乘________ ????怖________
铮________? ???澜________?? ??廷________? ???揪________
挣________? ???斓________?? ??延________? ???瞅________
5.填写恰当的词语。
(1)用“严”字组词填空。
①局势越来越________,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②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________态度。
③在老师的________要求下,我的学习进步了。
(2)用“简”字组词填空
①总理办公室的陈设非常________,可见总理的生活十分________。
②他用一段________的话介绍了向己。
(3)用“静”字组词填空
①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了,暂时躲在一间________的小屋罩。,
②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________而慈祥的脸。
6.圈出错字,并在横线上改正。
①我的心据烈地跳动起来,用恐布的眼光瞅了瞅父亲。________
②总理召呼我坐在他的写字台对面,要我培他审阅我整理的记录稿。________
7.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解释。
A.好处?? ??B.更加 ????C.有益的 ???D.增加
①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________
②猫头鹰是益鸟,我们要好好保护它。________
③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________
三、句子练习(17分)
8.按要求写句子。
①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②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③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和叫喊声。(修改病句)
④我们为人民服务。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用两个关联不同的关联词,将下面句子连起来)
9.排列句子顺序。
________鲁迅每当想到帝国主义强盗宰割自己的同胞,鲜血和洞水淌在他的心上。,
________鲁迅学医期间,有一天,看了一场日本电影。
________于是,他决定弃医从义,要用笔和墨来参加战斗,唤起民众,改变国民的精神。
________日本人残杀中国人的场面通过镜头,逼真地出现在眼前。
________这时,他深深地意识到,医学并不能拯救中国。
________鲁迅再也看不下去了。
10.按课文内容填空。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________;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________。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________。
四、阅读理解(22分)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夜的工作》节选
???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审阅:________。
②浏览:________。
(2)这段话说明________。一夜的时间批阅完了“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也说明________。
(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语文字的主要内容。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微不足道吗
??? 拿了人家一根针,坐公共汽车逃了一次票,摘了十朵花,第一次把公家的灯泡安在自己的卫生间,头一回扣顾客的秤,头一遭把垃圾倒在河里,把口香糖吐在电影院的椅子上,借人家五毛钱不屑于还,私翻一次别人的抽屉,把别人信封上的邮票撕下来……这都是一些司空见惯的小事,小得微不足道;而且它的隐蔽性很强,有些事简直是“举手之劳”。但这些都是鲁迅先生所谓的“皮袍下的小”。
??? 汪洋大盗最初的功课,可能是仅仅是拿了别人的一根绣花针、1986年的那场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也只是因为一个工人乱丢了烟头。毛衣只要绽了一个头,足以被拆成一堆线。脸上的一个小疖子,弄不好会引发大面积感染。使火箭升空时爆炸的,是推进器上的一颗松动的螺丝钉。而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很有可能是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造成的——这是1979年12月,科学家洛伦兹在华盛顿亲口说的。
??? 人,都想做大事,但我们中不少人往往做不了大事,只能眼睁睁地看那些做成大事的人成了伟人、名人。退而求其次,做不了大事,就只能做小事,但生活往往和我们开玩笑:小事也做不好——至少不能做得十分好。其实,生活这串“糖葫芦”,也无非是一件一件的小事串成的。但“心是一个盲目的猎人”,一不留意,你就“逃了一次车票”。
??? 马的蹄铁,丢了一颗钉子,是微不足道的吧?但它可能带来的后果,却又那么让人瞠目结舌,甚至能吓得你屏住呼吸和心跳、、请听这样一首西方民谣:丢了一颗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司空见惯:________。
②微不足道:________。
③瞠目结舌:________。
(2)文中举了不少“因小失大”的例子,归纳一下,写出其中的两个例子。
(3)你是如何理解“但‘心是一个盲目的猎人’,一不留意,你就‘逃了一次车票”’这句话的?可结合实际谈一谈。
(4)读了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所写的西方民谣,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歇后语、名人名言?请写下来。
五、习作(20分)
13.题目:这件事感动了我。
要求:选材要真实新颖,叙述条理清楚、语言流畅,表达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50字。

答案解析部分
一、拼音部分(13分)
1.【答案】 书籍 ;含糊 ;尖锐 ;抽屉 ;恐怖 ;拘留 ;魔鬼 ;酷刑 ;匪徒 ;解救
【考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籍、糊、锐、屉、怖、留、刑、徒”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书籍、含糊、尖锐、抽屉、恐怖、拘留、魔鬼、酷刑、匪徒、解救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 pì ;dào ;xīng ;bō ;cán ;jǐ
【考点】拼音
【解析】【分析】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本题中: 故答案为:pì、dào 、xīng 、bō 、cán、jǐ 【点评】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二、字词部分(28分)
3.【答案】 千钧 ;简政 ;勇往 ;湖 ;海 ;死得
【考点】成语
【解析】【分析】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故答案为:千钧、简政、勇往、湖、海、死得 【点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4.【答案】 魂魄;聆听;乖巧;布衣;灵魂;伶俐;乘法;恐怖;铮铮;波澜;宫廷;揪出;挣扎;斑斓;延迟;瞅瞅
【考点】字形,字义,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音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魂魄、聆听、乖巧、布衣、灵魂、伶俐、乘法、恐怖、铮铮、波澜、宫廷、揪出、挣扎、斑斓、延迟、瞅瞅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5.【答案】 (1)严峻 ;严肃 ;严格 (2)简单 ;简朴;简短 (3)僻静 ;平静
【考点】词形,词义
【解析】【分析】“严、简、静”分别可以组成的词语有很多:严峻、严肃、严格;简单、俭朴、简短(;僻静、平静等。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细微差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故答案为:(1)严峻、严肃、严格(2)简单、简朴、简短(3)僻静、平静 【点评】此题考查组词及依据语境选词填空的能力。
6.【答案】 据——剧;布——怖 ;召——招;培——陪
【考点】字形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故答案为:①据——剧;布——怖;②召——招;培——陪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7.【答案】 A;C;B
【考点】字义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词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①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益:好处。 ②猫头鹰是益鸟,我们要好好保护它。益:有益的。 ③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益:更加。 故答案为:①A;②C;③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词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 一对号座。
三、句子练习(17分)
8.【答案】 ①灯照耀着建筑。②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不能离开。③外面传来沉重的皮鞋声和激烈的叫喊声。④因为我们为人民服务,所以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
【考点】修改病句,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①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②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③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此题搭配不当,在“叫喊声”之前加“激烈的”。 ④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 故答案为:①灯照耀着建筑。②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不能离开。③外面传来沉重的皮鞋声和激烈的叫喊声。④因为我们为人民服务,所以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 【点评】①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②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③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④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9.【答案】 4;1;6;2;5;3
【考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 故答案为:4、1、6、2、5 、3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10.【答案】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就比泰山还重 ;就比鸿毛还轻 ;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考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就比泰山还重;就比鸿毛还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四、阅读理解(22分)
11.【答案】 (1)审查阅读 ;粗略地看一遍 (2)说明了周总理工作认真,仔细,每一份稿件他都全神贯注的批注过了! ;说明了周总理工作量很大 (3)讲述了周恩来总理一夜的工作,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周总理的 热爱与敬仰之情
【考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体会划线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3)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故答案为:(1)①审查阅读。②粗略地看一遍。 (2)说明了周总理工作认真,仔细,每一份稿件他都全神贯注的批注过了!说明了周总理工作量很大。(3)讲述了周恩来总理一夜的工作,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周总理的 热爱与敬仰之情。?????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3)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12.【答案】 (1)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2)①公元1986年因为一个工人乱丢烟头,引起大兴安岭森林火灾。 ②1979年12月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3)欲望有时会战胜你的理智,让你经不住诱惑,让你去做你知道错的事,使你明知故犯!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牵一发而动全身;要从小事做起,关注每一个细节。 【考点】记叙文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4)考查对成语、歇后语、名人名言背诵积累。注重对名家名作名句的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要求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2)①公元1986年因为一个工人乱丢烟头,引起大兴安岭森林火灾。 ②1979年12月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3)欲望有时会战胜你的理智,让你经不住诱惑,让你去做你知道错的事,使你明知故犯!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牵一发而动全身;要从小事做起,关注每一个细节。?????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4)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成语、歇后语、名人名言的含义。
五、习作(20分)
13.【答案】 略
【考点】叙事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