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19 21:3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一诞生,就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
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二战结束后,美苏开始冷战,世界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相互对峙的两级格局。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必然遭到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依靠社会主义阵营;与非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增进交往等
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50年,毛泽东还在访问苏联时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些都是新中国积极主动的开展外交活动的成果,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为中国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建国第一年,中国与17个国家建交,其中大部分是社会主义国家。
中印边界问题示意图
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
给中印谈判以及两国相处提点建议
周恩来在借鉴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当今世界还有哪些国家间存在领土争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这些争端有没有借鉴意义?
中日钓鱼岛、东海领海
韩日独岛(竹岛)争端
印度、巴基斯坦科什米尔争端
日本与俄罗斯“北方四岛”争端
俄罗斯、丹麦、美国、加拿大等的北极争端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争端
英国、阿根廷马岛争端… …
中国的邻国定义为18+4, 18个陆地接壤国家和4个隔海相望的邻国,中国和周边的领国中,几乎都有领土领海纠纷,只是大小问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过去50年中作为重要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协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争端以及其他国际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影响日益深入,已经逐渐成为指导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的国际关系准则。事实证明,在相互依存而又多元化的世界上,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最有生命力的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接见印度代表团的时候
周恩来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概况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平等互利、
问题探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特征?
尊重、平等、和平
提出时间
提出者
内容
倡导
影响
建国初期是“一边倒”,就是依附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西方阵营相对抗.53年总理对印度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后,中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外交道路,不绝对排斥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与一切国家发展外交关系.
4、在上述情况下,
周恩来亮出的利剑是什么?
抢答!比比谁反应快
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
同:共同的历史遭遇 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共同的现实问题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
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
异: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5、思考“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
6、本次会议还形成了“万隆精神”。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小组讨论
周恩来不仅是中国最杰出的外交家,还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共和国的首任总理.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了周边国家的联系;
促成万隆会议的圆满结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出席日内瓦会议,促成越南问题的和平解决等。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
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    
日内瓦会议期间,一美国记者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出于礼节周恩来没有拒绝。但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许多人都看着周恩来,周恩来皱了一下眉头,也拿出自己的手帕,随意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手帕扔进痰盂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当年有的国家的驻联合国大使向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提出“凭什么就中国的周恩来能享受下半旗的待遇,而其他国家的不能?”?   联合国秘书长这样回答他们:你们中间任何一个人只要作到了周的这3点:?   1,周死后没有留下一分钱的财产?   2,周死后无一儿一女?   3,不留骨灰?     我一定在你们死后下半旗。

一、婴儿降世 险恶形势待援助
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二、悲天悯人 童年中国显人性真善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周恩来就西藏问题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2、内容:
3、意义:成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三、挑拨离间 睿智童年再出利剑维护团结 万隆会议
1、时间:1955年 2、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3、性质/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4、主题:讨论保卫世界和平、民族独立和亚非国家发展的问题
5、周恩来外交才能的集中体现:“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的的成功,也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1.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
A 印度 B 缅甸 C 苏联 D 美国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 )
A 1949年 B 1953年 C 1954年 D 1955年
3.建国后的第一年里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 )
A 15个 B16个 C 17个 D18个
4.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在( )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开罗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C
B
C
B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
A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 、1954年日内瓦会议
D 、1955年万隆会议
A
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
B、中国代表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6、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
D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最早提出这五项原则的中国领导人是
A 朱德 B 毛泽东 C 陈毅 D 周恩来
D
 8、 它就像一个万众瞩目的舞台,他就像一位耀眼的明星,受到世人的追捧与尊敬,它就像一首经典的老歌,超越国界和时空被人们传唱。  
万隆会议 周恩来 “求同存异”方针(或万隆精神)
  问题设计:
1、材料中第一个“它”指什么?材料中“他”指谁?材料中第二个“它”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