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巨人”辈出——文艺复兴》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美术《“巨人”辈出——文艺复兴》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5-20 07:1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美术《“巨人”辈出——文艺复兴》说课稿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四个方面来谈一下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1、内容结构:本课采用突出重点人物,重点分析经典作品的方法,着重介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位美术家。每位美术家单独一节。另有“相关链接”,介绍同时期的其他一些重要美术家和经典作品,以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艺复兴美术的理解。从而赞赏美术对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进而形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2、本课内容的重点是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即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作品,要求对作品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并对三人的艺术风格进行比较研究。
3、本课的难点,主要在于学生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特点、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当时的先进思想——人文主义,缺乏比较深入的了解。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
4、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伟大成就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感受、体验、评述艺术美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
5、教具:课本、教案、多媒体课件
学具:课本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都达到了一定层次,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强烈的好奇心,正经历着从感性思维、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抽象思维的转轨期,感性的东西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具有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充分利用学生感官体验的审美愉悦,创设浓郁的学习气氛,通过学生主动思考、质疑、参与、合作,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推测,使学生的认识过程从直观的感性体验和想象上升到理性的思维阶段,“授人以渔”,提高其自主鉴赏的能力,并通过学生自主的欣赏和审美经验的积累,从根本上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教法及学法
教法、学法的选择应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落脚点应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根据教材的特点、要求和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其心理特点,我准备采用主体探究式教学法与学生合作式学习法相结合来组织本节课的教学。
新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将关注知识结果转向关注活动过程。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合作,在活动中内化,在活动中运用,在活动中创造,我们的课堂自然会充满不竭的活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文件《忍者神龟》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并引用恩格斯对文艺复兴的评价设疑:恩格斯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产生了哪些巨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补充知识:
欧洲文艺复兴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它对人类产生的精神与文化政治的影响,它的文化价值,是极为珍贵的。美术是其精神财富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几位经典的美术大师,是构成文艺复兴文化的主体。但是,与其他课的欣赏不同之处在于,本课六位美术家(尤其是“三杰”),必须放在文艺复兴的大环境与人文主义的思潮的大背景中,才能获得真谛。因此,了解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在这个环节设计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补充有关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为下面进一步欣赏美术作品奠定理论基础。这里有一个关键词是“人文主义”,即争取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地位和发展,主宰宇宙的不是神而是人。这与欧洲中世纪的否定人生、否定现实、提倡禁欲主义的宗教世界观,是针锋相对的。
3、分别赏析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部分,我设计采用先对“三杰”分别赏析,然后再对其进行横向比较,使学生不仅能够感受他们各自作品的艺术魅力,更能通过比较的探究,把握其艺术个性。
⑴ 达?芬奇的作品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完成教师的设疑:
①恩格斯提到的第一个巨人就是达?芬奇,为什么?
②你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③运用已有美术知识尝试分析《最后的晚餐》。教师提示:主要从形象、情节、构图、透视四个角度探究。(板书:形象、情节、构图、透视)
④画出焦点透视的示意图。(说课演示:画焦点透视的示意图)
学生互相交流、推荐同学发言,其他有不同意见或需要补充的再提出来交流,教师及时肯定和补充。
⑤欣赏《蒙娜丽莎》等作品。
⑵米开朗基罗的作品
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完成教师的问题:
①雕塑作品《大卫》的变现形式?
②比较该作品和同类题材作品的区别?
③欣赏绘画作品《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创世纪》(播放视频文件)
④文艺复兴借用了古希腊罗马的语言唱出新的文化的赞歌,在《创世纪》一图中有没有体现?如何体现的?
⑤欣赏米开朗基罗的其他作品。
通过学生的分析,交流,教师参与,得出结论。
本环节的设计是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营造交流的、融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⑶拉斐尔的作品
学生讨论、分析拉斐尔的《雅典学派》,教师提示:从构图、人物形象、人文色彩三方面进行。然后交流、补充、总结得出结论。
欣赏:《西斯廷圣母》、《椅中圣母》等。
⑷横向比较:
在师生共同分别赏析了“三杰”绘画作品,体味了其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设计这一个环节,让学生横向比较这三幅作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从而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的作品所折射出的人文主义的光辉、高超的艺术技巧、以及每个人的艺术个性特征,提高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进而综合认知的能力。教师设置四个角度进行提示,让学生思考:
①作品尽管表现的都是宗教题材,但表现的形象却都是活生生的人,具有鲜活的生命力,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
②作品都选择了人物或事件最富有戏剧性、概括性和表现力的瞬间。
③作品都选择了适合内容的有意味的形式。
④艺术家的个性特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达?芬奇的深湛、含蓄和富于理智,米开朗基罗的雄健有力、充满激情,拉斐尔的优雅、和谐、秀美等。
4、拓展知识,加深理解:
要求学生欣赏文艺复兴时期其他重要的画家的艺术作品,加深对文艺复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价值的认识和理解。
5、课堂小结:教学过程结束。(4分钟)
本课的设计,主要依据认识发生论和诱思探究理论原理,把握学生的认知结构,精心设计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做一个有爱心有思想有追求有能力的教师。要使每节美术课都能学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