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张PPT。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司马光:北宋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神宗时赐书名为《资治通鉴》,至元丰七年成书。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编年体通史,共294卷。记事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书名“资治”,目的在于供封建统治者从历代治乱兴亡中取得鉴戒。
童第周:浙江人,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开创者。说勤奋1.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2.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3.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4.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二字。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桥梁”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
你能把这个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吗?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思考:1.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
2.从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中可以知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3.司马光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
4.司马光的勤奋表现在哪些地方?
童第周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童第周与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游泳之才,不应自暴自弃。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