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他管理着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
他为中国国民经济殚精竭虑,却没有留下任何个人财产;
他离开的时候,体重只剩下45公斤;
他去世时,联合国破例为他降半旗以致哀…… 周恩来:新中国杰出的外交家导入新课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及万隆会议的基本史实;
2.理解“求同存异”方针;
3.对比新中国和旧中国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外交政策; 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重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点: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理解。
学习目标独学要求:认真看书P81—83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共6分钟。1.新中国初期,我国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建国初,我国的外交形势怎样?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的时间?主要内容?产生了什么影响?
4.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地位?周总理提出的外交方针?意义?《南京条约》签订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 周恩来不平等不独立 近代外交=被动、屈辱不自主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
基本特征吗?1.新中国初期,我国奉行什么外交政策?展评 材料一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材料二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独立自主和平1949年10月2日,
中国和苏联建交1950年周恩来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议1949年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2.建国初,我国的外交形势怎样? 新中国成立初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17个国家1.苏联2.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3.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4.匈牙利人民共和国5.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6.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7.波兰人民共和国8.蒙古人民共和国9.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0.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1.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12.印度共和国13.瑞典王国 14.丹麦王国15.缅甸联邦16.瑞士联盟 17.芬兰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 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敌视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周恩来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 )、( )时印度缅甸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的时间?主要内容?产生了什么影响?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核心和基础)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保证),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目标)。 为表彰和鼓励更多人士和团体坚持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政府决定设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越奖学金”。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亚非两大洲出现了近30个独立国家。他们依然受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威胁。因此新兴独立国家认识到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必要性。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求同存异”(周恩来)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4.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地位?周总理提出的外交方针?意义? 周恩来万隆会议演讲阅读材料分析,“同” 和“异” 分别指什么? “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同:面临问题相同
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异同:遭遇相同求同存异1.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2.加强同亚非各国团结和合作后来,人们把万隆会议中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称为“ ”。
万隆精神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万隆会议处理国与
国关系的
基本准则求同存异开创了外
交新局面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个政策 一个原则 一次会议
一位伟人 一个方针 课堂小结 建国初期,外交环境极其困难,为什么中国外交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1、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
2、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
3、优秀外交家们外交智慧的推动。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