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习目标1、能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万隆会议的基本史实;
2、能理解“求同存异”方针;
3、会归纳建国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并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原因。自学指导 认真默读课本的内容,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在课本相应位置作出标注,5分钟后,比谁的自学效果更好。
1、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内容、意义?
3、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参与国、主题;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有何意义?
“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
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
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
涉。”
---毛泽东独立自主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独立 自主 和平 一、独立自主面对世界思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 二、积极主动走向世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的邻国大都是中小国家,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也与中国大相径庭,它们担心中国会实行扩张主义,谋求地区霸权,因此对中国存在种种疑惧和不满,加上边界等敏感问题,使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恶化,迫使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开始想办法来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三、和平共处赢得世界?
( ) 年,我国政府同( )就( )地区关系问题谈判周恩来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 )、( )时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概况 1953印度西藏印度缅甸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A、是中国政府首先提出
B、是印尼、印度两国政府共同倡导
C、它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它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以下有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四、“求同存异”感动世界?
??
时间:
地点:
特点:
讨论的问题:
中国代表:亚非万隆会议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周恩来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分析“求同存异”方针中,“同”和“异”分别指什么?“求同存异”方针有何作用?材料:“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异”“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着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但是我们仍有共同的基础。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席代表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同:
①遭遇相同: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②面临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建设道路不同。作用: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60年前召开的万隆会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已深入人心,万隆会议有力推动了亚非国家的联合自强,鼓舞了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推动了国际秩序的深刻演变。
—— 2015年4月外交部刘振民 “万隆精神”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精神2015年4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
B、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收获平台明确一项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一个原则——领悟一种精神——知道一次会议——理解一个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万隆精神 建国初期,外交环境极其困难,为什么中国外交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拓展深化1、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
2、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
3、优秀外交家们外交智慧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