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20 20:1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检测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通过诱变育种培育的是(  )
A.三倍体无籽西瓜 B.青霉素高产菌株 C.无子番茄 D.八倍体小黑麦
2.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取的育种方法是(  )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多倍体育种 D.基因工程育种
3.下列关于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植株具备更多优良性状
B.用基因型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自交后代中约有1/4为纯合体
C.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往往从F1自交后代中可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性状
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新品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
4.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
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
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跑
C.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D.植物杂交后代的种子中不含叶绿体
5.现用矮秆不抗病(ddrr)品系和高秆抗病(DDRR)品系培育矮秆抗病(ddRR)品系,对其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F2中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F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基因重组
B.通常利用亲本的花粉逬行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縮短育种年限
C.F1中虽未表现出矮秆抗病的性状组合,但已经集中了相关基因
D.选种一般从F3开始,因为F3中才有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品系
6.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是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而导致新品种出现的方法
B.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亲本受精过程中
C.基因工程育种中,需要用DNA聚合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
D.通过杂交育种方式培育新品种,纯合子从F1就可以进行选择
7.下图表示培育纯合高秆抗病植株新品种的几种方法,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是杂交育种中的操作,表示连续自交和选择过程
B.②④过程表示单倍体育种,它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④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的幼苗或种子
D.③过程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8.下列与三倍体无子西瓜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无子西瓜与无子番茄的培育原理相同
B.收获三倍体种子的西瓜植株一般不会是三倍体
C.无子西瓜之所以没有种子是因为三倍体西瓜的精子和卵细胞存在生殖隔离
D.无子西瓜不能产生种子是因为它是单倍体
9.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组和B组都利用杂交的方法,目的是一致的
B.A组F2中的矮秆抗病植株Ⅰ可以直接用于生产
C.B组育种过程中,必须用到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秋水仙素等物质
D.C组育种过程中,必须用γ射线处理大量的高秆抗病植株,才有可能获得矮秆抗病植株
10.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的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 ②AAttDD ③AAttdd ④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①和③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
D.若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色
11.下列实践活动中相关措施或方法不科学的是(  )
A.在水稻田中放养适量的青蛙可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B.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可防止落花落果
C.杂交育种过程中的连续自交能不断提高纯合子的比例
D.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12.现有小麦种子资源:①高产、感病;②低产、抗病;③高产、晚熟等品种。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髙产、抗病;b.髙产、早熟c.髙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不可行的是(  )
A.利用品种①、②,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获得a品种
B.对品种③进行辐射诱变,可能获得b品种
C.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品种③中获得c品种
D.品种a、b、c的培育均可采用单倍体育种
13.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 (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利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14.下图表示利用农作物①和②培育出⑥的过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①②⑥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B.Ⅰ→Ⅴ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C.过程Ⅱ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可发生
D.Ⅰ→Ⅲ→Ⅵ的过程中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5.下列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未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
A.以mRNA为模板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与质粒结合
C.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表达
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B.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C.杂交育种中,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都是纯合子
D.二倍体草莓与四倍体草莓存在生殖隔离
17.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二倍体),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②可以取F1中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C.经③处理获得的是由染色体加倍而成的多倍体植株
D.经③处理后获得的植株中符合生产要求的约占1/4
18.番茹的高蔓(A)对矮蔓(a)、感病(B)对抗病(b)为显性。如图表示以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四个新品种的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裎Ⅵ的原理是诱变育种,需要耗费大量实验材料
B.过程Ⅰ、Ⅱ得到⑤,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
C.①、②、⑤、⑥属于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
D.Ⅳ、Ⅴ过程使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19.下图是科研人员培育矮杆抗病新品种小麦的两种方案。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涉及到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和单倍体育种
B.过程③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C.过程④得到的矮秆抗病植株中杂合子占2/3
D.过程⑤是通过连续自交获得新品种


二、填空题
20.下图为五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________育种方法,A→B→C的途径表示________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相比较,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
(3)E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4)C、F过程中最常采用的药剂是________。
(5)由G→J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1.现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高杆( D ),抗锈病( T );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杆( d ),易染锈病( t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下图所示的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 (I或Ⅱ),依据的原理是 。
(2)图中①和④基因组成分别为 和 。
(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 ;(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 为 ;(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
(4)(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 。
22.现有两个纯种普通小麦品种,品种①:高秆抗病(TTRR),品种②:矮秆易感病(ttrr),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利用品种①、②培育品种⑥矮秆抗病纯种的相关育种方法,其中,Ⅰ~Ⅶ代表育种过程,请据图回答:

(1)品种①、②经过Ⅰ、Ⅱ、Ⅲ过程培育出新品种⑥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其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
(2)过程Ⅵ常利用_______获得单倍体幼苗,再通过Ⅶ,即用______人工诱导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ttRR,这种育种方法的显著优势是_______。
(3)通过Ⅳ、Ⅴ,也可培育出品种⑥,其中,过程Ⅳ常用X射线等处理植物,处理对象常选用萌发的种子和幼苗,其原因是________。
23.下图表示某种农作物 ① 和 ② 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 ④ 、 ⑤ 、 ⑥ 3个品种的过程。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用①和②所通过I和II方法培育⑤分别称________和____,其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
(2)由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III是_____________,由④培育成⑤品种所用的试剂是_____,通过Ⅲ和Ⅴ过程培育⑤品种的育种方法叫 ,其优点是 。
(3)由③培育形成的⑥称 。
试卷第6页,总7页

参考答案
1.B2.C3.C4.B5.C6.A7.C8.B9.B10.C11.D12.D13.C14.A15.C
16.D17.C18.B19.A
20.(1)杂交 单倍体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花药离体培养 (3)基因突变
(4)秋水仙素
(5)基因工程(DNA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或转基因技术)
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
21.(1)Ⅰ染色体变异
(2)DT ddTT
(3)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4)1/3
22.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花药(粉)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或低温) 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细胞分裂旺盛,发生基因突变的几率较大
23.⑴杂交 自交 基因 重组
⑵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单倍体育种 缩短育种年限
⑶四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