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20 18:4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精品】六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苏教版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2分)
biān fú zhàng ài kāng kǎi yùn cáng
( ) ( ) ( ) ( )
wēi xié gāo měng suān jiǎ liú huáng xī shēng
( ) ( ) ( ) ( )
yī zhuàng fáng zi yāo qǐng huǎn jiě ēn huì
( ) ( ) ( ) ( )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回眸(móu máo) 匮乏(kuī kuì)
潮汐(xī xì) 指挥棒(bàng pěng)
倾泻(xiè xiě) 一幢(zhuàng zuàng)
孤立(gū hú) 低廉(jiān lián)
一艘(sōu shōu) 索取(suǒ shuǒ)
资源(zhī zī) 蝙蝠(biān piān)
三、比一比,再组词。(8分)
篇( ) 碍( ) 蕴( ) 硫( ) 幢( )
蝙( ) 得( ) 温( ) 流( ) 童( )
蝠( ) 康( ) 锰( ) 胁( ) 牺( )
幅( ) 慷( ) 孟( ) 协( ) 栖( )
四、选择关联词填空。(10分)
无论……都…… 虽然……但是……
只有……才…… 不仅……而且……
1.成功的合作( )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 )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2.作为一个现代人,( )学会与别人合作,( )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3.这本书( )从内容还是写法上,( )很棒。
4.海洋( )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
五、句子乐园。(6分)
1.斯帕拉捷把笼子里的蝙蝠放了出去。(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
2.难道他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
3.我认为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一双特别敏捷的眼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
4.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经常密切。(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
5.实验即将开始,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瓶口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
6.现代社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社会。(修改病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7分)
1.原来,每当他看到蝙蝠在夜晚( )地飞翔时,总认为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一双( )的眼睛。假如它们的眼睛瞎了,就不可能在黑暗中( )各种障碍物,并且( )飞蛾了。
2.( )的海洋,( ),(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 )。海洋给人类提供了( );它慷慨地给予人类( )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 ),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 )。
3.你一定在音乐厅或电视里看到过交响乐团的演奏吧,这可算得上是人与人( )了。你瞧,指挥家( )一扬手里的指挥棒,( )便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 )出来,( )天宇,也( )人们的心田。
七、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将序号写在括号里。(6分)
( )一位外国的教育家邀请中国的几个小学生做了一个小实验。
( )这只瓶子代表一幢房子,彩球代表屋里的人。房子突然起火了,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逃出来的人才有可能生存。
(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 )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
( )哨声响了,七个孩子一个接着一个,依次从瓶子里取出了自己的彩球,总共才用了3秒钟!
( )一个小口瓶里,放着七个穿线的彩球,线的一端露出瓶子。
( )他请学生各拉一根线,听到哨声便以最快的速度将球从瓶中提出。实验即将开始,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瓶口上。
( )在场的人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位外国专家连声说:“真了不起!真了不起!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至多逃出一两个人,多数情况是几个彩球同时卡在了瓶口。
八、阅读理解。(10分)
(一)课内阅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 )船只,( )海堤,( )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逐步由幻想变成现实。
不过,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1.把下面3个词语分别填入第1自然段的括号里。
冲垮 毁灭 掀翻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人们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代”?
(1)
(2)
(3)
4.现在我们怎样做才能让海洋乐于做出奉献?

(二)课外阅读:折翅后的翱翔
在辽阔的亚马逊平原上,生活着一种叫雕鹰的雄鹰,它有“飞行之王”的称号.它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被它发现的小动物,一般都难逃脱它的捕捉.
但谁能想到那壮丽的飞翔后面却蕴含着滴血的悲壮?
当一只幼鹰出生后,没享受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经受母亲近似残酷的训练,在母鹰的帮助下,幼鹰没多久就能独自飞翔,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种飞翔只比爬行好一点.幼鹰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母亲口中的食物.第二步,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树边或悬崖上,然后把它们摔下去,有的幼鹰因胆怯而被母亲活活摔死.但母鹰不会因此而停止对它们的训练,母鹰深知: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就不能飞上高远的蓝天,即使能,也难以捕捉到食物进而被饿死.第三步则充满着残酷和恐怖,那些被母亲推下悬崖而能胜利飞翔的幼鹰将面临着最后的,也是最关键、最艰难的考验,因为它们那正在成长的翅膀会被母鹰残忍地折断大部分骨骼,然后再次从高处推下,有很多幼鹰就是在这时成为飞翔悲壮的祭品,但母鹰同样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因为它眼中虽然有痛苦的泪水,但同时也在构筑着孩子们生命的蓝天。
有的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偷偷地把一些还没来得及被母鹰折断翅膀的幼鹰带回家里喂养.但后来猎人发现那被喂养长大的雕鹰至多飞到房屋那么高便要落下来.那两米多长的翅膀已成为累赘.
原来,母鹰“残忍”地折断幼鹰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是决定幼鹰未来能否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关键所在.雕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被折断后仍能忍着剧痛不停地振翅飞翔,使翅膀不断地充血,不久便能痊愈,而痊愈后翅膀则似神话中的凤凰一样死后重生,将能长得更加强健有力.如果不这样,雕鹰也就失去了这仅有的一个机会,它也就永远与蓝天无缘.
没有谁能帮助雕鹰飞翔,除了它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辽阔而美丽的蓝天,也都拥有一双为蓝天作准备的翅膀,那就是激情、意志、勇气和希望,但我们的翅膀也同样常会被折断,也同样常会变得疲软无力,如果这样,我们能忍受剧痛拒绝怜悯,永不坠落地飞翔吗?
1.解释词语
堪称:
怜悯:
2.你是怎么理解文中画浪线的句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文章,你有什么感想?(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25分)
在科学课上,我们已经做过不少有趣的实验了。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将实验经过写下来。
也可以写自己设计的实验。只要你是有心人,就能设计出很多有趣的实验,你可以边实验边观察边作记录,然后将实验的经过和结果写下来。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
参考答案:蝙蝠 障碍 慷慨 蕴藏 威胁 高锰酸钾
硫磺 一幢房子 牺牲 邀请 缓解 恩惠
二、
参考答案:
móu、kuì、xī 、bàng、xiè、zhuàng 、gū 、 lián、sōu、suǒ、zī、biān。
三、
参考答案:篇幅 妨碍 蕴藏 硫磺 一幢 蝙蝠衫 得数 温暖 流水
童装 蝙蝠 健康 高锰酸钾 威胁 牺牲 一幅画 慷慨 孟子
协会 两栖
四、
1.参考答案:不仅……而且……(解析:是指能够表示在意义上进一层关系的,且有一定逻辑的词语。成功的合作要有统一的目标,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句子。常用关联词不仅……而且……,所以“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2.参考答案:只有……才……(解析:只有……才…… 表示条件关系。即“才”后面的内容要实现就必须做到“只有”的条件,且条件往往是唯一的。 “只有……才……” 无之必不然“学会与别人合作”是条件,有了这样的条件,才会有“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样的结果。即为: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3.参考答案:无论……都……(解析:"无论……都……"在汉语里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即任何条件下都会有某种结果,不管从内容还是写法上,都会有这样的结果“很棒”。其实质是:某结果的出现没有条件,应该用“这本书无论从内容还是写法上,都很棒。”)
4.参考答案:虽然……但是……(解析:这句话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海洋虽然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的意思,和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应该用“虽然……但是……”即为“海洋虽然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
五、
1.参考答案:笼子里的蝙蝠被斯帕拉捷放了出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能力。“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笼子里的蝙蝠”为被动者,后面的“斯帕拉捷”为主动者,而“放了出去”为动作。即为“笼子里的蝙蝠被斯帕拉捷放了出去。”)
2.参考答案:他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
(解析:原句是反问句,变成陈述句意思不变,能在夜间洞察一切。答案就在问话中。即为:他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
3.参考答案:我认为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
(解析:“敏捷”和“眼睛”这里搭配不恰当,眼睛应该与敏锐搭配,所以应改为:“我认为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
4.参考答案: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
(解析:“经常”和“非常”分别与“密切”搭配,经常密切就搭配不当,应为“非常密切”,应改为: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
5.参考答案:实验即将开始,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瓶口上。
(解析:“聚集:集合,凑在一起。”而“集中:指把分散人、物或事集合在一起集中精力。把分散的汇聚到一起。”所以目光应是集中,所以应改为:实验即将开始,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瓶口上。)
6.参考答案: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
(解析:同义词 “充分”和“充满”的区别:充满词意更重,表示多得不能再多了。充分吧,就是适量,足够,刚好的状态。可以勉强再多点。充满是对内的,充分是对外的。应改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
六、
参考答案:
1. 轻巧自如、特别敏锐、灵巧的躲过、敏捷的捕捉。
2. 蔚蓝色、波涛汹涌、无边无际、非常密切、航行的便利、丰富的水产品、无情地掀翻船只、可怕的灾难。
3. 合作的典范、轻轻、悠扬的乐曲、倾泻,流向、流进、让步、反弹。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在熟读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内容准确地填空,注意词语搭配,比喻句的用法,常用词语,掌握重点词句,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七、
参考答案:24186357(解析: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讲的一个逃生的小故事。排列句子时,应首先要读通读懂这个故事的内容,并从中找到这段话讲述的什么内容,根据写作的顺序,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仔细阅读句子,写的是同学们在逃生时的合作精神。作者按着故事发展的的先后顺序写的。依着作者的观察顺序,依次是:24186357)
八、
参考答案:

1.
也会无情地( 掀翻)船只,(冲垮 )海堤,(毁灭 )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具体词语的理解,在文中找出搭配的词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句去搭配,理解词义。如:( 掀翻)船只,(冲垮 )海堤,(毁灭 )沿海的城镇,放到文中去理解,真正去领会词语的含义。故:掀翻、冲垮、毁灭。)
2.
人们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是因为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天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并结合前后句理解,如:海洋和人类密切的原因是什么,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天的便利,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故: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天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3.
(1)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2)向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
(3)利用海水运动发电
(解析: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代。本文说明“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代”,是从三方面写的:(1)开发海洋矿产资源.(2)向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3)利用海水运动发电。)
4.
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仔细阅读短文,理解《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课文讲的的主要内容。如: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二)
1.
堪称:能够称的上。
怜悯:怜惜,爱惜。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课文的内容懂得两个词的含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句去理解,准确找出,并理解其含义如:“堪称:能够称的上。”“怜悯:怜惜,爱惜。”)
2.
(1)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要有一技之长,不经历磨练就不会变得坚强。
(2)父母不能溺爱孩子,受溺爱的孩子缺少生活的磨练,将来生存能力就不足。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要结合具体的上下语句去理解,准确并理解课文,父母不能溺爱孩子,去理解课文的内容,如:(1)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要有一技之长,不经历磨练就不会变得坚强。(2)父母不能溺爱孩子,受溺爱的孩子缺少生活的磨练,将来生存能力就不足。)
3.
(1)无论是人还是动物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要有一技之长,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永过远都是真理,不经历磨练就永远不会变的坚强。
(2)母鹰对雏鹰是爱是博大的,它们明白要想让孩子更好的生存下去就必须让孩子们去面对一切的困难.只有雏鹰真正有了飞翔能力,它们才能做自由自的翱翔于它们的天空,它们才会变成真正的鹰.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具体内容的理解,并能概括出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无论是人还是动物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要有一技之长,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永远都是真理,不经历磨练就永远不会变坚强。母鹰对雏鹰是爱是博大的,它们明白要想让孩子更好的生存下去就必须让孩子们去面对一切的困难.只有雏鹰真正有了飞翔能力,它们才能做自由自在的翱翔于它们的天空,它们才会变成真正的鹰。)
九、
【范文】
有趣的科学课
科学的殿堂是美妙,神秘的,到处都充满了新奇,无边无涯的探索长廊,引导我们走进科学的世界,漫游其中。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十分有趣的科学课不仅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还学到了许多知识。
课前,老师让我们准备了纸蛇、蜡烛、蚊香、火柴、实验箱等学具,摆弄着这些小玩意儿,隐隐感觉到这一定是一节有趣的科学课。
伴随着上课铃响起,我们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看着老师在黑板上从容地写下四个大字,“风”的形成。在解释完对风的认识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挥下迫不及待地做了第一个实验。 纸蛇在蜡烛的火焰上,旋转起来了!我们高兴地大声欢呼。
大家发现空气受热后会上升,所以纸蛇才缓缓地上升旋转。 实验的成功使我们大为兴奋,于是兴致勃勃地投入第二次实验。 我们小组先把一支蜡烛放进实验箱里,点燃蚊香放到实验箱左侧小口处,然后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再点燃蜡烛,继续观察,直到得出了最佳答案,最后熄灭了蜡烛。 抬眼环视一遍班内,香烟弥漫,整个班笼上了一层蒙蒙的轻烟。云里雾里中时不时传来几声欢笑。有的同学专注地操作着,鼻尖上冒出细密的汗珠,有的同学手舞足蹈,只会帮倒忙;还有的在做记录,准备回答问题。 终于通过大家的实验,得出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过来,从而形成风。了解了这个知识,同学们都很快乐。
也许在生活中,我们没法与发现镭的居里夫人、发明电灯的爱迪生相提并论,但是研究一些小小的问题,也会给生活带来方便和舒适。 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研究科学,在思考中体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