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7课明朝的灭亡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7课明朝的灭亡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20 21:4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新课导入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魏忠贤
刘瑾
刘瑾(1451—1510),陕西兴平人,六岁时被太监伯父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宦官。
弘治年间犯罪赦免后侍奉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宠爱,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权后趁机专擅朝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为“八虎”之首,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刘瑾被捕后,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他被认为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明朝末期宦官。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土地兼并
社会动荡
明神宗时期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时期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时期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木匠皇帝
明熹宗朱由校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木匠皇帝。他在位期间,内忧外患一个不少(外有金兵的侵扰,内有明末的起义),是国家最动乱的时期。
但朱由校却不务正业,不把国家大事当回事,一心只想当木匠。
他自幼就有木匠的天分,技术十分的好,很多的能工巧匠做出的东西都不如他。
朱由校整天的和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不仅制作木器,还盖小宫殿,被世人称为“木匠皇帝”。
土地兼并严重
明神宗时期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时期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时期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后果
(1)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官吏贪赃枉法
(2)地主阶级兼并土地,农民流离失所
17世纪开始的中国气候,此时的明朝处于明朝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候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蜂起。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 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
由于天灾人祸,受灾的农民先是以山间的蓬草和树皮充饥,而后只能吃石块,生活条件极其恶劣。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时给地主牧羊,长大后在明朝边防军队驿站做驿卒。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
1、李自成起义
原因
(1)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2)直接原因: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官府催征如故。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农民起义

进军______
攻克______
攻克_______
明朝灭亡
经过
河南
”均田免赋“

西安
大顺

北京
1644
崇祯帝

276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时不纳粮。
1643年
大顺政权
口号:“均田免赋”
“均田免赋”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
和减免赋税,要求平等平均的迫切愿望,因此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材料:崇祯十七年(1644年)4月,攻入北京,初期严肃军纪,将抢劫绸缎铺的2名士兵“以手足钉于前门左栅栏”。但很快农民军开始腐败,
李自成与其他首领瓜分宫嫔,畅饮宫中,唯一关注的事就是登基大典。由于招抚吴三桂失败,清军趁机入关,城内居民很多反水,加之领导集团内部发生矛盾,四月底撤出北京。
——《国史概要》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女真族人。他创立了“八旗制度”,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努尔哈赤在反明战争中被火炮击伤而死,葬于沈阳福陵。
八旗制度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
政权:金国 史称后金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2、满



万历十一年,明总兵李成梁误杀了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和他的父亲塔克世。
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
1619年,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大败明军。
满洲八旗铠甲
山海关
●山海关
清太宗皇太极
  爱新觉罗·皇太极,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1626年即汗位后,改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建国号为清。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措施,奠定了建立大清帝国基础。
1635年 女真族
1636年 金

满洲
2、清朝的建立:
1. 推进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2. 仿照明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统治机构,以取代八旗制度。
3. “治国之要,莫先安民”。“专勤南亩,以重本务”。
4. 招降收买明朝地主知识分子和官员。
皇太极改制
为攻打明朝奠定了基础
________年,皇太极改族名为________; 次年,改国号为______。
1635
满洲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扬州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
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
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机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汉人:别以为我们不认识你了,我们还记得你灭北宋的仇,你现在又换了马甲又杀了回来!
我只是想保护我的家人,尤其是圆圆,其实我也想汉族人当老大。
陈圆圆
吴三桂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起义原因:
口号: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农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
闯王
李自成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清兵入关:
满洲兴起:
发展:
明朝的灭亡
均田免赋
1643年,建立大顺政权;
1644年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努尔哈赤、皇太极)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朝政腐败,矛盾激烈,天灾人祸
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失败
基础达标
1.下列关于明朝末年社会状况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政治腐败 ②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③赋税沉重 ④各地起义爆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口号与明末农民起义有关的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尊王攘夷”
C.“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D.“均田免赋”
C
D
3.明朝灭亡后,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引清兵入关,夹攻李自成的军队,最后起义军失败。这里的“将领”是( )
A.张献忠 B.吴三桂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4.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大金的是( )
A.皇太极 B.努尔哈赤
C.阿骨打 D.铁木真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