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第1课时滴水实验教案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第1课时滴水实验教案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5-21 08:3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滴水实验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教材第88~90页的内容。

1.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并渗透节约用水的意识。
2.针对“滴水实验”任务,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制定简单的解决问题方案;并能根据方案,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合作的用实验收集数据的过程,积累“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反思质疑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3.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所学知识与方法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重点:水龙头滴水速度的测算及实验报告的填写。
难点:运用所测量的数据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应用。

多媒体课件、漏水实验器具、计时工具。


师:(课件出示水龙头滴水图)同学们,平时我们洗完手后如果水龙头没有拧紧,会出现什么现象?
师:对,那么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年大约浪费多少水呢?(生猜测)
你能算出来吗?要想算出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水,你必须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呢?你想从哪入手解决呢?

1.提出实验任务。
师:这里要算出一年水龙头的漏水量,是不是我们就必须亲自接一年呢?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通过做滴水实验,用实验来求最后的正确结果。
同学们,你想怎样来实验呢?请小组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这里是对知识技能与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一个综合运用。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不仅要用到时间的知识来计算,还要想怎样计算比较好,这体现的是数学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组内交流,制定实验方案。
(1)可以用盛满水的纸杯底部扎眼来代替水龙头,计算这个纸杯平均一分钟漏水多少,然后再计算出一年的漏水量。
(2)实验方案。
小组内同学根据实验方案表格内容,按照实验步骤一起进行操作。

实验方案
实验名称
实验人员
测量工具
实验方法与步骤
实验分工
  3.记录滴水实验结果,并完成相应问题。
有些同学已经完成了滴水实验,但有些组慢了一些,为什么呢?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1)打开书本,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里:
漏完20 g水用了(  )分。(按整分计算)
(2)完成相应问题。
如果坏了的水龙头和这个水杯漏水的速度相同,那么:
1时漏掉(  )g水,
8时漏掉(  )g水,
一天漏掉(  )g水,
一年漏掉(  )g水。
师:看了刚才的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想法?
4.喝水问题。
师: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1时就漏掉6杯水,而像你们这样大的小明每天至少喝5杯水,也就是说这个坏了的水龙头1个小时就漏掉他一天要喝的水,真浪费啊!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1)引入计算:现在老师想知道小明一个星期至少喝多少杯水?
学生独立计算。
(2)探讨小明一个月至少喝多少杯水?
师生共同复习月份的知识:我们学过的月份有大月、小月和特殊二月,月的天数不同,喝水的杯数是不同的。
师: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特别指出是哪一个月,我们可以按照每月30天来计算,那一个月至少喝多少杯水呢?(生独立计算)
(3)完成下面问题。
师:那半年呢?一年呢?你会算吗?(生在作业纸上计算)
(4)学生汇报。
(5)小结:一个小朋友一年就要喝1800多杯水,那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一起喝上1年、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那要消耗多少水啊,所以你看到滴水的水龙头要怎样?有同学浪费水呢?你平时要怎样做?
设计意图:评析这个环节内容位置的重新安排,是一线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该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规律等实际情况对教材做的成功处理。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来使用教材。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贯彻了设计意图里的两个方面。在鼓励算法多样化和培养学生节水意识这两方面也做得较好,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节水观念。

教材第90页第3题。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上得开心吗?是不是觉得实验很好玩呢?从中你学到了什么呢?

滴水实验
一年浪费大约一吨水  节水倡议

这一课的内容从社会现象入手,通过学生做实验、分析实验结论、交流实验心得,引起学生对生活现象的关心并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随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品质,成功地树立了保护水资源、节约能源的意识。整节课的教学,教师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并依此成功创设了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