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共51张PPT+2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共51张PPT+2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21 11:33:01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 “他卓有成效地管理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他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济殚精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存入一分钱……”
——联合国秘书长
瓦尔德海姆 Who is he ?感悟伟人一句话的电影说明书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为了使外国人能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周总理审阅。周恩来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那就看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那是乱弹,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
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欣赏“派克”的来历 “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 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故事欣赏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故事欣赏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 | 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南京条约》签订 近代外交=屈辱回顾过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 周恩来且看今朝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部编版 八年级 | 下册 学习目标1.知道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将初期美苏度对华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2.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3.对比新中国和旧中国两种截然不同的外交政策,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部编版 八年级 | 下册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奉行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
建国第一年,同___等__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美国对新中国采取____,实行____,并对_____。
2.经过:1953年底,中印就_____问题谈判时,首次提出
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访问__和__,双方一致同意___。
3.意义:在国际上_____,被世界上_____,成为_______。
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时间:____年;与会国_____;特点:第一次________。
2.中心议题:讨论____、____和____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3.结果:周恩来提出__方针,促进了____,也促进了___。自


习【第一篇章】
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材料解读:旧中国的外交形象】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 以上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的外交具有怎样的特征?
不平等
不独立近代中国
外交的基本特征【反思历史】不自主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探究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行的是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外交的特征独立和平自主【解读历史】
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下取得了哪些伟大的外交成就?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外交成就一:与苏联等国家建交 1949年底,毛泽东访问苏联。1950年2月,周恩来代表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1、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2、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3、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4、匈牙利人民共和国5、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6、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7、波兰人民共和国8、蒙古人民共和国10、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1、越南民主共和国12、印度共和国13、瑞典王国14、丹麦王国15、缅甸联邦16、瑞士联邦17、芬兰共和国1949.10—1950.10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17个国家9、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按时间先后)
咦,怎么我们家的朋友只有一两个是大国?
合作与探究1:国际形势:战后两大阵营对峙;帝国主义孤立、封锁、包围新中国。 (严峻形势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为什么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美中多年的并且冷战局面,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美国政策的灵活性,并最终导致了中苏结盟,使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宣告失败。”——《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
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为打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新中国领导人是怎么做的?建国第一年,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怎样的成就?【问题探究】对策:积极主动地开展外交活动成就:建国第一年就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世界积极
主动打破美国封锁【中国积极主动走向世界】?走向世界交朋友【第二篇章】
以和平共处的原则影响世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4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
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周恩来总理与尼赫鲁周恩来总理与吴努发展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01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中、印、缅三国在北京共同举办纪念大会。习近平主席说,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历久弥深、历久弥坚。对指导国际关系、解决纷争、
维护地区和平发挥重要的作用 尽管在其提出后的几十年中,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发生了剧变,但这些原则直至今天依然适用。
——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设公报中。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材料二: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家璇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讲话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对中国: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②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对世界:影响深远,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合作与探究2:阅读史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首次提出的时间:
2、人物:
3、1954年,周恩来访问 和 ,分与 、 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 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准则。
4、内容:
5、意义:印度缅甸尼赫鲁吴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1953底周恩来外交成就二:【第三篇章】
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大会主持人发言伊拉克代表发言锡兰国代表发言
(斯里兰卡)【万隆会议】东道主总统发言 巴基斯坦发言人: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伊拉克发言人:我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三股扰乱和平和谐的国际性势力,而第三股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已经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我们要号召非共产党国家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 泰国发言人: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到颠覆活动的威胁。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历史再现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进行挑拨的阴谋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共同探究假如,周总理与之针锋相对?会议偏离正轨、步入歧途、争执不下、陷入僵局,正中帝国主义下怀【历史的抉择:何去何从】【历史的抉择:何去何从】【问题探究】假如我们采取这两种方式
中的一种,可能导致会有什么后果?【情景再现:周恩来发言】求同
存异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中,“同”和“异”分别指什么?“求同存异”方针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有何作用?同:①遭遇相同: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②面临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建设道路不同。背景: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各国存在矛盾和分歧。(困难)作用: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与更多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重要意义)合作与探究3:阅读史料:材料一:“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材料二:“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求同和团结。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他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
1.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2.也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团 结与合作求【求同存异方针的历史意义】同存异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
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万隆会议时间:
性质(特点):
地点:
中国代表:
提出方针:
意义:
万隆精神:
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亚非国家)周恩来求同存异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1、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外交成就三: 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任务,要求我们大力弘扬万隆精神,抓住历史机遇,加强团结合作,共绘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蓝图。我相信,在亚非发展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这次亚非峰会,将成为亚非合作的新起点,将作为亚非关系史上又一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载入册。?????????????????????????????????????
??????????????????????? ——胡锦涛在亚非峰会上的讲话2005年4月,万隆会议
召开50周年2015年4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万隆精神永不褪色 中国近代屈辱的外交似乎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弱国无外交”。然而,新中国初期,国力依然弱小,却走出了这一怪圈。请结合本课历史的学习,说一说你认为是哪些因素促使新中国实现了这一重大转变?政治上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
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杰出的外交智慧。合作与探究4:一三二四五一条外交新政策两个国家表敌友三国总理齐声明四字方针万隆定五项原则促和平知识纵横,比一比知识小结,试一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为我国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政策原则方针意义意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对内改革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中考链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
A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 、1954年日内瓦会议
D 、1955年万隆会议中考链接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
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3、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中考链接 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 来提出的方针是 ( )
A.平等互利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D.互不干涉内政 中考链接3、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
(1)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2)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 共同要求
(3)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4)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
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以和平共处的原则影响世界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巩固检测完成本课《同步练习》79---80页

要求:
(1)合上课本,独立完成;
(2)注意答题格式规范,字体工整;
(3)下课时以小组为单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