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八单元质量检测卷
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班级 姓名 分数 .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9分)
1、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正六边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
2、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 )现象。
3、如下图中点A和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小格,点B和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小格,点C的对称点是点( )。
4、如右上图形A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与图形B重合。
5、如下图,下面这个图形的面积是( )cm2。
6、看图填空
(1)( )车间的男工人数最少,( )车间女工人数最多。
(2)平均每个车间有男工( )人,平均每个车间有女工( )人。
(3)平均每个车间有( )人。
7、如果条形统计图纵轴上用0.5厘米表示30人,那么用3厘米的直条应表示( )人,若直条表示300人,那么这个直条的高度应是( )厘米。
8、乐乐期末考试语文和科学的平均分是92分,数学99分,英语89分,四科的平均分是( )分。
9、小明和4名同学一起测量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结果分别是:75次、67次、72次、70次、76次。这几名同学1分钟脉搏跳动的平均次数为( )次。
10、甲筐有苹果28千克,乙筐有苹果32千克,丙、丁两筐共有苹果52千克,平均每筐有( )千克苹果。
11、四年级4个班同学捐图书,一班和二班共捐23本,三班捐了15本,四班捐了22本,平均每班捐图书( )本。
12、四年级三个班共有学生135人,共分到405个作业本,平均每个班有( )人,平均每班分到( )个作业本。
13、有6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后,余下数的平均数是70,去掉的数是( )。
二、判断题。(5分)
1、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 )
2、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
3、用单价12元的水果糖和单价15元的奶糖混合成什锦糖,什锦糖的单价一定在12元至15元之间。( )
4、在一组不全相等的数中,平均数比最大的数要小。( )
5、小明所在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35 cm,小刚所在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38 cm,所以小明比小刚矮。( )
三、选择题。(10分)
1、下列银行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
A.2 B.3 C.4
2、在一组不同是数字中,最大的数是15,这组数的平均数不可能是( )。
A.7 B.13 C.16
3、五个数的平均数是6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80,平均数变成了70,这个数原来是( )。
A.20 B.30 C.40
4、小强家离学校有1200米,早上上学,他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从学校到家用了10分钟。小强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米/分钟。
A.50 B.60 C.48
5、五个人跳绳,甲每分钟跳100下,乙每分钟跳120下,丙每分钟跳140下,另外两个人跳的下数都比乙少,比甲多。这五个人跳绳的下数的平均数( )。
A.等于120
B.大于100,小于120
C.大于120,小于140
四、操作题。(共20分)
1、根据对称轴,分别画出下面三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6分)
2、画出图形A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4分)
3、画出下列图形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4分)
4、按要求作图。(6分)
(1)图形A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B。
(2)以直线a为对称轴,作图形B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C。
五、解决问题。(共36分)
1、(10分)四(1)班图书情况统计表。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故事书
10
8
12
16
14
科技书
14
10
14
12
6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哪个组的故事书最多?哪个组的科技书最少?
(3)平均每组有故事书多少本?
2、(10分)小强和小军家2017年各季度电费情况统计图。
1.小强家第( )季度电费最多,是( )元。
2.小军家第( )季度电费最少,是( )元。
3.小军家全年电费( )元,小强家全年电费( )元。
4.两家全年电费一共( )元。
5.小强家电费平均每月比小军家多多少元?
3、(5分)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
4、(5分)一次竞赛阅卷时,第一次算出平均每人95分,复查发现将一个97分误作47分计算了,经重新计算,这个班平均每人是97分。有多少名学生参加这次竞赛?
5、(6分)小明和小刚练习50米蛙泳,每次的成绩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平均
小明
110秒
102秒
112秒
100秒
小刚
104秒
110秒
107秒
(1)他们两人的平均成绩各是多少?并填在表格里。
(2)假如要选他们两个当中的一个去参加比赛,你认为应该选谁?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9分)
1、长方形有( 2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 3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 1 )条对称轴,正六边形有( 6 )条对称轴,圆有( 无数 )条对称轴。
2、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 平移 )现象。
3、如下图中点A和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2 )小格,点B和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3 )小格,点C的对称点是点( C′ )。
4、如右上图形A先向( 左 )平移( 11 )格,再向( 上 )平移( 3 )格与图形B重合。
5、如下图,下面这个图形的面积是( 12 )cm2。
6、看图填空
(1)( 二 )车间的男工人数最少,( 三 )车间女工人数最多。
(2)平均每个车间有男工( 69 )人,平均每个车间有女工( 71 )人。
(3)平均每个车间有( 140 )人。
7、如果条形统计图纵轴上用0.5厘米表示30人,那么用3厘米的直条应表示( 180 )人,若直条表示300人,那么这个直条的高度应是( 5 )厘米。
8、乐乐期末考试语文和科学的平均分是92分,数学99分,英语89分,四科的平均分是( 93 )分。
9、小明和4名同学一起测量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结果分别是:75次、67次、72次、70次、76次。这几名同学1分钟脉搏跳动的平均次数为( 72 )次。
10、甲筐有苹果28千克,乙筐有苹果32千克,丙、丁两筐共有苹果52千克,平均每筐有( 28 )千克苹果。
11、四年级4个班同学捐图书,一班和二班共捐23本,三班捐了15本,四班捐了22本,平均每班捐图书( 15 )本。
12、四年级三个班共有学生135人,共分到405个作业本,平均每个班有( 45 )人,平均每班分到( 135 )个作业本。
13、有6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后,余下数的平均数是70,去掉的数是( 82 )。
二、判断题。(5分)
1、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 × )
2、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 )
3、用单价12元的水果糖和单价15元的奶糖混合成什锦糖,什锦糖的单价一定在12元至15元之间。( √ )
4、在一组不全相等的数中,平均数比最大的数要小。( √ )
5、小明所在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35 cm,小刚所在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38 cm,所以小明比小刚矮。( × )
三、选择题。(10分)
1、下列银行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C )个。
A.2 B.3 C.4
2、在一组不同是数字中,最大的数是15,这组数的平均数不可能是( C )。
A.7 B.13 C.16
3、五个数的平均数是6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80,平均数变成了70,这个数原来是( B )。
A.20 B.30 C.40
4、小强家离学校有1200米,早上上学,他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从学校到家用了10分钟。小强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C )米/分钟。
A.50 B.60 C.48
5、五个人跳绳,甲每分钟跳100下,乙每分钟跳120下,丙每分钟跳140下,另外两个人跳的下数都比乙少,比甲多。这五个人跳绳的下数的平均数( B )。
A.等于120
B.大于100,小于120
C.大于120,小于140
四、操作题。(共20分)
1、根据对称轴,分别画出下面三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6分)
2、画出图形A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4分)
3、画出下列图形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4分)
4、按要求作图。(6分)
(1)图形A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B。
(2)以直线a为对称轴,作图形B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C。
五、解决问题。(共36分)
1、(10分)四(1)班图书情况统计表。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故事书
10
8
12
16
14
科技书
14
10
14
12
6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哪个组的故事书最多?哪个组的科技书最少?
解:四组;五组
(3)平均每组有故事书多少本?
解:(10+8+12+16+14)÷5=12(本)
答:平均每组有故事书12本。
2、(10分)小强和小军家2017年各季度电费情况统计图。
1.小强家第( 三 )季度电费最多,是( 270 )元。
2.小军家第( 二 )季度电费最少,是( 125 )元。
3.小军家全年电费( 636 )元,小强家全年电费( 792 )元。
4.两家全年电费一共( 1428 )元。
5.小强家电费平均每月比小军家多多少元?
解:(187+270+130+205)÷12-(141+210+125+160)÷12
=792÷12-636÷12
=66-53
=13(元)
答:小强家电费平均每月比小军家多13元。
3、(5分)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
解:91×3-89×3=273-267=6分
甲:(95×2+6)=98分
丁:98-6=92分
答:甲得分98分,丁得分92分。
4、(5分)一次竞赛阅卷时,第一次算出平均每人95分,复查发现将一个97分误作47分计算了,经重新计算,这个班平均每人是97分。有多少名学生参加这次竞赛?
解:(97-47)÷(97-95)=25人
答:有25名学生参加这次竞赛。
5、(6分)小明和小刚练习50米蛙泳,每次的成绩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平均
小明
110秒
102秒
112秒
100秒
小刚
104秒
110秒
107秒
(1)他们两人的平均成绩各是多少?并填在表格里。
解:(110+102+112+100)÷4=106(秒)
(104+110+107)÷3=107(秒)
小明:106秒 小刚:107秒
(2)假如要选他们两个当中的一个去参加比赛,你认为应该选谁?为什么?
解:应该选小明,因为小明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