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八年级下 历 史 学习目标1.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
方针的含义;
4.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新中国奉行什么样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对 立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二战后的国际形势苏美建国初,我国外交面临怎样的严峻形势?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中国,
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封锁和禁运 新中国第一年取得的外交成就
——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2月,中苏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
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自 主 学 习 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够赢得
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1.2.3.尊重平等和平日内瓦会议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进行了积极外交,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自 主 学 习1955年 印度尼西亚万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
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伊拉克代表泰国代表共产主义是“独裁”,
是一种“新殖民主义”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同美国联合起来
反对共产主义。菲律宾代表情 境 再 现如何解决争端?周恩来发言
我们是来求团结的,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的,不是来立异的。我们之间有同吗?有。有异吗?也有,但可放在一边,不必强求一致。方针:求同存异遭受殖民主义侵略社会制度不同如何理解“求同存异”方针?
他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自 主 学 习1955年 印度尼西亚万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
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求 同 存 异加强了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和平 一个方针求同存异 一个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两个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课 堂 小 结课堂演练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
政策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对内改革
D.对外开放B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 )A.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1954年日内瓦会议
D.1955年万隆会议
A3.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
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D4.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
提出的方针是( ) A.平等互利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D.互不干涉内政B 5.某中学八年级学生进行“周恩来的
外交活动”的主题探究。下列各项中
与此主题有关的是( )
①重庆谈判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出席万隆会议
④开国大典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CB6、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个与我国
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A.朝鲜
B.苏联
C.美国
D.印度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