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人口普查
教材第6~7页的内容。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数位顺序表,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地读、写大数,同时培养认真读、写数的良好习惯。
2.经历自主探索大数的读写方法的过程,提升归纳与概括的思维能力。
3.感受大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重点:掌握大数的读、写法,能正确读、写大数。
难点: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大数的读、写法。
课件(教材中人口普查的图片和数据、教材第7页的第1、2、3题)。
1.师: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为了清楚地知道我国人口的实际情况,在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
2.多媒体出示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
3.师:你能读出图中北京、安徽和香港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实际人数吗?试一试,同桌互相读一读。
师:你能读出哪个地方的人口数?请你读一读。
师:会读的同学能不能把你们的小窍门教给大家?
设计意图: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经常可以接触到比较大的数。但是人口普查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数据却是学生平时很少能接触到的,教师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料来展开学习,能够让学生增长知识,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读写大数的意义。接着读一读数据,进行交流,考查一下学生对于大数掌握的基本情况。把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作为基础去学习,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一)大数的读法
1.课件出示教材中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学习大数的读法。
2010年我国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北京市有19612368人,安徽省有59500510人,香港有7097600人。
2.(1)复习数位分级。
教师说明:按照我国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个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十亿、百亿、千亿是“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在已写出的数位顺序表上面板书:个级、万级、亿级,制成下表:
……
亿级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万级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个级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彼此交流信息的基础上,将注意力转移到探索新知上。
(2)研究大数的读法。
学生试着读:19612368,教师指导读法。
北京市有19612368人。
交流读数的方法。
预设学生汇报有以下读法:
①标上数位再读。
②把数写在数位顺序表中,按照数位顺序往下读。
③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3)小组讨论大数的读法。
①含两级的数怎么读?三级的呢?
②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亿级的数呢?
③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读?
设计意图:经过第一学段数的认识的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就为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亿级做好了铺垫。
3.研究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指导7897600的读法,先读万级,七百八十九万,再读个级,七千六百,合在一起读作:七百八十九万七千六百。
学生尝试读出:1295330000、1807199、6780000和13820000。
提问:以上这些数中的0都在什么位置?读数时读0了吗?
质疑:1807199这个数读不读这个0呢?
同桌之间交流。
这个数读作:一百八十万七千一百九十九。所以零不读。
提问:0在什么位置时不读出来呢?
小组交流。
小结:当0在数级的末尾时不读出来。
4.研究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指导40076的读法,先读万级,四万,再读个级,零七十六,合在一起读作:四万零七十六。强调:零必须读出来。学生尝试读出:11034、10030040。
(二)大数的写法
1.整万数的写法。
同学们会写四十四、一千三百八十二、六百七十八,怎样写四十四万、一千三百八十二万、六百七十八万呢?
学生发言,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教师小结: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要写在万级上,只要在万级上写44、1382、678,然后在个级上写四个0就可以了。
让学生自己写一写上面的三个数,并读一读,检查一下写得是否正确。
2.引导学生总结,整万的数怎样写?
小结:按照万以内的数的写法来写,然后再在后面添写四个零。
3.练习:指名让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纸上写数。
五万、六千万、八十万、三千二百万、九千六百七十二万
4.含有两级以上的数的写法。
谈话:我们已经会写整万数了,我们再来写澳门、台湾、广东的人口总数,看谁会写。
板书:五十五万二千三百、二千三百一十六万二千一百二十三、一亿零四百三十万三千一百三十二
提问:这几个数各有几级?应该先写哪级上的数,再写哪级上的数?
学生尝试写数。
指名板演:552300、23162123、104303132
学生板演后,教师可以画出分级线,让学生检查写的数是否正确。
教师说数,学生练习写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到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必要性。
5.中间及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提问:三十二万零六百这个数有几级?万级上怎样写?个级上的没读出来的怎么写?在数位顺序表中表示这个数,再让学生读一遍进行检查。
由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试着填写出这个数,再让学生读一遍进行检查。
由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试着填写二千零五十万七千,再说一说是怎么样写的。
学生探究下面三个数的写法:
六十一亿、一百亿四千万二千、四千零三亿零五百万
1.教材第7页练一练第1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把数分级,然后一级一级地仔细读、写。
2.教材第7页练一练第2题。
首先安排学生进行读数练习,接着让学生观察所读的数与哪一个数是对应的,然后用线连接起来。
3.教材第7页练一练第3题。
建议每个学生选择3个课前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课前布置调查作业),如果课上时间充足,先在组内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大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会读、写大数)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含有三级数的读、写法。
人口普查(大数的读写)
澳门:五十五万二千三百 552300
台湾:二千三百一十六万二千一百二十三 23162123
广东:一亿零四百三十万三千一百三十二 104303132
相同点:读数和写数都是从高位起。
不同点:写数时,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而读数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学生在口头读数时出现的问题少,但把读的数用文字的形式表示出来时,就错误百出,漏写亿级或万级的单位,大小写混淆等,由读法换成写法时,数位不够,把本来的八位数写成七位数,特别是位数多的数字,学生掌握得不好。
针对出现的问题,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读数时,首先画竖虚线分级,从高级读起,把读的数用文字表示出来的时候,写完后一定要回过头来看看,是否大小写混淆,是否把零写错,是否漏写每个级的单位,且写完后要把所写的数当作一个新数,重新读一读,看看是否存在问题;对于由读法变成写法时,首先也要画竖虚线分级,写完后,也要把写的数当成一个新数读一读,一读问题自然就显露出来。
由于不断的强化,学生在后来的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较少。我想,有的知识需要学生理解掌握,有的知识,像概念性的知识,比如本节课多位数的读写法这部分,就应该不断强化,让学生记住做题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