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理解了加、减、乘、除运算的实际含义,有了运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但把加减和乘除混合在一起去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另外,学生可能会受原有知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干扰,仍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因此,教科书通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学生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进行计算,逐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1节 小熊购物
教材第2~4页的内容。
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让学生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减”的合理性。
2.让学生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减”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混合运算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多媒体课件,面包、饼干、糖果的图片。
师:今天,森林王国要开联欢会,小熊胖胖和壮壮来到森林商店买东西。今天让我们一起和小熊购物吧!(板书课题)
师:大家看看商店里有什么?(出示课件中的主题图)
学生根据问题,独立读图,找到图中的数学信息。
生:饼干每包4元,面包每个3元,糖果每袋5元,蛋糕每个6元,花生每包7元。
设计意图:童话故事般的情境导入,更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更好地进入本课的学习。同时关注学生对于信息的检索能力和学生读图的有序性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1.提出问题:胖胖应付多少元?
师:小熊胖胖要买什么呢?
生:1个蛋糕和4个面包。
师:一个蛋糕6元,一个面包3元,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需要多少元呢?快帮胖胖算算吧!(小组同学交流)
(1)怎样列算式?
3×4=12(元)
12+6=18(元)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2)每个算式分别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
生:第一个算式表示买4个面包花的钱;第二个算式表示4个面包和1个蛋糕一共花的钱。
(3)如果把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可不可以列出综合算式?
生独立列式后汇报:3×4+6或 6+3×4(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你能看懂这两个算式吗?(小组交流)
生:左边的算式是用买面包的钱加上买蛋糕的钱;右边的算式是用买蛋糕的钱加上买面包的钱。
3.小组讨论:这两个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选择算式试算。
(2)探究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
a.引导学生讲一讲思考过程,为什么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结合情境说清楚。
生1:算式“3×4+6”中的“3×4”表示4个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用下划线标出来)12+6=18(元)表示4个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生2:算式“6+3×4”中的“3×4”表示4个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用下划线标出来)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在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中,无论是乘法在前,还是加法在前,都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b.脱式计算时,等号要对齐,没有进行计算的部分要照着写下来。
(3)再次体验运算的顺序。
在会书写左边算式的基础上,选择右边的算式算一算。
板书:=6+12
=18(元)
(4)交流书写体会,并板书答语。(答:胖胖应付18元。)
(5)离开具体情境,掌握混合运算的一般方法。
(6)总结计算方法。
4.尝试独立解决新的问题。
(1)提问: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a.3×4=12(元) 20-12=8(元)
答:应找回8元。
b. 20-3×4(板书算式,把先算的一步用下划线标起来)
=20-12
=8(元)
答:应找回8元。
(3)重点讨论解法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5.结合小熊购物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出示3个算式)
预设1:表示用20元买2包花生,求还剩多少钱。
预设2:中间的算式表示买3袋糖果和1包饼干一共要多少钱。
预设3:右边的算式要我们求用20元买4个蛋糕,还差多少钱。
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后全班对照交流计算过程。
师:观察这3个混合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在有乘法,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算式中,应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板书: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及时对本课内容进行巩固和迁移,有利于学生从众多算式中找出共性,从而总结出含有乘加、乘减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完成教材第3~4页练一练全部内容。
特别注意第2题和第4题,要求学生将先算的一步用下划线表示出来。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熊购物
3×4+6 6+3×4______________20-3×4
=12+6 =6+12 =20-12
=18(元) =18(元) =8(元)
答:胖胖应付18元。 答:应找回8元。
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教材不是以单纯学习运算法则的形式出现,而是通过“小熊购物”主题图呈现生活情境,将教学内容和解决问题过程有机结合。教材列举了用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这两种方法得出结果,在列综合算式方法中,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将乘法放在前面,另一种则是将乘法放在后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加法和乘法的综合算式中,无论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小熊购物”,并把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地贯穿在购物活动中。学生对此感到亲切有趣,并逐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接着重点研究小熊胖胖和壮壮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比较乘加、乘减不同的式子,让学生明白它们在计算方法上相同的地方都是先算乘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正确计算两步式题的能力。但是对于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学生对此还是感到困难,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并在练习中不断地加强与巩固。两个算式合并以后,要示范正确的书写格式。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