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蜘蛛开店 人教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蜘蛛开店 人教部编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21 15:2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蜘蛛开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用联系生活、追溯字源、结合语境等方式认识“店、寂、寞、罩”等10个生字,会写“决、定、商、店”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示意图,讲这个童话故事。
3.体会蜘蛛在“卖口罩”时心情的起伏变化,并用朗读表现出来,为下节课的续编故事做铺垫。
教学重点:
采用联系生活、追溯字源、结合语境等方法识记10个生字。
体会蜘蛛在“卖口罩”时心情的起伏变化,并用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能根据示意图,讲这个童话故事。
教学准备:
幻灯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个故事的题目,出示课题-《蜘蛛开店(1人读)
你真厉害,认识题目里的一个生字“店”,你在哪儿见过“店”?(预设商店、菜店)
教授“店字,指名拼读(2人),去拼音齐读2遍。
让我们一起把“店”字送回题目中。教写“店”,它是个半包围,写的时候注意这笔撇要写得舒展开来,中间的竖在竖中线上。
齐读课题《蜘蛛开店》
二、初读感知,概括全文
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蜘蛛开了三次店,每次卖什么,哪些顾客来了,请在课文中圈出来。)
2.读完课文,老师想请小朋友一起完成填空:
店名
商品
顾客
顾客特点
出示句子:
蜘蛛开了三次店。第一次想卖( ),( )来了。第二次想卖( ),( )来了。第三次想卖( ),( )来了。
评价:小朋友们真厉害,又快又好的完成了填空。
3.了解开店起因。
(1)师:蜘蛛为什么要想着开店呢?(出示句子——每天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好寂寞,好无聊啊。
评价:你真是火眼睛睛,一下子就找到了答案。
(2)这句话里藏了3个生字宝宝,我们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出示生字“蹲、寂寞”
识记“蹲”字。可以用什么方法记这个字?(生:加一加的方法)
师小结:这个字和脚有关系,所以它是——(生:足字旁)。
出示“寂寞”,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宝盖头
师小结:宝盖头代表房子,一个人呆在静悄悄的房间里就会觉得很寂寞。
(3)指导朗读第一段。
小朋友们在什么时候会觉得寂寞呀?(汇报)
小蜘蛛也和你一样,那你把这种寂寞送到句子里读一读吧。(指名两人)
三 、研读第2至5自然段,学习“第一次开店”
日子过得太平淡、太无聊了,不过蜘蛛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卖口罩(出示第二自然段),全班齐读。
学习“决定、商、罩”
学习“商”字。
a.指名读,交流识字方法。
b.老师送首儿歌来记一记:一顶宽帽子,一双亮眼睛,方方一张脸,两撇小胡子。能说又会道,全靠这张口。
(2)教写“决定”
请小朋友自己观察这两个字,里面都藏着一个“人”,你发现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吗?(生汇报)
师小结:一个人的脖子长长的,另一个人伸出了大长腿。
指导书写:加上前面学的“店” 字,把这个三个生字描一遍,写一遍。看谁写的又工整又漂亮。
(3)学习“罩”字
一起来听听微课小老师怎么说吧!(出示微课
师:难怪这个罩的上面是一个表示“网”的“四字头”,下面一个“卓”,再读。
3.蜘蛛挂起了招牌(出示第三自然段)
(1)小朋友们,招牌里还藏着生字宝宝呢。学习“编”“顾”。
“编”在最早以前的原意是缀连竹简的绳子,在课文编织这个词语中表示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所以他是一个形声字。
“顾”的左边原本表示一种名叫“雇”的鸟,右边表示一个人转头去看,当这只鸟来时,古人就开始农耕了,所以“顾”原来的意思是回头看。那么来店里看的人的就叫做“顾客”。
4.指导朗读第三段,谁来帮蜘蛛招揽生意?指名读。
5.小朋友们,瞧,河马顾客来了,河马嘴巴那么大,蜘蛛是怎么织口罩的呢?
出示句子——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功夫。
我想采访一下,小蜘蛛你口罩织得怎么样?
理解词语“功夫”“一整天”
师小结:织口罩真不容易啊,难怪到了晚上蜘蛛改变主意了,出示第五段,齐读。
师小结:蜘蛛认为围巾织起来会很简单,所以编织能手蜘蛛心想还是卖围巾吧,第二天蜘蛛的招牌换了。
故事大王擂台赛
1.有趣的故事是用来讲的,下面我们就来举行“蜘蛛卖口罩”故事大王擂台赛。
讲故事要求:(1)根据示意图讲故事。
(2)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情、语气可以夸张 一些。
(3)可以加上自己适当的想像让故事吸更吸引人。
2.四人一小组互讲互评,推选一名同学上台讲故事。
3.请3到4名同学上台演示。
4.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了蜘蛛开店的故事,知道蜘蛛要卖口罩,可是河马的嘴巴太大了,又改卖围巾,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