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走进戏曲(四)——京剧传统剧目《小放牛》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走进戏曲(四)——京剧传统剧目《小放牛》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5-21 16:12:30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11课 小放牛花城版 六年级下新知导入歌曲欣赏小

牛歌曲欣赏小

牛背景介绍《小放牛》是一首民间传统歌舞剧中的一段载歌载舞的男女对唱。以牧童和乡村小姑娘相互对答的方式,逗趣玩乐。这是一首四句体乐段构成的河北民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音调明快流畅,富于表情,歌舞的形式生动、活泼风趣,充分表现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开朗乐观的性格。流传范围 《小放牛》是流行于河北省民间的歌舞小戏。根据《小放牛》改编的戏曲种类有:黄梅戏《小放牛》、京剧《小放牛》、扬剧《小放牛》、二人转《小放牛》、淮剧《小放牛》等。曾流传全国汉族地区,且常被融于戏曲音乐之中。歌曲欣赏小放牛歌曲欣赏小放牛新知讲解 京剧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戏剧表演形式,19世纪中期,孕育于民间,融合了中国南北方戏剧元素的京剧,在北京发展成熟,广泛流布于全国。京剧表达了传统中国社会的戏剧,成为了世界上一枝独秀的中国艺术,保留了被广泛认可的国家文化遗产要素。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联合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粹京剧新知讲解我是小小思考家: 听辨河北民歌《小放牛》与京剧传统折子戏《小放牛》,想想它们的有何区别?河北唱词京剧唱词新知讲解新知讲解音乐符号“7”是什么意思?八分休止符。它有什么作用?休止半拍。音符小知识:什么是八分音符? 是一种音符时值。将全音符八等分的话就可以得到八分音符。分得越多时值越短,8分音符的时值是全音符的1/8,由于全音符为四拍,所以八分音符为半拍。新知讲解 折子戏:顾名思义,它是针对本戏而言的,它是本戏里的一折,或是一出。要演出全本戏,既费时又费力,所以到后来慢慢就不演全本戏,只演其中相对完整而集中突出,还能展示演员水平的基础折戏。演唱展示
学唱京剧折子戏《小放牛》第二乐段
对白模仿
个人展示新知讲解我是小小演唱家:拓展提高同学们演一遍京剧折子戏《小放牛》。小演出:拓展提高根据《小放牛》的旋律即兴填词,向大家介绍你的家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编一编课堂总结在我国的民歌宝库中,还有许多像《小放牛》这样优美动听的歌曲,希望今后还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板书设计总结《小放牛》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1课《小放牛》教学设计
课题
《小放牛》
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六年级
教学
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河北民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京剧折子戏的魅力所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乐于主动学习、认识、探索小调。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体验感受和探索创造的能力逐渐增强,但是对学习兴趣不足,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师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吸引学生,使他们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
重点
学唱京剧折子戏《小放牛》的第二乐段,并能自信地演唱或表演这一唱腔。
难点
青春期的学生勇于大胆表现自己:如:对白的模仿,个体展示、学演折子戏等,另外体会京剧的韵味以及一字多音、八分休止符的正确演唱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和多媒体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小放牛》,让学生体验与感受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可用图形谱手势边欣赏边感受体验。听后,让学生谈感受,体验乐曲的主旋律。
学生聆听音乐,边体验边谈感受。
通过播放歌曲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从而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
一、欣赏河北民歌《小放牛》。
1、聆听歌曲,让学生初步体验民歌。
2、了解背景与流传范围。
二、欣赏京剧折子戏《小放牛》。
1、欣赏歌曲。
2、了解国粹京剧。
3、听辨河北民歌《小放牛》和京剧传统折纸戏《小放牛》,思考问题。
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4、认识八分音符,切分节奏。
什么是八分音符?(是一种音符时值。将全音符八等分的话就可以得到八分音符。分得越多时值越短,8分音符的时值是全音符的1/8,由于全音符为四拍,所以八分音符为半拍。)
音,已经认识了,如果我们再加上节奏就能唱出歌谱的旋律了。首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音乐符号“7”是什么?(八分休止符)它有什么作用?(休止半拍)这种前后都是八分音符,中间四分音符的节奏叫做切分节奏,中间一个音唱强一些叫切分音,跟着老师一起唱一唱歌谱,八分音符处我们打个响舌,听!(师范唱、生学)
5、介绍折子戏。
三、演唱展示。
1、学唱京剧折子戏《小放牛》第二乐段
2、对白模仿。
3、个人展示。
1、同学们演一遍京剧折子戏《小放牛》。
2、根据《小放牛》的旋律即兴填词,向大家介绍你的家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学生欣赏河北民歌。了解其背景与流传范围。
学生欣赏京剧折子戏《小放牛》,并思考与河北民歌之间的区别。
学生了解音符知识。
学生模仿并表演。
感受河北民间的小调的魅力。
感受京剧兼收并蓄的魅力,体验京剧的韵味。并了解河北民间小调以及京剧传统折子戏之间的区别。
对歌曲有更深的感受。
通过模仿并学演一段折子戏,巩固了本课内容的同时,也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课堂小结
在我国的民歌宝库中,还有许多像《小放牛》这样优美动听的歌曲,希望今后还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
通过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记忆知识。
板书
《小放牛》
总结
清晰、直观的展现本节课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