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精纯的〈雪〉》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雪》全文不足八百字, 描绘的层次却很丰富: 江南的雪野, 雪地里孩子们的嬉闹(niào nào), 朔方的雪, 旷野里雪花升腾的壮阔场面。
(2)文字可谓简洁, 但每个层次的描写都恰到好处, 添(tiān tān)一字嫌多, 减一字嫌少。
(3)而无论形还是神, 却都准(zhǔn zǔn)确地传给读者了。比如文章开始, 仅用“ 滋润美艳”四个字, 就将江南雪的特质准确地概括出来, 并因为它同时调动了视觉、触觉, 所以给读者的印象鲜明而深切。
2.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用了“如粉, 如沙”两个比喻, 四个字便写尽了北方那干澡、纷飞的雪花的特质。( )
(2)而无论型还是神, 却都准确地传给读者了。( )
3. 将下列词语与意思连接起来。
直感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敏捷 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作品等)。
呼之欲出 直接的感受;直觉。
引人入胜 (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仅我们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B.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左右的花粉。
C.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D.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9 000万元。
5.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零碎的时间,每天都在我们的生命里迅速流逝。除了在手机上打游戏,刷微信、微博,我们似乎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和这些时间相处。
B.真话要出自真心,合乎客观实际,对于前者,似乎并无异议;对于后者,却是众说不一。大概是因为“客观实际”这个概念,不但包括客观事实,而且包括客观规律。
C.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美好了:给他人造成损失后留言留钱,是诚信;被诚信感动而不索赔,是仁义;不仅不索赔,还给万元资助,是良善。
D.读书讲究一个“博”字,而评书讲究一个“透”字。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之透,便有一孔之得、一己之见,足以为己、为人镜鉴,也不枉了这个“评”字。
6. 根据提示,完成题目。
请从“诗意 初心 徘徊 芳菲 润泽”中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50字)
二、课外阅读
北京的冬
北京的冬天才是冬天,但北京的冬天如果没有下雪的话就不像冬天。整整一个冬天人们都在盼望下雪,天气预报也时不时地提醒人们要下雪了,但雪愣是不肯光临。媒体说北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最脏的一月,空气甚至达到了重度污染的程度,北京的冬天一点也不可爱。
后来,忽然雪就来了。
雪让北京人过节似的快乐。院子里雪人被调皮的孩子和一样调皮的父母堆起来了。父母在为孩子堆雪人的时候,其实也是为自己不泯的童心建一个回忆的坐标。这坐标虽然消失得容易,但在心里贮存着,每次大雪都被激活。
有雪的北京生动可爱,无雪的北京的冬天则显得有些肃杀,树木简练得只剩下枝干,绝不拖泥带水地隐藏些许的叶片和绿意。整个北京的冬天像一幅鲁迅小说里的木刻插图,冷峻而凝练。
我有些喜欢这种冷峻和凝练,有些喜欢北京的冬,这虽然不是我北迁的全部理由,但其中季节的成分也占了相当的因素。记得20年前第一次到北京学习的时候,问一位老师,北京有什么特产。这位老师半开玩笑地说,暖气。我起初以为只是调侃的一句话,等我享受到北京暖气的种种好处之后,我也由衷地说,北京特产,暖气。
在北京生活惯了的朋友可能没有我这南方来的外来者这样的深切感受(这个南方不是广义上的南方,可能叫东南更合适)。南方的冬天是不方便学习和写作的。我在《南京的冬》一文中曾“痛说”南京的冬天的种种不适,潮湿,阴冷,做什么事情都束手束脚的,尤其是看书、学习、写作这种轻活,时间越长越是寒冷难当。而北京的供暖,让室内的小环境有了春意盎然的温暖,甚至有初夏般的自在和舒适,非常适合做文字这类轻活。我对北京的冬天心存感激。
如今,我迁徙到北京,不仅可以感受到北京温暖而漫长的冬天,还可以感受到北京的四季变化物转星移。在他乡回忆或想象南方冬天的种种趣事,也是人生的另一种滋味,就像我现在穿着夏装看北京窗外的寒冷的雪景一样,不同季节的感受和反差让你想起丰富的生活和单调的生活之间的联系。
1.结合全文,谈谈北京下雪的冬天都有哪些特点。
2.运用对比可以使被说明的事物特征突出。请找出文中的对比,看它各突出了什么内容。
3.下面句子中的“特产”各是什么意思?
(1)记得20年前第一次到北京学习的时候,问一位老师,北京有什么特产。
(2)等我享受到北京暖气的种种好处之后,我也由衷地说,北京特产,暖气。
4.文章第四自然段写到“有雪的北京生动可爱”,这与第一自然段中“北京的冬天一点也不可爱”是否矛盾?为什么?
5.本文所描述的北京的冬天和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都是温暖的,成因一样吗?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1) nào
(2) tiān
(3) zhǔn
2. (1) 澡——燥
(2) 型——形
3.
直感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敏捷 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作品等)。
呼之欲出 直接的感受;直觉。
引人入胜 (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
4.C
5.B
6.(示例一)我行走在充满诗意的校园,漫步在春草芳菲的小径,徘徊在流光溢彩的长廊,不时想起一幕幕难忘的场景。
(示例二)读书让我的人生充满诗意,因为文字的芳香润泽了我的生命,让我不再彷徨,不再犹豫,不再徘徊。
二、课外阅读
1.生动可爱、温暖、自在和舒适。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提炼和筛选。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准相关段落,特别是描写下雪的冬天的段落。一般此类题的答案都隐藏在原文中,只要找出相关词语即可。
2.两处:第一处是把“无雪的北京”与“有雪的北京”进行对比,突出有雪的北京生动可爱。第二处是把南方的冬天和北京的冬天进行对比,突出北京冬天的温暖。
解析:本题的难度并不大。本文中的对比是显而易见的,这需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注意不要遗漏,答案要写完整。
3.(1)“特产”是指北京特有的或特别的著名的产品。 (2)“特产”是指北京的特点、特色、特征。
4.不矛盾。 前者说的是有雪的北京,后者说的是受重度污染的北京,用的是先抑后扬的手法。
解析:解答此题要联系具体的语境以及作者所使用的写作手法。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说北京不可爱是有其原因的,而且为下文写“北京可爱”做了铺垫。
5.成因不同,北京的冬天温暖是因为室内有暖气,济南的冬天温暖是因为济南独特的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