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册地理第2章中国的地理环境达标测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册地理第2章中国的地理环境达标测试卷(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5-22 09:2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图2-1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形分布的是(  )
图2-1
2.我国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影响很大,下面两幅图可以说明(   )
 
图2-2
A.海上湿润气流不便于深入我国内陆
B.我国西部地区降水多于东部地区
C.我国耕地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D.我国大江、大河多数流向是自东向西
3.下列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正确的是(  )
图2-3
4.下列能正确反映我国30°N沿线地势特征的是(  )

A       B

C       D
图2-4
5.图2-5中序号代表乌鲁木齐、石家庄、拉萨、武汉四个城市。仔细读取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城市①是(  )
图2-5
A.乌鲁木齐 B.武汉
C.拉萨 D.石家庄
6.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中最西的一列是(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长白山—武夷山
C.天山—阴山
D.台湾山脉
7.我国1月气温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   )
A.天山—阴山 B.昆仑山—秦岭
C.秦岭—淮河 D.大兴安岭—太行山
8.从温度带上看,全部位于热带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云南省 B.广东省
C.台湾省 D.海南省
9.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主要原因是(  )
①地域辽阔,跨多种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②河流、湖泊众多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
④各类土地资源齐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0.读图2-6,西宁供暖时间比太原约早15天,主要影响因素是(  )
图2-6
A.纬度位置 B.经济水平
C.海陆位置 D.地形地势
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图2-7),回答11~13题。
图2-7
11.长江发源于(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2.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其航运价值集中在(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源头
13.以下关于长江沿岸开发利用与保护方式较合理的是(  )
A.上游——伐林垦草种粮
B.中游——填湖造地建房
C.下游——建坝截流发电
D.沿江——穿山越省旅游
读黄河流域图(图2-8),回答14~16题。
图2-8
14.黄河的发源地及注入的海洋是(  )
A.巴颜喀拉山脉、渤海 B.巴颜喀拉山脉、黄海
C.唐古拉山脉、东海 D.唐古拉山脉、南海
15.黄河的含沙量最大,泥沙主要来自(  )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16.近年来,黄河含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①修渠灌溉 ②植树种草 ③加固堤坝
④小浪底等水利工程调控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据此回答17、18题。
17.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洪涝和干旱分布区域不会重叠
C.西北地区是旱灾最严重地区
D.滑坡、泥石流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
18.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的防灾措施,正确的是(  )
A.泥石流来临时,向地势低处跑
B.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
C.台风来临时,关闭门窗
D.干旱灾害时,减少饮水量
连续的暴雨导致山洪暴发,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黏土的黏稠泥浆在短时间内冲毁了道路,淹没了村庄,淤塞了河道。根据材料,回答19、20题。
19.材料中描述的自然灾害是(  )
A.崩塌 B.滑坡 C.海啸 D.泥石流
20.下列条件最不利于上述自然灾害形成的是(  )
A.植被茂密 B.岩石松散 C.大雨连绵 D.坡陡谷深
二、综合题(共60分)
21.我国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了大地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平原,共同构成祖国的大好河山。读图2-9,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图2-9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脉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
海域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山脉①西侧为________(地形区名称);山脉②东侧为________(地形区名称);山脉③南侧为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名称)。
(3)⑤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⑥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__________。
(4)读图可知,⑦省级行政区域南部是我国____________(河流)的发源地。
(5)⑧处为________盆地,该盆地位于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省级行政区域)。
22.读图2-10,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数字代号位于第一级阶梯的是________,位于第二级阶梯的是________,位于第三级阶梯的是________。
(2)A线大致经过我国的________一线,此线以北河流冬季________(填“有”或“无”)结冰现象。
(3)B线的东南一侧受________影响明显,所以称为季风区。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
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季节)。
②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________。
③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____灾害。
(4)地理课上,老师请同学们交流旅游体会。小华、小明、小丽、小玲分别谈了各自的最深感受。你能猜出他们去了图中哪个地方吗?请把图中正确的数字代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小华:“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丽:“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玲:“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10
23.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根据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岭是我国________走向的山脉,秦岭—淮河一线与一月平均气温________等温线大体一致;该线还与________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其以南是______________(干湿地区)。
(4)四川盆地冬季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__________,主要是受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5)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

图2-11
24. 图2-12为长江流域略图,宜昌与湖口分别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图2-12
(1)长江发源于__________高原,该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__级阶梯。
(2)图中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江流域水电站主要分布在________(填“上”“中”或“下”)游地区,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两处河段,流量较大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A
2.C 点拨: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且东部地区降水多,西部地区降水少。平原地区适于耕种,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水往低处流,故大多数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
3.D 点拨:山脉不仅是我国地势的分界线、地形区的分界线,有些山脉还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分界线。
4.B 点拨:30°N穿过我国的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5.C 6.A
7.C 点拨: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8.D 点拨:我国的海南省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全部属于热带地区。
9.D 10.D 11.A 12.C 13.D
14.A 点拨: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
15.B 点拨: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16.D
17.A 点拨: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干旱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洪涝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山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例如,干旱和洪涝在大多数地区经常发生。
18.C 19.D 20.A
二、21.(1)大兴安岭;太行山脉;秦岭;横断山脉;渤海;东海
(2) 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
(3)长春;鲁 (4)长江、黄河
(5)塔里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2.(1)④;①②⑤;③⑥ (2)秦岭—淮河;有
(3)夏季风;夏季;递减;旱涝 (4)①;⑥;②;⑤
23.(1)冬季南北温差大
(2)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东西;0℃;800 mm;湿润区
(4)高;地形 
(5)火烧寮;青藏高原
24.(1)青藏;一 
(2)沿江分布;河流为城市提供充足水源,水运条件好
(3)上;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4)B;汇集了多条支流,河流流量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