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上青岛版(五四制)5-3-1智慧广场(移多补少)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一年级上青岛版(五四制)5-3-1智慧广场(移多补少)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5-22 11:2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智慧广场(二)移多补少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一年级上册)》85~8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的问题。
2.经历观察、操作、验证的数学过程,形成利用几何直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利用几何图形直观图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花朵板贴;A4卡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热身,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比听力的小游戏,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敏。准备好了吗?6957。请问排在第二位的数字是几?刚才那些数学中最大的数字是几?
【设计意图】课前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设计了“比听力”的小游戏,在课前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倾听的学习环境,对孩子在课上认真倾听起到积极作用。
二、回顾整理
师:同学们,刚才咱们比了听力,这次咱们再来比比眼力。
要求:不准数,只能用眼睛看,比一比谁多谁少。


学生观看课件(见图1),会发现红星和黄星摆得很整齐。
师:谁多?
这么快,你有什么窍门能一眼看出红星比黄星多?
预设:前面红星和黄星摆得很整齐,是一样多的,后面多出4颗红星。
学生观看课件(见图2),教师边讲,课件边出现对应线和长虚线。
师:一颗红星对应一颗黄星,这样一一对应地摆,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部分红星和黄星一样多。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可以在这里加上一条长虚线,就能更清楚地看出红星比黄星多4颗。
学生通过观察得到“一一对应”及画长虚线标出多的部分的方法。
学生观看课件(见图3),会发现有两堆水果,
一堆梨,一堆苹果。
师:快速判断,谁多?
大家看,这组和上组比,摆得怎么样?
预设:这一组摆得不整齐,上一组很整齐。
学生观看课件(见图4),会发现两堆水果摆成整齐的两行。
师:老师重新摆一摆。现在呢?谁多?多几个?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在图上更清楚地表示出来?
学生观看课件(见图5),学生边说,课件边出现对应线和长虚线。
学生通过直观图的对比,体会“一一对应”及画长虚线方法的重要性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两道“比多比少”的问题既可以引导学生巩固“一一对应”的方法,也让学生明白画长虚线的方法能一眼看出多的部分,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为后面学习“移多补少”作铺垫。
三、实物操作,体会“移多补少”
1.学生动手操作。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但会听,眼力也不错。我决定奖励大家,发给大家的礼物就在信封里,快拿出来看看吧。(两种信封:一种装8朵红花,一种装4朵黄花)
师:红花给黄花几朵,同桌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预设1:2朵。
预设2:4朵。
合作要求:同桌合作,用信封中的小花在白纸上摆一摆,想一想怎样移动小红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2.学生展示交流。
预设1: 现在两人一样多了吗?红花给了黄花几朵?(2朵)
预设2: 现在两人一样多了吗?红花给了黄花几朵?(2朵)
师:我们来看看这两种摆法。你认为哪种摆法更清楚?说说你的理由。
对比两种摆法,让学生体会到“一一对应”摆法的优点。
3.学生黑板移动小花。
(1)强调“一一对应”。
师:我们请一位小老师到黑板来板贴一下你的方法。谁来?
预设:学生从最后一朵红花开始移动。
师:为什么不从左边移呢?
预设:这部分红花和黄花对齐了说明一样多。
(2)强调画长虚线标出多的部分。

师: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可以……(画长虚线)
(3)移动小花。

(每移完一朵,边加对应线边问)“现在一样多了吗?”直到移到两部分一样多,直观感受“多4朵移2朵”。
(4)验证移4朵。
学生移动4朵红花,黄花变多,再一次直观感受“多4朵移2朵”。
4.学生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有了刚才摆小花的经验,咱们再来看看刚才玩的比眼力的小游戏。
学生观看课件(见图6、图7),会发现通过移动多的部分,找到多几,从而利用直观图巩固用实物解决“移多补少”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提出“红花给黄花几朵,同桌两人的小花就一样多”的问题后,先让学生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充分暴露出了学生的思维状态。然后教师提供直观学具(小纸花)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的方法进行验证,为下一环节学习“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作铺垫,同时体会“移多补少”问题的特点。
四、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
1.指导学生画图的方法。
师:手工组的两个小朋友遇到了一些小麻烦,我们一起去帮帮他们吧。
学生观看课件(见图8),会发现数学信息:芳芳有9朵红花,晶晶有3朵黄花。
师: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师:这次咱们不摆小花了,想一想:除了摆,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
预设:可以画一画。
师:那大家再想想:除了画小花,你还能用哪些简单的图形来代替小花?
预设:圆圈、三角形、方框……
师:为了看得更清楚,在画之前,我们可以先标上芳芳和晶晶。我们可以写拼音,芳芳用一个字母宝宝f代表,然后在这后面画芳芳的。晶晶的就用j代表,然后在这后面画晶晶的。
要求:在答题纸的1号方框内用简单的图形画出芳芳的9朵花和晶晶的3朵花。
学生交流对比。
(1)设对比1:
f: f:ΟΟΟΟΟΟΟΟΟ
j: j:ΟΟΟ
师:你认为哪种画法更简单?
其实数学上在画图的时候我们不要求你画得漂亮,只要画得简单、清楚就好。
②预设对比2:
f:ΟΟ Ο ΟΟΟΟ ΟΟ f:ΟΟΟΟΟΟΟΟΟ
j:Ο Ο Ο j:ΟΟΟ
师:哪种更清楚?
f:ΟΟΟΟΟΟΟΟΟ
j:ΟΟΟ
这样一一对应地画,看得更清楚。
③预设对比3:
f:ΟΟΟΟΟΟΟΟΟ f:ΔΔΔΔΔΔΔΔΔ
j:ΟΟΟ j:ΟΟΟ
师:这两种画法有什么不同?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师:用不同的简单图形来画简单清楚。
教师板演“一一对应”,学生修改画的图。
【设计意图】用画图的方法解决稍复杂的问题,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内容,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直观”的方法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与能力,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环节通过对比观察,一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上画图可以用不同的简单的小图形来画,简单又清楚;二是一个对着一个“一一对应”地来画,能更清楚地看出多出来的部分,为后面通过直观图来分析解决问题作铺垫。
4.指导学生在图上完成“移多补少”。
师:同学们,两人的小花我们已经画好了。从图上你能看出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就一样多吗?
教师这次要提高要求:不但要知道芳芳给了晶晶几朵花,而且要在图上清楚地表示出来。
师:刚才咱们摆的时候可以移动小花,现在没办法移了,怎么办呀?
预设1:上面擦掉一个,下面再画一个。
预设2:可以画斜线,上面划掉一个,下面再画一个。
5.学生交流。
预设:
f:ΟΟΟΟΟΟΟΟΟ
j:ΔΔΔΟΟΟ
先画长虚线标出多的部分,然后从最后一朵花开始移,划一个移一个,直到两部分一样多。芳芳给晶晶3朵花,两人的花一样多。
6.教师板演。
再次巩固及强调画长虚线标出多的部分,从多出部分的最后一个开始移,划一个移一个,直到两部分一样多。
7.小结。
师:我们刚才用摆一摆、画一画的方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其实无论是摆还是画,我们都是从多的部分中拿出一些给少的,最后使两部分一样多。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作“移多补少”,就是移动多的补给少的,让两部分一样多。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初步经历借助直观图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对用直观图解决问题的好处有所体验。在学生探究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方法的梳理,让学生明晰要先借助长虚线找到多出来的部分,然后进行“移多补少”的操作过程。同时,让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五、自主练习,深化用画图方法解决“移多补少”
学生观看课件(见图9),学生可以找到数学信息:小猴子摘了10个桃子,小象摘了2个桃子。
师:小猴子给大象几个桃子,它俩的桃子一样多?
师:大家有想法了吗?那赶快用画图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吧。
预设:
h:ΟΟΟΟΟΟΟΟΟΟ
x:□□ΟΟΟΟ
“一一对应”地画,用长虚线标出多的部分,从多的部分的最后一个开始移,划一个移一个,直到两部分同样多。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画图的方法:一一对应地画,用长虚线标出多的部分;从多的部分的最后一个开始移,划一个移一个,直到两部分一样多。同时也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和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六、全课总结,梳理认知链条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摆一摆、画一画的方法解决了很多问题,(见图10)解决这些问题都有一个相同特点:就是先找到多的部分,再从多的里面拿出一些给少的,最后让两部分一样多,这就是“移多补少”。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开心吗?谁来说说这节课的收获?还有同学想说,那课后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收获说给同桌听听吧。
【设计意图】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跟随课件一起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更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回顾学习和探索的过程;看完课件后让学生谈收获,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活动带来的快乐。
[板书设计]